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祖
-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CoxA16与EV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0例。根据粪便样本结果分为CoxA16组(n=56)和EV71组(n=24)。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发热天数、最高体温、心率、流涎、咳嗽、呕吐、腹泻、嗜睡、肌震颤、易惊、出疹部位、脑膜脑炎)、生化指标水平(WBC、IgA、IgG、IgM)、流行特征(发病年龄、地区分布及时间分布)。结果:两组发热天数、最高体温、心率、流涎、咳嗽、呕吐、足底部及臀部出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A16组腹泻、肌震颤、易惊发生率均高于EV71组,嗜睡、手掌心出疹、脑膜脑炎发生率均低于EV7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IgA、IgG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年龄段与发病地区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发病多发生在4~9月份,且发病率高于CoxA16组(P<0.05)。结论:感染CoxA16与EV71手足口病的年龄段及地区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但是临床特点及发病时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而WBC、IgA、IgG、IgM对于感染肠道病毒CoxA16与EV71手足口病的区分、鉴别无明显意义。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吕波陆燕珍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 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80例RSV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热清组和奥司他韦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奥司他韦静脉滴注,痰热清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疗程5~7 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及治疗效果。结果痰热清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痰热清组的呼吸频率(RR)、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值低于奥司他韦组患儿(P<0.05),每公斤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值(TPTEF/TE)、达峰容积比值(VPTEF/VE)、白细胞介素-2(IL-2)测定值高于奥司他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痰热清组的疗效优于奥司他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RSV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吕波
- 关键词:奥司他韦痰热清注射液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3例)采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肾损害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而且不增加额外的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肺通气功能检查60例慢性咳嗽患儿结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慢性咳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同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FVC、FEV1、PEF、PEF25%~75%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观察指标明显改善,较干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咳嗽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对早期诊断明确病因、有效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 关键词:慢性咳嗽儿童肺通气功能
- 早期干预对儿童先天性甲状腺低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儿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指导,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1岁时的体格发育情况(身高、体重、头围)和智能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患儿1岁时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1岁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低下的风险,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 黄诚花李林祖吕波陆燕珍马爱芬吴燕嫦
- 关键词:儿童早期干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 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重症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热毒宁用药,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免疫球蛋白,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热毒宁注射液。用药后记录三组体温下降效果、皮疹消退效果、临床诊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同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退热时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三组退疹时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可有效退热,疗效确切,安全。
- 黄诚花莫伟雄吕波李林祖陆燕珍江玉凤杨美霞
- 关键词:静脉免疫球蛋白重症手足口病
- 胸部三维CT在婴幼儿反复咳嗽的早期诊断意义
- 2013年
- 反复咳嗽的56例患儿均做胸部三维CT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入院诊断为左主支气管狭窄12例,异物5例,左细支气管狭窄8例,右细支气管狭窄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利用胸部三维CT扫描对婴幼儿反复咳嗽进行早期诊断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气道狭窄及气道异物的诊断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黄诚花莫伟雄吕波李林祖陆燕珍钟活志区远赵
- 关键词:三维CT扫描支气管异物反复咳嗽
-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与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分析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与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接诊的36例SAP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50例非SAP患儿作为对比组,检测、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对比急性期、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血清炎症指标。Spearman相关性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均低于对比组,CD8+指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血清PCT、CRP、WBC指标均高于对比组,P<0.05;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均低于恢复期,CD8+指标高于恢复期,P<0.05;急性期血清炎症PCT、CRP、WBC指标均高于恢复期,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3+、CD4+、CD4+/CD8+与PCT、CRP、WBC均呈正相关性,CD8+与PCT、CRP、WBC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SAP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状态,急性期免疫功能会降低,恢复期时免疫功能紊乱会逐渐恢复平衡。
- 黄诚花何海燕陆燕珍吕波李林祖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 儿科抗生素使用及常见的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与分析儿科抗生素使用及常见的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常见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结果:58例患儿对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0%,常见细菌分离出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6株(52.0%)、革兰阳性球菌24株(48.0%)。常见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0.0%左右,且其对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均为>65.0%;对于青霉素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4.0%、表皮葡萄球菌为96.0%,其他球菌为51.0%;对于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86.0%,且其对四环素为50.0%,而其他则>18.5%;对于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11.0%,其他>27.0%。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对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所有细菌耐药性均>79.0%;且对氨曲南为27.5%、对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为7.5%、对头孢噻肟钠为26.0%、对头孢他啶为51.0%;对于氨曲南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46.0%,且两者对复方新诺明为64.0%,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为27.0%。结论:在临床儿科中应用抗生素的频率较高,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的主要为呼吸道中分离的革兰阳性/阴性球菌等。
- 黄诚花李林祖马爱芬莫宇倩吕波陆燕珍
-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常见细菌耐药监测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状况。方法收集儿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患儿连续3次痰培养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200版判断标准,对照质控菌株判断敏感、中介、耐药。结果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左氧氟沙星敏感率率较高,耐药率为3.3%,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克林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90.2%和89.3%,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的敏感率有下降趋势。青霉素G耐药率为82.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13.1%和16.4%,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8.9%和19.7%。结论儿科冬季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多见,以婴幼儿多见,早期用药效果欠佳,易出现并发症,并发脓胸、肺脓肿、肺炎、心肌炎,甚至并发感染性休克,应动态监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愈,减少并发症。
- 黄诚花李林祖莫伟雄吕波何俊君黄天然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