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3篇疗效
  • 3篇氟西汀
  • 2篇症状
  • 2篇疗法
  • 2篇焦虑
  • 1篇动脉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疗法
  • 1篇信效度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血脂水平变化
  • 1篇血脂异常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氟西汀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脂蛋白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湖南省脑科医...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9篇李文
  • 5篇张亚林
  • 4篇曹玉萍
  • 4篇申景进
  • 2篇张宏根
  • 2篇陈向一
  • 1篇彭振宇
  • 1篇彭文
  • 1篇陈远光
  • 1篇张迎黎
  • 1篇陈晋东
  • 1篇柴湘平
  • 1篇赵靖平
  • 1篇周永红
  • 1篇李鹤展
  • 1篇潘腾苏
  • 1篇李龙飞
  • 1篇郭涛
  • 1篇杨世昌
  • 1篇裴渝

传媒

  • 2篇湖南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住院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25例临床分析
2001年
李文裴瑜
关键词:心理疗法住院神经症森田疗法
主动脉夹层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B型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夹层)患者73例,并选取体检中心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高血压患者、A型主动脉夹层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存活者与院内死亡者之间的血脂水平,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存活者与院内死亡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的血脂指标与院内死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3.89(3.19,4.61)mmol/L vs 3.58(2.70,4.3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02(0.86,1.25)mmol/L vs 1.52(1.22,1.76)mmol/L]、HDL-C/TC比值[0.28(0.22,0.34)vs 0.45(0.31,0.67)]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P均<0.01);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HDL-C/TC比值低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0.27(0.20,0.33)vs 0.30(0.24,0.36),P<0.05];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院内死亡者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0.82(0.69,1.04)mmol/L vs 1.06(0.89,1.33)mmol/L,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DL-C水平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死亡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53)。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血清HDL-C水平与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呈负相关。
李文郭涛柴湘平周阳彭文彭振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脂异常
重性抑郁症患者不同维度生存质量与症状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不同维度生存质量与其症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103例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基线期和治疗6周末的评估,在基线、治疗2周末和6周末还同时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结果:治疗6周末,患者SF-36因子分均高于基线(P<0.01)。治疗2周和6周末,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体质量因子除外)、CGI分均低于基线分(P<0.01)。基线期痊愈组SF-36情感职能显著低于未痊愈组[(2.08±8.20)分vs.(5.63±14.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因子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2组除躯体疼痛因子与基线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分均高于基线(P<0.05或P<0.01);痊愈组躯体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分高于未痊愈组(P<0.05或P<0.01)。基线SF-36总分与HAMD总分及认知障碍因子、CGI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治疗2周末,一般健康与认知障碍减分率、精力和健康变化与睡眠障碍减分率呈正相关(P<0.05);治疗6周末,健康变化分别与基线HAMD和睡眠障碍、一般健康状况和情感职能分别与基线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重性抑郁症患者接受6周抗抑郁剂治疗后其生存质量可能得到普遍改善,不同维度生存质量的改善可能与不同症状的基线水平和早期改善程度相关。认知障碍的早期改善可能有利于改善治疗6周后的一般健康状况,睡眠障碍的改善则有助于患者恢复精力和改善对自身健康状况总体变化的评价。
曹玉萍李文申景进张亚林
关键词:重性抑郁症症状
唑吡坦治疗失眠症双盲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比较国产唑吡坦片与进口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对 3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服用国产或进口唑吡坦。采用睡眠障碍量表 (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和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SDRS评定国产唑吡坦组减分率为 49.7% ,与进口唑吡坦组 49.8%相近 ,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口干、便秘和出汗等 ,病人均能耐受。 结论
张宏根赵靖平陈远光陈晋东李文
关键词:唑吡坦睡眠障碍疗效
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早期的变化与氟西汀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的早期变化对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达症状缓解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03例重症抑郁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6w,剂量固定于20 mg/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w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定临床症状,其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用来评定焦虑/躯体化症状。结果治疗6w末103例患者中32例(31.1%)达到症状缓解标准,71例(68.9 %)未达到症状缓解标准。早期HAMD-17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及胃肠道症状条目分的变化与症状缓解存在正相关,而该因子中其余条目的变化与症状缓解不相关。结论HAMD-17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及胃肠道症状有关的条目分早期改善可能是氟西汀治疗后症状能基本缓解的预测因子。
申景进张亚林杨世昌曹玉萍李文刘平
关键词:抑郁症症状氟西汀疗效
美舒郁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比研究
2000年
潘腾苏张宏根裴渝李文付锦华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焦虑药物疗法美舒郁帕罗西汀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不良反应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抗抑郁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盐酸氟西汀20mg/d固定剂量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并完成随访6周,按照治疗6周末抑郁症状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副反应量表"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量化研究。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不良反应总分均持续减少,但两组各周不良反应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对氟西汀抗抑郁疗效无显著影响。
申景进张亚林曹玉萍李文陈向一
关键词:抑郁症疗效
影响盐酸氟西汀抗抑郁疗效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相关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方法采用盐酸氟西汀20mg/d固定剂量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治疗6周。入组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社会心理学情况与氟西汀疗效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结果(1)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在性别、发病年龄、民族、受教育年限、是否首发、病程、是否住院治疗及居住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已婚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10);(2)两组在近3个月内是否发生生活事件、日常体力劳动强度、锻炼身体频度、工作和生活节奏、工作和生活环境噪音及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不饮茶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少于缓解组(P〈0.01);而饮茶与阻滞因子基础分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在治疗前吸烟及饮酒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疗效与婚姻状况有关,已婚患者可能更易恢复;治疗前习惯饮茶的患者易恢复,可能与阻滞症状轻有关。
申景进张亚林曹玉萍李文李龙飞陈向一
关键词:抑郁症
儿童虐待史问卷在抑郁性疾病群体中的信效度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引入供临床使用的儿童虐待史问卷 (CECA .Q) ,并在抑郁性疾病群体中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 :16 0例抑郁性疾病患者及 6 0名正常人群测试了CECA .Q ,分析CECA .Q在抑郁性疾病中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和效度。结果 :CECA .Q的精神虐待部分的Cronbach’sа系数为 0 .84 ,其中憎恶因子为 0 .83,忽视因子为 0 .82 ;其重测信度 0 .78,憎恶因子为 0 .77,忽视因子为 0 .74 ,躯体及性虐待的两次测评一致性好 (Kappa =0 .87)。CECA .Q的精神虐待分值与儿童虐待史晤谈评定提纲 (CECA)的精神虐待分值正相关 (r =0 .81,P <0 .0 1) ,躯体及性虐待两者测评的一致性好 (Kappa =0 .83) ;抑郁性疾病患者组的精神虐待分值高于普通人群组 (P <0 .0 5 )。结论 :CECA .Q在抑郁性疾病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
李鹤展张亚林张迎黎周永红李文
关键词:儿童问卷调查信效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