李冉
- 作品数:46 被引量:3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
- 政党文化研究是近几年来才引起学界关注的。
政党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跨学科的研究倾向,主要是以政治学为基础,同时运用社会学尤其是文化学、组织学原理来研究政党文化。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政党文化的...
- 李冉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政治学执政理念政党形象
- 关于警察政治学的学术讨论
- 2005年
- 胡大成、周家骧、王智军、邢盘洲共同撰著的《警察政治学》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相关学术界和警察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本刊收到几位学者讨论该著的文稿。江苏警官学院主持召开了“警察政治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四川和江苏的学者们,就这部著作的出版、警察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警事学的学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颇有深度的探讨。本刊将几位学者对该著的讨论文章和“警察政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一并刊布于此。
- 汪锡奎桑玉成李冉卜安淳王智军
- 关键词:警察政治学警察教育
- 《警察政治学:警察的政治分析》简评
- 2005年
- 胡大成、周家骧、王智军、邢盘洲共同撰著的<警察政治学>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相关学术界和警察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本刊收到几位学者讨论该著的文稿.江苏警官学院主持召开了"警察政治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四川和江苏的学者们,就这部著作的出版、警察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警事学的学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颇有深度的探讨.本刊将几位学者对该著的讨论文章和"警察政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一并刊布于此.
- 桑玉成李冉
- 关键词:政治分析政治学建国以来警察学
- 从“散”到“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农民组织化被引量:3
- 2023年
- 如何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克服个体农民的分散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面临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高度聚合和高度分散都不是农民组织化的最优形态,也可能会抑制个体和集体的主体性。要对农民组织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要发现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农民组织起来的限度。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具有分散性和聚合力相统一的双重优势,它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何以可能”提供了现实基础,也决定了农民组织化形态的优化方向,要在有限分散基础上对乡村社会进行有限整合。
- 李冉刘达培
- 关键词:农民组织化
- 提高数模转换器高频特性的电流源及驱动电路
- 本发明属于模拟集成电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提高数模转换器高频特性的电流源及驱动电路。该结构包含:电流源模块,延迟单元,对称性译码模块:共有两路,一路连接于外部输入和锁存器模块之间,另一路连接于延迟单元和锁存器模块之间,将...
- 李冉赵琦易婷洪志良
- 文献传递
- 从“执政合法性原理”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
- 2008年
-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有两个方面,即夺取国家政权和巩固发展国家政权。前者是如何革命的问题,后者是如何建设的问题。"就中国来讲,政权建设的当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首要载体是党的建设,这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个历史命题的基本衍生逻辑。
- 李冉
- 关键词:执政合法性合法性基础执政党建设历史命题当代中国政治
- 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的若干思考
- 2024年
-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重在提升教师素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在“六要”标准的指引下,思政课教师素养得以显著提升,“大先生”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导向,“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思政课教师素养的提升问题更加重要,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深化问题导向,答好“强国建设,思政课教师何为”的时代之问。
- 李冉
-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师素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 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面深入把握全会精神,需从“四个关键”的视角予以理解,即关键时期召开关键会议,通过解决关键问题,推动强国复兴实现关键一跃。
- 李冉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三中全会《决定》全会精神
- 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被引量:62
- 2006年
- 政党文化研究是近几年来才引起学界关注的。就其研究现状来看,政党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政党文化的概念与功能,而焦点问题是对政党文化概念的阐发。本文着重考察了政党文化的本质与概念,并据此提出了政党文化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
- 桑玉成李冉
- 关键词:政党文化
- 网络媒介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被引量:33
- 2012年
- 在网络媒介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媒体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公众形象强势建构与弱势解构并存的媒体生态被打破,党的形象资源面临着加速流失的危机。政党形象的可控性正在下降,形象管理已然成为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国情、党情不同,西方的政党形象理论难以为我们所套用。中国共产党形象有着独特的内涵,其指称对象、基本内容、生成机制、评价机制均不同于西方的政党形象。在网络媒介的视阈下,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建构,首先是个理念问题,其次才是个技术问题。
- 李冉
- 关键词:媒体生态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