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洋 作品数:45 被引量:110 H指数:5 供职机构: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单克隆抗体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 李成德 李南洋 汤军宏 梁莉红肺炎链球菌经典血清分型与分子分型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肺炎链球菌经典血清分型法与分子分型法,为建立快速、准确的血清分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150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典荚膜肿胀法和多重PCR法进行血清分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分型率及血清分型结果,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分型率高的几种血清型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并计算结果的总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肺炎链球菌经典荚膜肿胀法分型率为53.3%,血清群以19群(32.7%),6群(7.3%)和23群(4%)为主,使用单因子血清分得血清型19F(23.3%),19A(2.7%),6 C(2%)和23 F(2.7%)。多重PCR法分型率为76.0%,血清群以19群(41.3%),6群(10.7%)和23群(10.7%)为主,具体的血清型以19F(32.7%),19A(8.0%),6(10.7%)和23F(9.3%)为主,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以血清型结果为19F,19A和23F作对比,统计结果P>0.05,显示两种分型方法结果分布类别上相同,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结果总符合率为74.6%;以多重PCR法验证经典荚膜肿胀法的敏感度,敏感度为70.2%,特异度为100%,显示经典荚膜肿胀法敏感度不及分子分型法。结论与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技术相比,分子分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及分辨力高等优点,成为可依赖的分型手段。 梁丽霞 申学基 高少东 李南洋 李成德 李海珠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分子分型 噻吗灵对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体外活性的调查 2004年 葛德珊 蔡健梅 李南洋关键词:噻吗灵 革兰氏阴性杆菌 体外活性 药敏试验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菌及耐药状况,本文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呼吸内科2008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李南洋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药敏分析 耐药性 痰培养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恶性肿瘤相关物质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SGF)、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及癌胚抗原(CEA)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生化显色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血清SGF、TSGF及CEA水平,比较不同的检测组合方式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NSCLC Ⅰ~Ⅱ期与Ⅲ期间及Ⅲ期与Ⅳ期间S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F、TS.GF及CEA单项与SGF和TSGF组合检测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F和TSGF组合与SGF、TS—GF及CEA组合间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NSCLC患者血清中均有较高表达,不同的组合检测中SGF与TSGF组合对NSCLC诊断优于其他组合。 李成德 李南洋 申学基 李海珠 梁莉红关键词: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癌胚抗原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临床特征与血清型分布 李南洋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ICU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使用MicroScan auto Scan-4型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脉冲凝胶电泳分析(pul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PFGE)研究上述细菌的同源性。结果从47位患者中共分离出135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多重耐药有29株,分布在25位患者中(占比5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好的敏感率67.7%。PFGE指纹图谱分成5个型(A-E型)。以A型、B型和C型为主,3名患者检出多个亚型。结论 ICU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存在多克隆株的交叉感染。PFGE是分子流行病学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为流行感染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李南洋 陈捷 李成德 黄玉环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同源性 脉冲凝胶电泳 广东省肇庆市肺炎链球菌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常见血清型及其5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新型疫苗开发研究和提高临床诊断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200株肺炎链球菌,采用多重PCR分子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再用单因子血清对6A/6B型进行细分。利用PCR方法对肺炎链球菌5种毒力基因(ply、pspA、nanA、psaA、lytA)进行检测,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株肺炎链球菌来自男性患者144例,女性患者56例。0~2岁的患者最多(占67.5%),其次是≥50岁患者为16.5%。标本类型以痰为主,占92.0%。多重PCR法分型率为95.0%,血清型以19F(37.5%)、6B(12.0%)、23F(10.0%)、19A(9.0%)、3(6.5%)、14(6%)、15B/15C(5.5%)为主。5种毒力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ly 93.5%、pspA 85.0%、nanA 88.5%、psaA 90.5%、lytA 93.0%。8株血培养、1株脑脊液培养及19A、3和35A/35C/42三种血清型的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血清型14型和5型的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都较低。结论肇庆市200株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以19F、6B、23F、19A、3、14、15B/15C为主,2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感染率高。5种毒力基因保守性高,大部分菌株均存在。血清型不同,5种毒力基因的存在也略有不同,可为新型疫苗开发及疾病预防提供有利的依据。 梁丽霞 高少东 申学基 李南洋 李成德 陈平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分子分型 多重PCR 毒力基因 267例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1月尿路感染致病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NCCLS推荐的双纸片确证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在分离的26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7.5%;革兰阳性菌占22.5%.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非发酵菌属代表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性明显比肠杆菌科代表菌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高,大肠埃希氏菌检出2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24.4%.肠球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所有检测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但高单位庆大霉素的耐药株有70%.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但分布非常广泛;某些菌株耐药性很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中段尿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李海珠 李南洋关键词:尿路感染 菌株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中段尿培养 药性特点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肝脏损害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21例住院腹泻患儿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及肝功检测。结果观察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与对照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阴性)心肌损害及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全部病例中,小年龄组较大年龄组心肌损害及肝功损害发生率高,同年龄段中观察组的肝损害和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全部病例中,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心肌酶和肝功能异常率有增高趋势,相同脱水程度情况下观察组的肝损害和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全部病例中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及肝损害,且年龄小者受损害的机率较大,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心肌酶和肝功能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临床医生对腹泻患儿应注意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及心肌酶、肝功的检测,并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 林才 李前 莫伟雄 李南洋 张明真 杨美霞关键词:轮状病毒 心肌损害 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