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康宁

作品数:63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核科学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加速器
  • 18篇离子
  • 14篇加速器质谱
  • 13篇串列加速器
  • 12篇控制系统
  • 10篇加速管
  • 9篇离子源
  • 8篇正离子
  • 7篇质谱
  • 6篇网络
  • 6篇分子
  • 6篇分子离子
  • 6篇高灵敏
  • 6篇AMS
  • 5篇虚拟仪器
  • 4篇束流
  • 4篇探测器
  • 4篇强流
  • 4篇网络控制
  • 4篇网络控制系统

机构

  • 6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62篇李康宁
  • 42篇包轶文
  • 41篇游曲波
  • 36篇何明
  • 29篇苏胜勇
  • 29篇赵庆章
  • 24篇胡跃明
  • 17篇张文慧
  • 12篇姜山
  • 12篇李兴
  • 8篇俞硕
  • 6篇王晓飞
  • 5篇田利军
  • 5篇周建明
  • 5篇郭燕
  • 5篇张向阳
  • 4篇杨保君
  • 4篇刘德忠
  • 4篇阚朝新
  • 4篇杨涛

传媒

  • 8篇原子核物理评...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核科学与工程
  • 3篇同位素
  • 3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第九届全国高...
  • 1篇核技术
  • 1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2008中国...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三届高功...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在加速器中的设计实现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提高加速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设计并实现了加速器控制领域中基于虚拟仪器的负离子注入器网络控制系统。经过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不仅达到了预期功能指标,而且也为以后系统升级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充性。
李康宁李兴游曲波俞硕郭燕包轶文
关键词:网络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虚拟仪器
串口通讯在核仪器仪表测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串口通讯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技巧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介绍了三个串口通讯在核仪器仪表测控中的应用实例。
仇春华李兴李庆烽李康宁
关键词:串口通讯通讯协议编码器
网络控制系统在低能强流离子束装置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提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的低能强流离子束网络控制系统。该系统吸取了近年来IT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建立了传输介质为光纤的以太网控制网络。经过实际运行表明,应用设计合理,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李康宁李兴马瑞刚俞硕郭燕
关键词:网络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LABWINDOWS/CVISTEP7
^(239)Pu的紧凑型AMS系统测量技术方法研究
2024年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前期研制的低能量AMS装置的基础上,又研制了紧凑型AMS装置。本工作就是基于新建立的紧凑型AMS装置,开展^(239)Pu的测量技术研究。为了实现^(239)Pu的AMS系统传输,利用^(238)U系统性研究了剥离气体种类、剥离价态选择、剥离气体厚度、预加速电压与传输效率的关系,建立了紧凑型加速器质谱装置的^(239)Pu最佳传输条件;通过系列标准样品和空白样品的测定,验证了装置测量线性R^(2)=0.9997,得到了紧凑型加速器质谱对^(239)Pu的探测限为0.1 fg。为开展^(239)Pu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庆章张文慧何明修诚利郭巍李建良李康宁包轶文游曲波苏胜勇
加速器质谱装置及加速器质谱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器质谱装置,包括用于产生负离子的离子源,离子源产生的负离子通过注入系统进入串列加速器,串列加速器连接至分析系统并且分析系统连接至探测器;其中,串列加速器包括第一加速管、气体剥离器和第二加速管,第一加速...
何明包轶文游曲波苏胜勇姜山李康宁赵庆章胡跃明
文献传递
小型单极静电加速器自动控制系统研制被引量:6
2018年
本文研制了针对大气污染物PM2.5分析的小型单极静电加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基于TCP/IP协议建立了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采用了多种协议和总线技术,采用面向虚拟仪器的图形化编程方法进行了软件开发。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抗干扰措施,极大地减少了高压打火等因素对测控系统的干扰。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满足了加速器长时间运行的要求。
李康宁游曲波包轶文苏胜勇何明胡跃明姜山
关键词:控制系统虚拟仪器抗干扰
网络控制系统在辅机系统改造中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22年
HI-13串列加速器原有的辅机系统采用的是开关继电器的传统控制模式,设备老化、故障率较高,需要专人值守,运行效率低。改造升级过程中更换了老旧设备、增加了新型传感器等设备,完善了安全互锁关系,建立了基于TCP/IP协议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1500系列PLC、Wincc上位机组态软件,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与串列主控系统的互联互通。结果表明,改造升级后的辅机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功能、自动报警处置、远程监控等,运行效率大大提升,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
韩翰李康宁胡跃明刘德忠周建明王晓飞于占平孟祥忠
关键词:辅机系统PLC远程监控
T和<Sup>3</Sup>He加速器质谱高灵敏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T和He‑3加速器质谱高灵敏测量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正离子的离子源,离子源产生的正离子通过注入磁铁将质量数为3的离子送入加速管,所述加速管连接剥离器,通过剥离器将分子离子瓦解成单原子离子,所述剥离器与分析磁铁...
何明包轶文姜山游曲波苏胜勇李康宁胡跃明赵庆章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束流能量的重新刻度
2025年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是我国低能核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其能量分辨率可达0.02%,是开展高能量精确度核物理实验的利器,2007年进行束流能量重新刻度后经历了多次升级改造。为保证束流能量的精确度,需重新刻度分析磁铁常数K。本文利用反应道^(12)C(p,p)^(12)C、12C(p,p')^(12)C^(*)和^(12)C(p,α_(0))^(9)B的共振核反应,在束流能量4.793、9.127、14.231和18.460 MeV处对K进行刻度。在误差最小的14.231 MeV处,测得K为(803.52±0.09) keV·u/kGs^(2),相比2007年的刻度值增大了1.835%,相应束流能量展宽为(1.1±0.8) keV以及能量分辨率为(7.6±5.4)×10^(-5)。综合4个能点的结果,给出K(keV·u/kGs^(2))=800.612+2.054×10^(-4)E(keV),与能量呈弱线性正相关,同1994年首次刻度情况相似。
骆天鹏林承键马南茹马南茹李康宁阚朝新王晓飞包轶文杨磊贾会明杨峰庞廷涛陈思黄志杰常昶尹诚杨炅和段海锐祝颂娴范泽睿王浩睿傅凌逸李慧艳石广俊张子豪李智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能量刻度分析磁铁
一种具有射程鉴别能力的气体探测器研制
2024年
在紧凑型加速器质谱系统(AMS)探测低能量离子时,具有相同磁刚度和电刚度的干扰离子会与被测核素一同进入探测器,对探测造成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一种用于低能量小型AMS的可实现射程检测能力的气体探测器。通过被测核素与干扰离子射程不同,将干扰离子全部吸收在吸收室内,而被测核素可穿过吸收室并进入一个具有正比放大功能的放大室,从而实现被测核素的测定。为了验证气体探测器的性能,使用能量为5.8 MeV的α粒子进行一系列的调试实验。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室可以有效地吸收不同能量的干扰离子,放大室一路信号的能量分辨率约30%。同时放大室的约化场强在5 V·mm^(−1)·hPa^(−1)时能够将信号放大约7倍,吸收室和放大室两路信号符合后的能量分辨率提高约20%,可为低能量小型AMS开展26Al、129I等核素的测量提供参考。
修诚利张文慧赵庆章何明包轶文李康宁李建良郭巍董鹏伟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气体电离干扰离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