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究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53例,对患者的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彩超对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和左房增大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检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敏感性较心电图高。
- 李彬张强刘成霏夏敏周兢
-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彩超心电图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甲状旁腺的数量、直径、周长、面积及其血流情况与63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63例患者共检测到增生的甲状旁腺75枚,平均数量为1.907枚。增生甲状旁腺数量不同,其各组的血PTH浓度、钙磷乘积、血磷、血钙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反映增生甲状旁腺大小的指标,血PTH、面积与血钙、周长、直径呈正相关性,与血磷无相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增生甲状旁腺直径、周长、面积,并显示其与血钙、血PTH呈正相关性,其可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和病情程度,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种有效检测方法之一。
- 刘成霏张强李彬周兢祁薇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钙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7例乳腺肿块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和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不同性质乳腺肿块血流分级状况和超声影像图像特点。结果:在给予患者诊断检查之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97.67%,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92.86%。结论:在对乳腺肿块性质进行诊断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全面得知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为临床鉴别乳腺肿块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 张强李彬刘成霏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睾丸疼痛中的鉴别效果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睾丸疼痛中的鉴别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85例急性睾丸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收治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85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就患者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85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睾丸扭转14例,睾丸炎11例,附睾炎60例,其中1例睾丸扭转患者疼痛超过20 h,超声检查显示睾丸缩小、回声降低,图像内显示内有一条样彩流,误为睾丸炎,观察近6 h后复查未见血流,考虑亚急性扭转,手术切除睾丸。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8.82%、误诊率为1.1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睾丸疼痛,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刘成霏张强李彬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睾丸炎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扫查。观察记录肿大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回声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等。结果:本组检出淋巴结肿大者137例,以右中下腹为最多见共85例,皆为多发。超声图像显示肿大淋巴结呈分散或串珠状分布,最大28 mm×13 mm,最小11 mm×5 mm,纵横比2.0~2.5。肿大淋巴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形态规则,以中低回声较为常见,皮髓质分界清晰。内可探及不同程度的血流信号,多分布在淋巴门与髓质内。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反复辨认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注意与阑尾炎相鉴别。
- 张强刘成霏李彬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肿大淋巴结
- 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右心功能变化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ASD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9.2±11.3)岁。同时选择成年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0.1±10.9)岁。两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行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三尖瓣收缩期峰值速度以及三尖瓣收缩期位移,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三尖瓣收缩期峰值速度、三尖瓣收缩期位移均增加,RVFAC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1 d和6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27.88±7.54)cm^2 vs.(23.86±6.52)cm^2 vs.(21.02±5.46)cm^2]、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16.22±5.30)cm^2 vs.(14.12±2.36)cm^2 vs.(11.02±2.12)cm^2]、三尖瓣收缩期位移[(2.98±0.76)cm vs.(2.38±0.44)cm vs.(2.34±0.54)cm]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 d和6个月时三尖瓣收缩期峰值速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 d的RVFAC值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RVFAC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介入治疗后右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善明显。
- 李彬张强刘成霏周兢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介入治疗右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