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芬

作品数:12 被引量:30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土壤
  • 5篇有机碳
  • 5篇溶解有机碳
  • 5篇森林土
  • 5篇森林土壤
  • 2篇养分
  • 2篇土壤因子
  • 2篇环境效应
  • 2篇
  • 2篇DOC
  • 1篇压实
  • 1篇沿海平原
  • 1篇乙酸松油酯
  • 1篇油酯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效养分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杉林

机构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南京森林公安...

作者

  • 12篇李淑芬
  • 6篇俞元春
  • 4篇何晟
  • 2篇张庆利
  • 1篇丁爱芳
  • 1篇李炳凯
  • 1篇姜德锋
  • 1篇孟磊
  • 1篇纪易凡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南京农专学报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下蜀林区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3
2003年
采用TOC-5000A总有机碳仪测定了江苏下蜀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分析了土壤DOC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酸性森林土壤中,DOC与有机C、全N、碱解N、有效P等养分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DOC与土壤肥力状况关系密切,因而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土壤DOC与土壤中有机络合态Fe、有机络合态Al和活性羟基Al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有机C的运输是调整土壤中Al和Fe的溶出及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土壤DOC与交换性Al、pH值、全P、速效K之间无相关关系。
俞元春李淑芬
关键词:森林土壤土壤因子养分
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李淑芬
化肥施用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3年
化学肥料是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生产资料。随着农作物需求的增加,世界化肥的用量不断增长。同时,肥料利用率低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各国科研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就我国化肥施用的历史与现状,化肥的环境效应及其机理,化肥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以及环保型的控释肥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地综述。
李淑芬纪易凡
关键词:化学肥料环境效应化肥污染环保型控释肥
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2
2002年
系统地综述了DOC的来源、组成、性质、影响因素、环境效应及测定方法等。尽管关于土壤DOC的研究目前还不完善,至今对DOC的组成、性质等问题都不是很清楚,但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DOC是土壤圈中一种非常活跃的化学物质,它对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溶解、吸附、解吸、迁移和毒性等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
李淑芬俞元春何晟
关键词:环境效应
杉木林土壤渗滤水溶解有机碳含量与迁移被引量:12
2006年
Leaching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the associated nutrient elements can be a significant form of loss from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due to intensive cultural treatments. We studied the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of DOC in soil percolating water in recently planted, young and mature Chinese Fir stands in southeastern China.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0~20, 20~40 and 40~60 cm in each stand. Soil percolating water was collected with non_suction lysimeters installed at the mid-slope in a line perpendicular to the slope at the depth of 20, 40 and 60 cm. DOC concentrations in soil percolating water ranged from 6.08 to 21.05 mg·L^-1 (mean:12.76 mg·L^-1), decreasing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The DOC concentration of the young stand remained the lowest regardless of measuring time. However, the DOC concentration of the recently planted stand was the greatest in May while the DOC concentration of the mature stand was greatest in July when compared to other plantations. DOC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oil organic carbon (r^2 0.608), total nitrogen (r^2 0.369) and free iron (r^2 0.598) concentrations while the amounts of DOC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mounts of organic carbon (r^2 0.829), N (r^2 0.721) and P (r^2 0.377), suggesting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DOC on the transportation of other elements, especially nutrient elements, in the soil.
俞元春何晟Wang G.Geoff李淑芬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森林土壤渗滤水溶解有机碳
南方主要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分布与动态
为了阐明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溶解有机碳(简称DOC)与元素循环、有毒物质的迁移及生态效应的内在联系.该文对不同地区、不同林分、不同季节下的土壤采样进行分析,对土壤DOC含量和分布状况及其与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李淑芬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采样
文献传递
南方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1
2003年
采用TOC 5000A总有机碳仪测定了福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分析了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酸性森林土壤中,DOC与有机碳总量、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土壤DOC与土壤中有机络合态铁、有机络合态铝和活性羟基铝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有机碳是影响土壤中铝和铁的溶出及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土壤DOC与pH值之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土壤中铝的吸附、保持及溶解铝的排出受到溶液中DOC的强烈控制。土壤DOC与交换性铝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李淑芬俞元春何晟
关键词: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土壤成分土壤有效养分
杉林土壤溶解有机碳吸附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2005年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借助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对杉林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层土壤比上层土壤有更强的DOC吸附能力,土壤DOC吸附的量与平衡前DOC的浓度显著相关,溶液中的 pH,磷、铁和铝的含量影响土壤对 DOC的吸附。pH为 5.0 时土壤对 DOC的吸附最强,pH为7.0时最弱;磷能阻止DOC的吸附,铁、铝则增加土壤对DOC的吸附,铁的含量对DOC吸附的影响明显大于铝。DOC对土壤铁、铝的溶出量有明显影响,铝的溶出量和溶出率要大于铁。DOC对下层土壤铁铝溶出量的影响要大于上层土壤。
俞元春何晟李炳凯李淑芬姜德锋
关键词:森林土壤
巴西对亚热带免耕土壤有机质组分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土壤保护管理制度可以使土壤C和N贮量增加。然而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土壤保护管理制度对颗粒状有机质 (>5 3μm)和矿物结合状有机质 (<5 3μm)的影响 ,人们了解的并不多。巴西科学家研究评价了 3种免耕种植体系———裸露土壤 (BS)、燕麦 +苕子 玉米 +豇豆 (O +V M +C)、玉米 +Cajanus(M +C)对颗粒状有机质和矿物结合状有机质中C和N的长期影响 (12a)。研究在巴西南部砂黏壤强淋溶土上进行。与BS相比 ,有作物覆盖的种植体系中颗粒状有机质和矿物结合状有机质的C和N贮量有所增加 ;与颗粒状有机质相比 ,矿物结合状有机质中C高 5~ 9倍 ,N高 13~ 2 6倍 ;在O +V M +C和M +C中土壤固定了 6 9%~ 80 %的大气CO2 。C和N含量的高低与土壤有机质 (SOM)矿质复合体抵抗生物分解的能力有密切关系。SOM的腐殖化速率和氧化铁 (Fe2 O3)及高岭石含量呈负相关 ,说明SOM与可变电荷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强土壤物理稳定性 ,2 0~ 5 3μm、2~ 2 0 μm和 <2 μm的颗粒物部分的电子自旋共振谱法饱和曲线也证实了这一点。SOM与可变电荷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维持SOM库方面非常重要 ,可增加热带和亚热带土壤作为大气CO2
李淑芬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碳贮量
城乡交错区土地持续利用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在对城乡交错区土地的特征、必须持续利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交错区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重点及城乡交错区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的对策。
李淑芬张庆利
关键词:城乡交错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