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宇
-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隐匿性双着丝粒染色体易位dic(9;20)(p11;q11)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 目的:报道1例具有隐匿性双着丝粒染色体易位dic(9;20)(p11;q11)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及其染色体检查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研究结果。方法:骨髓细胞经直接法或24 小时培养法常规制备染色体标...
- 陈苏宁薛永权吴亚芳潘金兰李天宇吴德沛
- 关键词:DICP11Q11隐匿性细胞遗传学
- 文献传递
-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八例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MA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及预后。方法对8例MAL骨髓标本均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析,运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或兼顾髓、淋二系方案化疗。结果FAB分型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3例,ALL-L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1例,免疫分型显示MAL患者均有髓、淋二系表达,其中3例为T、B、髓3系共表达。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见异常核型,但无特征性改变。该类患者大多数对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结论MAL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通常预后较差。
- 王珏顾中华李小雯谢新毛玉文李天宇
- 关键词: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生物学特征
- 稀有白血病融合基因MLL/AFX检测方法的建立
- 张茜李天宇祁小飞
- 7例伴有dic(7;9)易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目的分析具有dic(7;9)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bcr/abl双色探针和间期 FISH技术对其中6例ALL,进行bet/a...
- 潘金兰薛永权姜海燕朱永进马力李天宇王勇吴亚芳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研究DIC
- 文献传递
- 7例伴有dic(7;9)易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目的:分析具有dic(7;9)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bcr/abl双色探针和间期FISH 技术对其中6例ALL进行bcr/...
- 潘金兰薛永权姜海燕朱永进马力李天宇王勇吴亚芳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研究DIC
- 文献传递
- t(11;19)(q23;p13.1)伴骨髓异常嗜酸细胞增多一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目的: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诊断为伴有骨髓嗜酸细胞异常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o型),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揭示有t(11;19)(q23;p13.1)异常,我们对其作深入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阐...
- 李天宇薛永权胡绍燕吴亚芳潘金兰余自强祁小飞赵晔邱桥成
- 关键词:嗜酸细胞增多临床和实验研究Q23
- 文献传递
- 伴idic(20q-)恶性血液病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 探讨伴idic(20q-)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分析10例伴idic(20q-)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以GEP20探针进行单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20q亚端粒探针和20q12位点特异探针进行双色FISH检测,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急性红白血病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例,高度疑似MDS 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揭示10例均丢失1个正常20号染色体,代之以1或2个比20号染色体还小的中着丝粒等臂染色体,FISH检查证实它是伴有20q12中间缺失的20q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der(20)de1(20)(q11q13)idic(20)(p11),即idic(20q-),其中2例患者部分细胞核型只有20q-异常.结论 Idic(20q-)来源于20q-异常克隆,它与MDS及急性红白血病密切相关,idic(20q-)异常有助于MDS的诊断.
- 韩永胜薛永权李天宇张俊陈苏宁潘金兰吴亚芳王勇沈娟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i(20q-)异常性质的进一步FISH研究
- 2004年我们首先在国际上报道一组髓系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 例)有一种新的少见的再现性染色体异常ider(20)(q10)del(20)(q11q13),即i(20q-)。本文应用多种FISH...
- 李天宇薛永权吴亚芳潘金兰沈娟
- 文献传递
-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和恶性血液病被引量:2
- 2005年
-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20q-)是恶性血液病中仅次于Ph染色体的第二个最常见的结构异常。它主要和髓系疾病相关。该异常系中间缺失,各例缺失区的大小不一致,其共同缺失区位于20q11.2- 20q13.1。骨髓增殖性疾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关键缺失区分别定位于约2.7Mb和2.6Mb的区域,二者重叠区约1.7Mb大小,已初步确定了一些有关候选基因。基因的缺失/失活可能在该类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少见的20q-的特殊类型如20q-重复、双着丝粒20q-和等臂20q-。涉及20q的隐匿易位, 易于误认为20q-,诊断时需注意鉴别。
- 李天宇薛永权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臂部骨髓增殖性疾病
- 哮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
- 1994年
- 哮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鲁严,李天宇哮喘发作常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已经证实某些病毒感染可使哮喘加重[1],但对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 鲁严李天宇
- 关键词: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SIL-2R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