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恩

作品数:71 被引量:217H指数:7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调解
  • 11篇诉讼
  • 8篇司法
  • 7篇法律
  • 7篇法学
  • 6篇法院
  • 5篇诉权
  • 5篇民事
  • 5篇教育
  • 5篇法官
  • 5篇法理
  • 4篇正义
  • 4篇权利
  • 4篇法学教育
  • 3篇衍变
  • 3篇农村
  • 3篇陪审
  • 3篇起诉
  • 3篇自治
  • 3篇立案

机构

  • 69篇九江学院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1篇李德恩
  • 4篇叶新发
  • 2篇龚振军
  • 2篇李长江
  • 2篇张君平
  • 2篇石浩旭
  • 2篇刘士国
  • 1篇杨芳霞
  • 1篇朱霞
  • 1篇龙永聪

传媒

  • 3篇山西师大学报...
  • 3篇法学论坛
  • 3篇吉首大学学报...
  • 3篇北京电子科技...
  • 3篇法治研究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长白学刊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广西政法管理...
  • 2篇天中学刊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党政论坛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环境保护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司法能动问题被引量:4
2011年
群体性纠纷是现代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结果,而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快速转型及伴随的政策调整也引发了群体性纠纷的大量出现。群体性纠纷的解决关乎权利保障和社会稳定,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但中国群体纠纷的解决出现异化,法院对群体诉讼的实施表现克制,行政主导的纠纷解决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法院的司法能动应表现为完善群体诉讼相关制度,推动并积极参与建立协调运作的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大调解为中国提供了群体性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协调运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司法能动释放了空间。
李德恩
关键词:群体诉讼大调解司法能动
论法官独立原则的国际标准及其中国境遇
2016年
司法独立不仅意味着法院的整体独立,也包括法官的个体独立。中国关于司法独立的立法规定不完整,明确规定了法院的整体独立,对法官独立却不置可否。实践中法官外部独立缺乏制度性支撑,司法地方化现象根深蒂固;法官内部独立在名义上未获认同,法院内部对审判的监控呈现常态化、制度化。学术界也存在很多与法官独立不相容的观念,包括对司法亲历性原则的曲解,以国情论否定法官独立原则,将司法独立等同于司法权的外部独立等。司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是实现法官独立的基本路径。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与司法体制框定了法官独立的限度。
李德恩
关键词:法官独立人大监督
覆盖与节制:一个有关“审判阴影”的悖论被引量:6
2010年
当事人之间的合意是以自治为目标的调解正当化的首要原理。在现实实践中,纯粹的合意取得面临诸多障碍,"合意贫困化"的现象在各种调解模式中都有可能产生。在当事人自主交涉的场合,力量的不均衡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交涉中恣意的蔓延,以"审判阴影"覆盖交涉过程、围绕法律判断凝炼合意以抑制其中的恣意因素成为必要。"审判阴影"覆盖的路径可以划分为一般路径和特别路径。特别路径的"审判阴影"的覆盖在抑制恣意的同时又可能损害自律这一调解本质属性,反过来又成为另一形式的"合意贫困化"生成的契机。"审判阴影"也要有所节制。调解这一难解悖论提醒我们,无论是"审判阴影"的传递亦或是"审判阴影"的抑制与自我收缩,都应该也只能将提高当事人的自治能力奉为圭臬。
李德恩
关键词:调解自治
送法下乡:一种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之有益探索被引量:1
2008年
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程度,依靠单纯的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均难于达到,法学教育必须涵盖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部分。由于传统法学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法学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应该得到更多强调。实践教学的各种模式皆有利有弊,送法下乡活动因其开展之灵活性与独特功能而极具推广价值。
李长江李德恩
关键词: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式送法下乡
论立案功能之平衡被引量:1
2006年
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具有两大基本功能:输入功能和过滤功能。在我国,立案的输入功能存在不足,而基于人权保障的理由,立案的过滤功能却得到过分强调。立法和司法实践存在的脱节使这一程序的改革成为必然,对其功能的定位也必须重新认识,要淡化其案件过滤功能和由此产生的人权保障功能。
李德恩
法律术语初探被引量:2
2005年
法律术语源于全民词汇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具备强大的表意功能,其使用须以法律共同体普遍接受为前提,要满足实用的要求,并且与基本的法理精神相吻合。从其衍变过程来看,它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
李德恩叶新发
关键词:法律术语衍变
主审法官责任制构建之二维展开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的《宪法》及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法官个体的独立地位,法院内部对审判权行使的行政化干预时有发生。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应当执行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法院行政管理者也可以假借裁判文书审批的权力左右裁判结果。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审判权限分离以及附带的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主审法官责任制改革旨在打造"让审理者裁判"的权力运行架构以及"由裁判者负责"的责任承担机制。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构建可以从赋权与明责两个维度加以展开:其一是赋予主审法官行使从主持庭审、作出裁判直至签发裁判文书的完整的裁判权力。主审法官与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面临重塑。其二是明确主审法官违法审判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形式以及追责主体。法官惩戒免职权的配置应遵循司法规律、司法原理的要求,重点解决权限内部化问题。在法官群体中选拔精英担任主审法官只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最终目标应该定位于法官走向精英化并赋予所有法官相同而完整的审判权。
李德恩
关键词:主审法官赋权
强制调解之法理与实践被引量:9
2009年
自愿性是调解正当化的基础及首要原则。调解自愿原则有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含义,即诉诸调解程序的自愿和接受调解结果的自愿。很多国家在调解启动程序自愿上出现严格解释的倾向,针对某些类型案件进行强制调解的立法与实践,反映出扩大调解适用的司法政策,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强制调解应该受制于程序正当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中国近几年也出现了强制调解的立法与实践,为在保护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前提下真正发挥出强制调解的功能,在条件成熟时,应该对强制调解的范围、模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与完善。
李德恩
关键词:自愿原则强制调解
数据权利之法律性质与分段保护被引量:13
2020年
在大数据时代,针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开发行为常态化。大数据具有极高的管理价值和经济价值,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中国开始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但中国大数据规则体系的建构相对滞后,既有法律不能完整解释自然人个人信息权、数据开发者权利。数据权立法事关海量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需要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稳妥推进。数据权是以数据为权利客体而形成的权利组合,包括个人信息权和知识产权,前者涵盖了隐私权、数据可携权、被遗忘权的内容,后者包括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和新型知识产权。中国应在数据收集、加工、交易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地确认并平衡保护公民个体权利以及从业者权利,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李德恩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知识产权
人格、人格权与民法典体系
2015年
目前我国在民法典编纂方面的最大争议问题之一,就是人格权是否应单独成编。这一问题争论的根本症结在于,对于民法上的人格与人格权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要解决民法典人格权体例问题,就必须剖析争议双方的各自观点与理据,同时要从人格与人格权的一般概念与具体学科理解上,来辨析民法意义上的人格与人格权概念。
张君平李德恩
关键词:人格人格权民法典体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