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甲亮

作品数:99 被引量:277H指数:8
供职机构:滨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废水
  • 12篇黄河三角洲
  • 10篇污染
  • 7篇生态
  • 7篇土壤
  • 6篇造纸废水
  • 6篇湿地
  • 6篇教学
  • 5篇造纸废水灌溉
  • 5篇生物处理
  • 5篇资源化
  • 5篇微生物
  • 5篇甲苯废气
  • 5篇废气
  • 5篇废水灌溉
  • 4篇厌氧
  • 4篇厌氧生物
  • 4篇厌氧生物处理
  • 4篇营养土
  • 4篇生态经济区

机构

  • 76篇滨州学院
  • 13篇山东科技大学
  • 12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山东省黄河三...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华纺股份有限...

作者

  • 98篇李甲亮
  • 17篇单长青
  • 16篇李学平
  • 12篇田家怡
  • 7篇王琳
  • 6篇徐向阳
  • 6篇刘萍
  • 6篇荣琨
  • 6篇郑平
  • 5篇陆兆华
  • 4篇李超
  • 4篇姜军
  • 4篇王雪
  • 4篇肖忠峰
  • 4篇张吉强
  • 4篇刘娟娟
  • 3篇李飞星
  • 3篇杨红军
  • 3篇胡术刚
  • 3篇胡相明

传媒

  • 8篇滨州学院学报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广州化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土壤通报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中国沼气
  • 2篇生态科学
  • 2篇能源环境保护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煤炭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泡沫灭火剂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泡沫灭火剂,包括:蛋白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碳氢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防冻剂以及水。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泡沫灭火剂所采用的蛋白类化合物均选自植物蛋白,同时碳氢表面活性剂和防腐...
李超任艳玲胡相明李甲亮
文献传递
氯霉素废水可生物降解性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研究结果表明:①氯霉素废水COD浓度达29858~49613mgL-1,BOD5/CODCr比值为0.42,属可生物降解废水.因为其中的氯霉素和氯化物对生物处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宜作适当的稀释处理.②用好氧生物法处理时,平均进水COD浓度为886mgL-1,平均COD去除率64.5%;用厌氧生物法处理时,平均进水COD浓度为4539.5mgL-1,平均COD去除率78%.③从BOD5/CODCr比值来看,经过生物处理,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成分基本去除,生物抑制作用也随之消失,出水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郑平李甲亮方照平徐向阳俞秀娥
关键词:生物降解生物可降解性
5种反应介质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PRB技术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筛选最佳反应介质及其配比,为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提供参考,选择零价铁粉、膨润土、沸石、活性碳、炉渣5种反应介质,研究其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5种反应介质单独作用下,活性炭对地下水中的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76.0%,沸石对COD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仅为45.0%,但沸石对地下水中NH3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70.8%,零价铁对NH3的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为42.3%;选择零价铁、活性炭、沸石3种介质按照不同配比继续试验,得出对COD的去除效果以零价铁:活性炭:沸石=2:2:1的比例最好,其次是1:2:2和2:1:2,对NH3的去除效果以零价铁:活性炭:沸石=1:2:2的比例最好,其次是2:1:2和2:2:1。
单长青李甲亮杨露静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地下水
中国红树林湿地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红树林遭受到各类污染物的威胁。各种陆源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红树林湿地的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汇总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水、沉积物及生物体内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抗生素、溴代阻燃剂等机污染物的研究结果,进而评价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有机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总体来看,已有多种污染物在红树林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中检出,有机污染物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红树林水体中有农药及抗生素检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含量在珠江口地区最高,二者在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DDT在红树林沉积物中的生态风险属于较低水平,但部分红树林区DDT含量存在超过ERM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多溴联苯醚等"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珠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普遍检出。多种有机污染物在红树林植物及林内生物体种存在生物富集效应。红树林是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地。
张再旺李甲亮隋涛程明明孙凯峰
关键词:红树林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生物累积
木材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腐剂,具体来说,是一种木材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包括金属盐、氨水、双氧水、苯酚、甲醛和草酸;B组分为次氯酸钠;将A组分和B组分按体积比1:2‑1:10混合所得。该木材防...
杨茜李甲亮刑岩魏佳楠郭思钰王明霞
文献传递
污泥-营养土联合堆肥中钾细菌接种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索污水厂剩余污泥和生活垃圾RD湿解营养土的联合资源化途径,利用两者作为堆肥物料,并添加钾长石粉和接种钾细菌进行了中温堆肥试验,研究2种接种模式(I、II)对堆肥体系钾、磷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液体分批培养试验证明从土壤中分离的钾细菌具有分解钾长石粉中的不溶钾为可溶钾的能力,其解钾速率为9.20μg/h,解钾率达7.83%;且钾细菌第8 h开始产生芽孢,32 h芽孢最多;(2)堆肥进行15天后,模式I体系总钾和总磷略有提高,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比未接种对照(CK)提高了97.75%和19.77%;(3)模式I和模式II的最高发酵温度分别出现在第5天和第7天,比对照高出5℃和3℃;(4)接种钾细菌对堆肥体有一定减毒作用,特别是模式I减毒效果较好;(5)堆肥后体系内钾细菌密度增长明显,其中,模式I比对照增加了105.42%,模式II增加了8.81%。总体上,接种有利于堆肥,经加权评价,2种接种模式评价值分别为0.57和0.29,模式I总体优于模式II。
李甲亮单长青李学平
关键词:钾细菌剩余污泥营养土联合堆肥
城市生活垃圾RD湿解产物营养土的资源化利用被引量:4
2014年
对滨州市生活垃圾RD湿解处理产生的营养土进行了肥效、安全性和盆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土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高出本地对照土壤3~5倍、2倍、5~10倍和10~15倍,其中,速效氮磷钾远超城镇垃圾农用质量标准(GB 8172-87)和有机肥料质量标准(NY 525-2012)要求,肥效显著。对营养土重金属含量和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影响实验表明,营养土铅、铬含量比对照土略高,但未超相关标准,其浸提液的玉米种子发芽率为76%,较对照土低17.8%;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营养土的限制施用比例为1∶20,此时玉米发芽率最高为86%,平均株高为对照的1.24倍;同时估算了营养土最高施用量为97.5 t hm-2。由此可见,营养土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施用安全性有保障,还可通过进一步加工做成供园林绿化、花卉、盐碱土改良用肥;蔬菜种植中,在做好垃圾重金属源头削减和钝化处理前暂不建议使用。
李甲亮杜文琪张鑫王雪张文秀李飞星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营养土安全性资源化利用
吸附蓄热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蓄热装置,适用于农厕改造中冲厕用水的保温,所述吸附蓄热装置包括:箱体;吸附蓄热部,设于箱体的内部;传热部,设于吸附蓄热部的内部,吸热部与太阳能集热板相连;隔热层,覆设于箱体的外表面上;控制阀,控制阀的...
李甲亮李京蔚王桂祥
文献传递
一种可调节式渗漏法液体定位监测模拟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渗漏法液体定位监测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可拆卸隔层,可拆卸隔层能够上下叠加若干层,可拆卸隔层的底部带有密集的小孔,可拆卸隔层的顶部为空,用来放置上层可拆卸隔层的底部,最下方的可拆卸隔层的底部不设置小孔...
李学平李甲亮邹美玲任加云刘娟娟隋涛
文献传递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
2017年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除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外,从本科生导师制、专业综合实训、素质拓展课程3个环节加强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3个环节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各自实施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践进行了效果反馈,证实了该改革方案具有初步的成效。
耿孝恒郭海莹李甲亮程明明李玉浩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实践教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