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鼠脑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大鼠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激活
  • 1篇蛋白酶激活受...
  • 1篇蛋白酶激活受...
  • 1篇凋亡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药物
  • 1篇再灌注
  • 1篇神经保护

机构

  • 5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郧阳医学院

作者

  • 5篇李珺
  • 3篇沈衡升
  • 3篇吴家幂
  • 2篇储照虎
  • 2篇杨倩
  • 1篇周青珍
  • 1篇刘春梅
  • 1篇王华梅

传媒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6年
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包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再灌注损伤。另外,他汀类药物还能通过阻止β-淀粉样蛋白形成和减少载脂蛋白E分泌而减少痴呆的发生。
李珺吴家幂储照虎沈衡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脑缺血痴呆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PAR-1表达与MD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后脑组织中PAR-1的表达与MDA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缺血再灌注(CIR)后3h、6h、12h、1d、2d、3d、7d及假手术组8个组每组5只大鼠。于脑缺血2h后再灌注相应时间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法和脑组织匀浆法观察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1,PAR-1)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变化情况。结果:随着CIR时间延长,PAR-1表达和MDA含量增多,呈正相关关系(r=0.844,P<0.05)。结论:CIR后PAR-1表达增多可加重脑损伤。
李珺周青珍王华梅吴家幂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蛋白酶激活受体-1
重症脑出血急性期肠道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ICH)患者急性期肠道功能与疾病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区ICH患者186例,根据出血量大小分为病危组、病重组、轻症组,研究其Glasgow昏迷评分(GCS)变化、肠道排空情况及出院转归。结果:与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病危组及病重组ICH患者肠道排空显著延迟甚至停止(P<0.01),病危组比病重组更加明显,病危组及病重组肠道持续无排空患者死亡率高,预示病情严重;首次肠道排空前后72h内GCS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ICH患者肠道延迟排空预示病情危重,恢复排空是病情转归的重要临床现象。
沈衡升李珺杨倩
关键词:脑出血GLASGOW昏迷评分转归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微创手术,23例行微创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格拉斯哥评分。结果:微创手术联合亚低温组意识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微创组,病死率明显降低。讨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杨倩沈衡升李珺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亚低温高血压
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与caspase 3表达的关系 ,观察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和zVADfmk干预组 ,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 ,连续切片作TUNEL染色和caspase 3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脑出血后 6h血肿内部及周边组织出现TUNEL阳性细胞 ,72h达高峰 ,2周时仍有少量表达 ;caspase 3在脑出血后 6h表达明显增高 ,2 4h达到高峰 ,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脑出血后的TUNEL阳性细胞与caspase 3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0 7,P <0 .0 5 ) ,且caspase 3的高峰时间早于凋亡的发生。经caspase 3抑制剂干预 ,血肿周围组织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 ,而caspase 3的激活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
李珺储照虎刘春梅吴家幂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元CASPASE-3继发性损伤立体定向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