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吸收
  • 2篇原子吸收法
  • 2篇原子吸收法测...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炉
  • 2篇石墨炉原子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全血
  • 2篇全血铅
  • 2篇氟化
  • 2篇氟化氢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法
  • 1篇选择电极
  • 1篇血铅
  • 1篇血中铅
  • 1篇噪声

机构

  • 5篇荆门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李慧
  • 3篇李明
  • 2篇张弦
  • 1篇解泽华
  • 1篇杨芸

传媒

  • 4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过硫酸铵-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进行质量控制。方法根据WS/T 107-2006的方法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碘浓度与相应测得的吸光度的对数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10%,变异系数<10%。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都符合方法学的要求且结果满意。
张弦李慧
关键词: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血铅盲样考核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方法与技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按照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全血铅的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的标准曲线制作方法对质控样测定结果比较,找出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盲样测定,确保血铅质量控制盲样和血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按WS/T 174-1999酸脱蛋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1]。结果按照取用两种不同浓度质控标准物质,用纯水复原后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测定全血铅质控盲样,方法线性关系好,检出限为5μg/L,加标回收率在92.00%-105.00%,质控盲样的检测相对误差能有效控制在1.77%-3.54%。用该方法测定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血铅盲样结果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合理应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盲样考核,确保血铅质控盲样和血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李明李慧金千千
关键词:全血铅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出限
荆门市某磷化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识别荆门市某磷化工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磷化工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化学毒物(氨气、硫酸、氟化氢、硫化氢、氮氧化物)、粉尘、高温和噪声是该磷化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磷化工厂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尤其应重视对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噪声的防护。
李明解泽华李慧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氟化氢粉尘高温噪声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中铅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血中铅的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全血铅标准质控物质的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该检测结果(122.8±5.6)μg/L在该标准物质的标准值(122±15)μg/L范围内。结论用该方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准确可靠。
李明杨芸李慧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量不确定度全血铅
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的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离子色谱法(A)与离子选择电极法(B)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分别采用GBZ/T 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的两种测定方法,测定某化工公司车间空气中氟化氢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采集某化工公司磷化车间5个空气样品和标准样品分别用A、B两种方法进行6次重复测定,其RSD在0.477%~1.239%之间,两种方法比较F=1.482,P>0.05;对样品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回收率在98.7%~103.3%之间,两种方法回收率比较F=0.358,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作为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含量的方法。
张弦李慧
关键词: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氟化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