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
-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军队医学科研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DNA中RAS/BRAF突变状态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DNA中RAS/BRAF突变状态代替组织检测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血液与组织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7月份我院收治的108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运用NGS检测循环肿瘤DNA中RAS、RAF的突变状态,与标准组织检测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组织KRAS检测结果一致的为62例,不一致33例,整体一致性65.26%。BRAF突变检测结果一致共89例,不一致6例,整体一致性93.68%,NRAS基因检测结果 92例一致,不一致3例,一致性为96.84%。结论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DNA中RAS/BRAF突变状态代替组织检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化疗、靶向治疗、肿瘤异质性等因素是影响血液与组织检测结果是否一致的主要因素。
- 王蕾王梅赵成帅王薇李永梅
-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
- 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其癌变机制,对寻找新的标志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18s rRNA基因作为参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以相对定量方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及16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OXD10 mRNA表达情况。结果:HOXD1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标本中HOXD10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组织学Ⅰ、Ⅱ级标本。HOXD10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HOXD10基因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甚至表达缺失,由于这种基因可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抑制因素,因此对其我们应给予更多关注。
- 侯晓玮王雅杰王梅朱玉兆李永梅
-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GDP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GDP治疗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2例使用过CHOP或CHOP样方案的难治/复发DLBCL患者,给予Gem1 g/m2,d1、d8;DXM 10 mg/m2,d1~d4;DDP 25 mg/m2,静脉滴入,d1~d3;21 d为1个周期。结果:患者分别进行了2~6个周期的GDP方案解救治疗,CR 18.18%,PR 36.36%,总有效率54.54%。GCB与Non-GCP组、复发组与未缓解组、有骨髓侵犯与无骨髓侵犯组、LDH正常组与LDH升高组之间缓解率均无差别(P值分别为0.639、0.361、0.594和0.639)。白细胞下降15例(Ⅲ度5例,占23%,Ⅳ度0例),血小板下降6例(27.27%),均为Ⅰ~Ⅱ度,血红蛋白下降6例(27.27%),为轻度,不需输注红细胞;恶心、呕吐7例(31.82%)。未出现Ⅲ~Ⅳ度心脏和肾脏毒性,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GDP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骨髓毒性较轻,尤其对于拟进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挽救方案。
- 王梅李永梅傅国平廖绍光王雅杰
- 关键词:有效率毒副反应GDP
- 直肠癌病理和分子生物特征与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3例直肠癌患者,青年组31例,中年组60例, 老年组52例,中高分化腺癌101例,其他42例,低于C期的67例,淋巴结转移31例,应用EnVision法分析切片P16ink4a、P53、PCNA和PKC-α的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各年龄组5 a生存率分别为56.5%,61.4%和59.4%.单因素分析,预后与病理类型(x2=18.994,P=0.002)、淋巴结转移情况(x2=13.311,P=0.021)、临床病理分期(x2=17.075,P=0.004)及年龄(x2=11.249,P=0.047)均有显著相关;与P16ink4a的表达缺失(x2=15.179,P=0.01)、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x2=28.185,P<0.001)显著相关. COX模型分析显示,临床病理类型、病理分期、P1Cink4a的表达缺失、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是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29,0.028,<0.001和<0.001,风险比分别为1.982, 2.049,0.219和4.175. 结论:直肠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P16ink4a、P53是重要的预后指标,可以指导直肠癌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
- 顾军王梅李永梅王雅杰薛春燕高伟
- 关键词:生物特征癌病理ENVISION法分子临床病理类型PKC-Α
- 贝伐单抗致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1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卢宁王梅贺江虹李永梅汪颖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治的研究
- 楼国良居小萍张晓青徐斌李永梅刘峰
- 该课题从aGVHD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防治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发病的新机制,首次证实IL-2、IFN-、IL-12和IL-18促进了aGVHD的发生,而IL-4和IL-10在aGVHD...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治
- STAT3与SOCS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OCS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和41例非癌组织中STAT3、磷酸化STAT3、SOCS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在71例乳腺癌中STAT3、磷酸化STAT3和SOCS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69.0%和2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2)STAT3、磷酸化STAT3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P<0.01),与患者年龄、瘤体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SOCS3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瘤体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3)乳腺癌组织中STAT3、磷酸化STAT3表达与SOCS3表达分别呈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STAT3、磷酸化STAT3的高表达和SOCS3的缺失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 应明真陈颖王梅李永梅王雅杰
- 关键词: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组织芯片
- G蛋白基因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三聚体G蛋白由α、β、γ亚单位组成,传递由受体经胞浆膜至效应器的信号。G-proteinγ7(Gγ7)相关的三聚体G蛋白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我们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G-γ7在21例肝外胆管癌、9例胆管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胆管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为寻找有效预测肿瘤进展的标志物及今后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 王梅龚彪顾军李永梅王雅杰
- 关键词:胆管癌
- FasL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应用途径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研究FasL-DC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最佳应用途径。方法 FasL-DC与C57BL/6供体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物共培养。把经过这种处理的骨髓细胞移植物移植给BALB/C受体小鼠(C57BL/6-BALB/C小鼠GVHD模型。H-2^b-H-2^d)。或将FasL-Dc经静脉或腹腔直接给供体或受体用药,然后观察骨髓移植后GVHD表现。结果 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鼠在接受经FasL-DC体外预处理的供体骨髓细胞移植后,没有出现明显的GVHD表现,但其它组均出现了明显的GVHD症状。结论 FasL-DC体外预处理供体骨髓细胞移植物,比直接静脉或腹腔应用更能有效抑制GVHD的发生。
- 楼国良刘峰李永梅陈莉黄正霞杨宏斌王梁华焦炳华
- 关键词:FASL树突状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髓移植
- 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8年上海长海医院肿瘤科54例大至中量恶性腹腔积水患者,在尽量排尽腹腔积液后用rmhTNF联合顺铂注入腹腔进行治疗,观察疗效;观察病例年龄、性别、癌症类别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54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中,明显疗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生活质量提高并完成化疗者32例,2例因病期较晚死亡。在单因素分析中,rmhTNF联合顺铂治疗对不同年龄、性别等病例的疗效无明显差异,而肿瘤组织类型、KPS评分和腹水积液量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结论:rmhTNF联合顺铂腹腔注入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可靠,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全身静脉化疗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
- 李永梅王梅王薇王雅杰
- 关键词:恶性腹腔积液顺铂腹腔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