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福

作品数:10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大豆
  • 4篇基因
  • 3篇导入系
  • 3篇种粒斑驳
  • 3篇花叶
  • 3篇花叶病
  • 3篇花叶病毒
  • 3篇QTL定位
  • 3篇SSR标记
  • 3篇大豆花叶
  • 3篇大豆花叶病
  • 3篇大豆花叶病毒
  • 2篇豆种
  • 2篇种质
  • 2篇酶基因
  • 2篇抗性
  • 2篇关键酶
  • 2篇关键酶基因
  • 2篇大豆品种
  • 2篇大豆种质

机构

  • 10篇东北农业大学
  • 10篇国家大豆工程...
  • 10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10篇刘春燕
  • 10篇陈庆山
  • 10篇胡国华
  • 10篇李文福
  • 7篇李灿东
  • 7篇蒋洪蔚
  • 7篇高运来
  • 4篇张闻博
  • 3篇宋万坤
  • 3篇邱鹏程
  • 2篇姚丙晨
  • 2篇于妍
  • 2篇孙殿君
  • 2篇王堃
  • 1篇孙佳莹
  • 1篇赵阳林
  • 1篇朱荣胜
  • 1篇朱命喜
  • 1篇王晶
  • 1篇朱晓双

传媒

  • 4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导入系群体芽期耐低温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及QTL定位被引量:24
2009年
利用美国大豆品种Clark(供体亲本)与主栽品种红丰11(轮回亲本)所构建的回交导入系,经过严格的芽期耐低温筛选鉴定,得到46个在芽期耐低温性状上明显超过轮回亲本的导入系个体。利用这套选择群体结合随机对照群体和基因型分析,通过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分析和单向方差分析方法,检测到分布于大豆8个连锁群的12个与大豆芽期耐低温相关的QTL。其中卡方分析检测到9个供体片段的超导入位点,对芽期耐低温性状表现为正效应。方差分析检测到5个位点,也表现为正效应,且其中Satt237和SOYPRP1两个位点是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的,应视为与耐低温直接相关的QTL。本研究旨在创建大豆芽期耐低温分子育种的检测方法平台,为大豆芽期耐低温研究提供有用的分子标记。
蒋洪蔚李灿东刘春燕张闻博邱鹏程李文福高运来胡国华陈庆山
关键词:大豆导入系芽期耐低温QTL定位
植物天冬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8年
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天冬氨酸为前体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植物中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受天冬氨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些酶基因的克隆、在大肠杆菌和不同植物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于妍宋万坤刘春燕高运来李文福孙殿君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天冬氨酸代谢途径必需氨基酸酶基因克隆
大豆种质资源对东北SMV1号和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556份大豆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在2006和2007年连续两年分别接种SMV1号和3号株系,对其成株抗性和种粒斑驳抗性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接种1号株系的成株抗病资源446份,占80.2%;抗种粒斑驳资源107份,占19.2%;对成株和种粒斑驳均表现抗性的资源103份,占18.5%。接种3号株系的成株抗病资源151份,占27.2%;抗种粒斑驳资源87份,占15.7%;对成株和种粒斑驳均表现为抗性的资源76份,占13.7%。对1号和3号株系,在成株和种粒抗性上均表现抗病的资源69份,占12.4%。以上资源特别是兼抗资源在大豆生产和抗病育种中应予以重视。研究还显示,来自辽宁和吉林的供试资源对1号和3号株系的成株和种粒抗性均较好;来自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黑龙江的供试资源对1号株系的成株抗性较好,但对1号和3号株系的种粒抗性相对较差。
李文福刘春燕于妍蒋洪蔚李灿东宋万坤孙佳莹孙殿君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鉴定种粒斑驳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使用合丰25等来自13个育种单位的13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对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对SSR标记进行筛选,最终保留了扩增稳定且多态性较高的43对SSR标记,分析了黑龙江省83个主栽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共鉴定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位点2-7个,平均为3.65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16-0.937,平均为0.6384,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大,故拓宽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高运来姚丙晨刘春燕李文福蒋洪蔚李灿东张闻博胡国华陈庆山
关键词:大豆SSR标记
大豆种质对SMV成株和种粒斑驳抗性的SSR标记辅助鉴定被引量:5
2010年
对186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成株和种粒斑驳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成株抗性及种粒斑驳抗性分别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选出成株和种粒双抗种质38份,成株抗病种质149份,种粒抗病种质45份,成株和种粒双感种质26份。利用与成株抗性相关的SSR标记Sat_229、Sat_317、Satt335、Satt160、Satt516、Sat_309进行检测,抗病毒资源筛选的准确率分别达到68.9%、74.3%、71.1%、69.8%、77.4%和68.2%。利用与种粒斑驳抗性相关的SSR标记Sat_297、Sat_229、Sat_317、Satt335、Sct_188、Satt160、Satt516、Sat_133进行检测,Sat_317标记准确率达79.1%,标记Sat_229、Satt335、Satt516和Sat_133抗病毒资源筛选的准确率均达70%以上,可以用作抗病毒分子辅助育种的选择标记。
李文福朱晓双王晓锋王堃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种粒斑驳
大豆脂肪酸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电子定位及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最新大豆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图谱,对12个大豆脂肪酸合成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酶等关键酶基因进行基因定位与结构分析。它们分别被定位在A2、B2、C2、D1b、D2、G、I、L、M等9个连锁群上,并通过序列比对获得了所在相应连锁群区间两侧标记。同时,比较基因的cDNA和gDNA序列信息,获得了这12个基因结构信息,内含子数目从最少的0到最多的30个,其中FAD2-1、FAD2-2、FAD2-3与FatB是单外显子基因,没有内含子;其余基因都有内含子,KASI有6个,KASII有12个,SACPD有2个,FAD3有7个。通过定位获得对应分子标记可以为基因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资料,而基因结构信息能更好地用于基因的功能分析。
宋万坤朱命喜赵阳林王晶李文福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大豆脂肪酸基因基因结构
大豆定向选择群体耐旱性位点基因型分析及QTL定位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Clark导入到红丰11为背景的回交导入系进行萌芽期和苗期的连续性耐旱鉴定,经萌芽期鉴定,获得36个耐旱定向选择导入系。对耐旱选择导入系进行全基因组SSR标记扫描,并以随机群体作为对照,计算供体基因型的导入频率,利用卡方测验检测显著偏分离的SSR标记位点,并结合GGT图示基因型软件对各染色体连锁群进行分析。其中在L连锁群的Satt398和Satt156两个位点有显著的供体片段"超导入"现象,供体基因型导入频率为0.916 7和0.958 3,卡方值高达182和201.5。另外,在F连锁群的Satt423,K连锁群的Satt167以及N连锁群的Sat_084等位点也出现供体导入片段的偏分离现象。同时,对萌芽期耐旱鉴定中相对发芽率表现超亲的35个株系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方差分析(P<0.01)和QTL定位,共检测到14个控制相对发芽率的QTL,分布在4个连锁群上,其中与卡方测验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在Satt156,Satt423,Sattt167等位点具有一致性,说明这些位点是与大豆耐旱性紧密相关的QTL位点。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大豆耐旱性有利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李灿东蒋洪蔚刘春燕邱鹏程张闻博李文福高运来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大豆导入系耐旱性基因型分析QTL定位
大豆种粒斑驳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被引量:5
2008年
运用SSR标记技术及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大豆品系3C624×东农8143的F2、F3代群体接种SMV1号株系鉴定种粒斑驳抗性,并进行抗种粒斑驳基因的分子定位。结果表明,东农8143对SMV1号株系的种粒斑驳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用Mapmaker/Exp3.0b进行连锁分析,抗种粒斑驳基因位于大豆染色体组的F连锁群上,并获得了与抗种粒斑驳基因紧密连锁的5个SSR标记Sat_297、Sat_229、Sat_317、Satt335和Sct_188,标记与抗病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连锁距离为Sat_297-12.4cM-Sat_229-3.6cM-SRSMV1-1.7cM-Sat_317-2.4cM-Satt335-13.8cM-Sct_188。其中近距离标记Sat_229(3.6cM)、Sat_317(1.7cM)和Satt335(4.1cM)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抗源筛选。
李文福刘春燕高运来李灿东蒋洪蔚王堃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种粒斑驳抗病基因SSR标记
大豆荚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Harosoy和Clark导入到红丰11为背景的初级回交导入系定位了大豆荚粒相关性状的QTL。在两套导入系群体中,对13个荚粒性状共检测到37个相关的QTL位点,分布在18个连锁群上。根据不同群体QTL检测情况,可将其分为3类:第1类为在两套群体同时检测到的QTL,共有23个,分布在13个连锁群上;第2类为只在Clark为供体亲本的群体中检测到的QTL,共有7个,分布在4个连锁群上;第3类为只在Harosoy为供体亲本的群体中被检测到的QTL,共有7个,分布在7个连锁群上。两套群体均检测到的23个QTL,并且有7个QTL与前人研究结果较一致,这些QTL位点为稳定主效的QTL,对荚粒性状贡献较大。本研究所构建的两套大豆回交导入系群体都是以红丰11作为轮回亲本,由于遗传背景较为一致,减小了其对QTL定位的干扰,排除了由于基因累赘所造成的偏差。因此QTL一致性较高,为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产品种奠定了基础。
李灿东蒋洪蔚张闻博邱鹏程刘春燕李文福高运来陈庆山胡国华
关键词:大豆QTL定位导入系
黑龙江部分大豆品种分子ID的构建被引量:57
2009年
以黑龙江13个育种单位6个积温带的83份大豆品种为材料,选择分布在大豆基因组19个连锁群的43对SSR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化范围为2~7个,平均为3.65个。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的谱带统计结果根据等位变异的片段大小数字化,用自行编制的ID Analysis 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需9对引物(Satt100、Sat_218、Satt514、Satt551、Satt380、Satt193、Satt191、Satt442、Sat_084)可将83份参试大豆品种完全区分开。构建了一套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分子ID。
高运来朱荣胜刘春燕李文福蒋洪蔚李灿东姚丙晨胡国华陈庆山
关键词:大豆SSR分子身份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