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承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芝麻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2篇夏芝麻
  • 1篇单株
  • 1篇种植密度
  • 1篇丰产
  • 1篇高产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李英德
  • 5篇李承华
  • 5篇杨经泽
  • 1篇涂运昌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芝麻单株叶蒴比与蒴果发育被引量:5
1989年
本研究表明,芝麻终花期单株叶蒴比对蒴果干物质积累、水分含量、种子发育和脂肪、蛋白质累积均有较大影响。对蒴果形态发育影响较小。叶蒴比反应植株源库关系协调性,是高产栽培的重要生理指标。
李承华李英德杨经泽
关键词:芝麻
芝麻高产促控栽培技术
1990年
芝麻是我国的优质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占世界总面积的15%左右。但是,芝麻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影响我国芝麻的生产发展。近年来,我们从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中分析得出,芝麻种子产量同单株干物质重相关不明显,而同植株果轴长度、蒴节数相关程度高。在田间调查发现,许多具有高产长势长相的田块,植株高大,单株蒴数少。
李承华杨经泽李英德
关键词:芝麻栽培丰产
夏芝麻促控栽培技术
1991年
“六五”期末,我们从大面积的生产调查和大量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夏芝麻生长季节短、生长发育快,采用常规的栽培方法虽然能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但植株的始蒴部位高、果轴短、蒴果少,其经济产量低,投资效果差。为此,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根据夏芝麻生长发育特点和进程,结合生长环境,提出夏芝麻促控栽培技术。经示范应用,该技术一般比常规栽培技术亩增产15公斤以上,增产率达20%左右。该技术以前期早控、中期重促、后期稳长为核心。
李英德李承华杨经泽
关键词:芝麻夏芝麻栽培
芝麻种植密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芝麻群体大小,是决定单产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50~60年代,我国芝麻普遍稀植,江淮主产区分枝型品种大多为每亩3000~4000株,单秆型品种也不过5000~6000株。70~80年代初,由于栽培技术和新品种推广,使芝麻种植密度普遍回升。
李承华李英德杨经泽
关键词:芝麻
夏芝麻促控栽培技术被引量:6
1990年
1985年,分析了大面积生产调查和高产试验示范结果,发现夏芝麻单位面积经济产量同生物学产量相关程度较低。许多田块芝麻植株虽然高大,但是始蒴部位太高,植株果轴短,蒴果稀,蒴果少,经济产量低。尤其夏播芝麻,生育季节短,前中期因高温高湿,植株生长发育快,后期又易受低温阴雨影响,植株中上部蒴果质量差,产量低。因此,1985—1986年,我们从播期、密度、施肥量、施肥方法、防病保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研究芝麻群体的调控方法和效果,形成了配套的芝麻促控栽培技术。1987—1988年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又进行芝麻库源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促控能培条件下芝麻的形态指标及生理参数。
李承华杨经泽李英德涂运昌
关键词:芝麻夏芝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