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中
- 作品数:2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当慈善遭遇傲骨
- 2013年
-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 广东考生李永中
- 关键词:慈善活动傲骨贫困者盖茨首富股神
- 从“个人”到“人民”--《新青年》视像的演变
- 2008年
-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 李永中
- 关键词:视像人民文化思潮
- 刘恒小说的叙事模式初探被引量:5
- 2003年
- 本文从叙事的视角探讨刘恒的小说,认为刘恒小说采取了“虚置/强化”、“回忆”两种主要的叙事模式,它们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且蕴涵着复杂的反思批判和悲悯认同的生命意识。
- 李永中
- 关键词:刘恒小说叙事模式生命意识
- 刘恒小说论
- 该文从启蒙文学观念及其矛盾性的角度论析刘恒小说文本的复杂性,情节结构模式,叙事手法以及文体风格.该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矛盾性看,刘恒小说关注生命本能,生命存在.第二章,对于生命的探索,刘恒小说采用了'虚置/强...
- 李永中
- 关键词:叙事手法刘恒小说
- 文献传递
- 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通过考察三部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 ,探讨十七年文学是怎样被一代又一代的撰史者构造出来的 ,文学史叙述与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
- 昌切李永中
-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语境历史叙述
- 贾樟柯电影对城镇化的书写与审思
- 2020年
- 贾樟柯电影从其独特的县城视角出发,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日益凸显的城镇化现象进行了审视与书写。在其电影视野中,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面临着物质和精神双重破败的命运,城市沦为陌生而戗害异乡人之所,而其中流动的人们则经历着由反抗走向悲剧的痛楚。
- 李永中韦亮节
-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城镇化悲剧命运
- 神话重述与中国形象重构被引量:4
- 2008年
- “重述神话”是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出版社参与的全球出版合作项目,它要求不同国别的作家重述本国的神话。因此,“重述神话”亦可理解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文学的多元化本土化现象。中国作家李锐、苏童、叶兆言参与了这一国际写作计划,他们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统中寻找文学的活水源头,以彰显中国性,重构中国形象。
- 李永中
- 关键词:神话中国作家全球化语境写作计划
- 小说写作与自我危机——由《风雅颂》谈开去被引量:2
- 2009年
- 以阎连科的长篇小说《风雅颂》为中心,围绕写作与个人危机的关系,着重分析阎连科写作转向与中年危机,小说中的中国语式与现代叙事的关联,进而讨论当前写作中出现的新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指出近年来小说写作中的价值漂浮趋向,实际上是小说写作中的自我危机所致。
- 李永中
- 关键词:小说写作《风雅颂》
- 新文化运动与乡村——以《新青年》为中心
- 2016年
- 一、思想论争的乡村新文化运动是在民国危机的语境下展开的。民国四年,筹安会力倡民主共和之国体不适合于中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拟定孔子之修身大本入宪。这激怒了陈独秀等新知识分子,陈以为国体危机实乃尊君思想作祟,尊君来自孔子的伦理思想,而伦理思想源自家族,陈由此展开对家族的分析与批判。陈认为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其伦理规定为忠孝。
- 李永中
- 关键词:尊君宗法社会文化运动《狂人日记》主体性缺失《故乡》
- 从传播视阈看《新青年》对读者的形塑被引量:1
- 2007年
- 李永中
- 关键词:视阈发行网络中国文人留学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