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南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膝关节功能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人工韧带因其不需牺牲自体组织、无潜在传染性疾病、重建韧带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自一面世始终受到到关注。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从而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期刊网(VIP)、Pubmed(medline),收集国内外关于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照研究文献,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以LARS人工韧带为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照组以自体腘绳肌腱为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国内外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以上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术后Tegne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重建前交叉韧带后kt-2000/1000测量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析结果表明,与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LARS人工韧带短期内的Lysholm评分更高,在更长时间内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kt-2000/1000测量差值上差异不明显。
- 李利南张卫国王寿宇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LARS人工韧带
- 拉杆式皮肤扩展器Ⅰ期闭合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后创面被引量:8
- 2016年
-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骨筋膜间室内压增高导致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是预防和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最有效措施,但是减张术后常常形成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其中大多数创面不能低张力直接拉拢缝合,多需要游离皮片植皮、甚至皮瓣修复,这些传统的方法修复效果不美观,功能欠佳;增加了供区损伤,并发症高,治疗周期长。
- 鲁明张振宋明智赵巍李利南宗军卫汤欣曲巍张卫国王寿宇吕德成
- 关键词: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术后创面切开减压皮肤缺损急性缺血
-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 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关节内其他结构的继发性损伤对膝关节损害严重,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目前公认的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ACL重建的移植物主要包括自体肌...
- 李利南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LARS人工韧带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
- 显微镜辅助下固定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经固定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43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8-77(46.49±6.60)岁;病变节段L2/3例,L4/5 244例,L5/S116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均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固定通道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末次随访时应用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43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14.49±1.98)个月,无脑脊液漏、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本组疗效优16例、良23例、可4例,优良率为90.7%(39/43)。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显微镜辅助下固定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 刘阳姜畅杨群马凯李利南王博杨军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显微外科手术
- 韧带增强重建系统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评估韧带增强重建系统(1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3~7年膝关节功能,了解LARS人工韧带在人体组织内的形态变化。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患者57例(58膝),根据伤后至手术时间分为急、慢性损伤两组,对其进行多指标回顾性分析。其中对再手术患者(3例4膝)LARS人工韧带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术后关节功能、膝关节运动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间膝关节功能的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及MRI显示平均1.5年骨隧道呈不同程度进行性扩大,关节稳定性与骨隧道扩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胫骨和股骨骨隧道扩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2年有规则排列纤维组织长入LARS人工韧带内,单束及成捆聚酯纤维间见广泛纤维连接。结论(1)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能够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2)骨隧道扩大现象存在,1.5年后趋于稳定,关节稳定性与术后骨隧道扩大程度无相关性。(3)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术后的各项评估资料对比一致。(4)人体正常纤维组织结构能够规律地长入LARS人工材料。
- 李利南张卫国王立德张羽飞王福生
- 关键词:膝损伤前交叉韧带LARS人工韧带
-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中期随访结果及分析
- 目的:探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中期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并行骨(胫、股骨)隧道扩大及多项指标评估;了解LARS人工韧带在人体组织内的形态变化特点,为今后LARS人工韧带科学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与...
- 李利南
- 关键词:LARS人工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功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