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江

作品数:23 被引量:917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烫伤
  • 8篇内毒
  • 8篇内毒素
  • 7篇死因
  • 7篇肿瘤
  • 7篇肿瘤坏死因子
  • 7篇坏死
  • 7篇坏死因子
  • 6篇肝脏
  • 5篇烫伤大鼠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线粒体
  • 5篇基因
  • 4篇危重
  • 4篇细胞
  • 4篇基因表达
  • 3篇休克
  • 3篇粘膜
  • 3篇烧伤

机构

  • 2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青岛市人民医...
  • 1篇上海第二军医...
  • 1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李红江
  • 19篇陈德昌
  • 16篇杨兴易
  • 13篇景炳文
  • 5篇乔林
  • 4篇赵良
  • 4篇陈学云
  • 3篇王永进
  • 3篇许永华
  • 3篇杨建东
  • 2篇林兆奋
  • 2篇严鸣
  • 1篇姜兴禄
  • 1篇毛居卫
  • 1篇王皓
  • 1篇高春芳
  • 1篇李新宇

传媒

  • 6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第六届全国危...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黄对烫伤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肝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p55)和TNFR2(p75)的情况;研究大黄对肝细胞内TNFR1、TNFR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烫伤和内毒寨二次...
陈德昌李红江高春芳王皓杨兴易陈学云景炳文
关键词: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文献传递
大黄对胃肠道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85
2000年
目的:研究大黄对胃肠道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胃肠粘膜内pH值评估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的血流灌注情况,观察大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胃和直肠粘膜内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黄能显著提高胃肠粘膜内pH值(P<0.01);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伴出血的有效率为73.4%。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大黄可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胃、小肠粘膜和肠系膜的血流量(P<0.01), 此外大黄尚能提高正常大鼠胃肠粘膜血流量(P<0.01)。结论:大黄能提高危重症患者和失血性休克大鼠胃肠粘膜的血流灌注。
陈德昌杨兴易姜兴禄李红江景炳文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血流量胃肠道血流灌注
复苏犬心肌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和意义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 通过观测复苏犬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 ,探讨复苏后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电击致犬室颤心跳呼吸骤停 ,15min后进行标准复苏 ,测量心脏停跳 15min后 ,复苏后 0 5、2、4h时心肌中Na+、K+、Ca2 +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心脏停跳 15min时 ,心肌中Na+-K+ATP酶、Ca2 +ATP酶活性即明显下降 (P <0 0 1vsP <0 0 5 ) ;复苏后 0 5h ,Ca2 +ATP酶活性从正常组的 5 12± 0 40 μmol·mg-1·h-1降到最低点 2 73± 0 40 μmol·mg-1·h-1,同时心肌组织中Na+、Ca2 +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vsP <0 0 1) ,K+含量降低 (P <0 0 1) ;复苏后 2h ,Na+-K+ATP酶活性降至最低点 (P <0 0 1) ,心肌中Na+、Ca2 +含量升高更明显 ;复苏后 4h ,心肌中Ca2 +含量从正常组的 2 6 5± 0 2 7μmol·g-1·dw升至高峰 4 33±0 41μmol·g-1·dw ,其它各种变化开始恢复。各实验组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比较 ,结果与上述类似。结论 复苏后心肌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复苏后心肌损伤的发生 ,其中Ca2
王永进杨兴易赵良许永华陈彦李红江王越波
关键词:心肌损伤三磷酸腺苷酶钙离子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治疗研究被引量:91
2001年
目的 研究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输送和氧消耗。应用胃肠粘膜内pH值检测胃肠粘膜的血液灌流和氧合情况。观察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及中毒性肠麻痹的疗效。结果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伴出血的止血有效率达 73 % ,与洛赛克对照治疗组无差异 ;大黄对中毒性肠麻痹的有效率达 6 5 % ,明显高于西沙必利对照治疗组 (P <0 0 5 ) ;危重症患者心排血指数、全身氧输送和氧消耗明显高于生理范围 ,但胃肠道仍处于严重缺血、低氧状态 ;大黄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输送和氧消耗无明显影响 ,但大黄能显著提高胃肠粘膜内pHi(P<0 0 0 1) ,说明大黄能明显改善胃肠道氧合和功能状况。结论 大黄能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的血液灌流和氧合状况 。
陈德昌杨兴易李红江景炳文
关键词:脓毒症危重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肠麻痹
复苏犬红细胞ATP酶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通过观测复苏犬红细胞 ATP酶活性及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含量的变化,探讨复苏后血粘度增高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机制。方法 电击致犬室颤心跳呼吸骤停,15 min进行标准复苏,观察心脏停跳15 min、复苏后0.5 h、2 h、4 h时红细胞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血TNF含量。结果 心脏停跳及复苏后,Na+-K+ATP酶活性、Ca2+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 <0.05 vsP <0.05),血TNF含量明显升高(P <0.01)。相关分析显示:Ca2+ATP酶活性与TN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5299,P <0.05)。结论 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了复苏后血液粘度升高,TNF含量升高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二者在复苏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王永进杨兴易赵良许永华李红江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跳呼吸骤停病理生理过程心脏停跳
大黄对创伤后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8
2002年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烫伤后 12小时静脉内给予内毒素 2 0 m g/ kg进行“二次打击”。分离肝细胞线粒体 ,监测肝细胞线粒体内 ATP水平、细胞色素 C含量和能荷。结果 :烫伤能引起肝细胞内 ATP含量明显减少 ,细胞色素 C和能荷明显下降 ;内毒素打击后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 ,且此过程随时间而加重 ,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 ;大黄可明显提高脓毒症大鼠细胞内 ATP含量和能荷值 ,减少肝细胞内细胞色素 C的丢失 ,与单纯烫伤组和脓毒症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结论 :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能导致肝细胞内 ATP和细胞色素 C含量明显减少 ,能荷下降 ,而大黄能明显提高肝细胞内 ATP和细胞色素 C含量和能荷 ,改善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陈德昌李红江乔林杨兴易景炳文
关键词:内毒素线粒体药理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被引量:64
2002年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检查 ,入院后次日对各种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35例患者在入ICU后 2 4小时内进行骨髓象检查。结果 入ICU时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7d和 10d后 ,存活组下降至 10分以下 ,而死亡组上升至 2 0分以上 (P <0 0 1)。血小板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 ,但在治疗 7d和 10d死亡组患者血小板再度进行性下降 ,而存活组上升至正常范围 (P <0 0 0 1)。严重的阴沟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MRA)和真菌性脓毒症 ,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 72 3%、 89 6 %和 93 5 %。危重病患者骨髓象显示存活组带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而淋巴细胞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结论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和骨髓抑制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血小板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更有实用价值。
陈德昌李红江毛居卫杨兴易
关键词:血小板骨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危重病
大黄对胃肠动力学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被引量:197
1997年
目的:研究大黄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动物模型(内毒素性休克大鼠)和临床病例进行了监测。结果:内毒素明显抑制肠道跨膜电位〔正常对照组(59.63±0.65)mV,内毒素休克组(55.51±1.53)mV〕有显著性差异;大黄可提高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肠道跨膜电位(59.34±0.87)mV。临床36例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伴出血患者经大黄治疗后,30例显效(其中18例止血效果良好),6例发生再出血;8例应用H2受体阻滞剂止血,2例显效,后均发生再出血;12例采用H2受体阻滞剂配合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NE)止血,5例显效,以后均发生再出血。49例中毒性肠麻痹患者经大黄治疗后,41例恢复肠蠕动,其中24例能耐受2090kJ/d以上的要素饮食;而27例应用H2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无一例恢复肠蠕动。结论:大黄能提高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促进胃肠蠕动,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亦有较好的疗效。
陈德昌景炳文杨建东杨兴易陈学云李红江严鸣
关键词:休克内毒素胃肠道应激性溃疡
大黄对烫伤后肝脏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4
2000年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后肝脏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随机、前瞻性研究方法 ,采用大鼠烫伤模型。烫伤后 12h给予内毒素行“二次打击” ,观察大黄对肝脏内TNF -α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及对体内TNF -α和门、体静脉血内内毒素的清除作用。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烫伤组肝脏内TNF -α没有明显表达 ,血浆和肝脏内未测到TNF -α蛋白。“二次打击”后肝内TNF -α基因表达明显增加 ,且血浆和肝组织内TNF -α浓度显著提高。大黄可明显抑制肝脏内TNF -α基因表达 ,降低血浆和肝组织内TNF -α含量。烫伤可使肠道内内毒素吸收入血 ,“二次打击”后门、体静脉血内内毒素浓度更高。大黄治疗后门、体静脉血内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 结论 大黄可抑制烫伤和后继“二次打击”后肝脏内TNF -α基因表达 ,促进体内内毒素清除。
陈德昌杨兴易景炳文李红江
关键词:烫伤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
大黄对烫伤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0
2000年
目的:探讨大黄对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肝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 (p55)和TNFR2(p75)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检测肝细胞TNFR1 和TNFR2 的基因表达情况以及血浆和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介素 6(IL 6)浓度。结果:原位杂交显示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肝细胞内TNFR大量表达,以TNFR1 ( p55)为主,TNFR2 仅小量表达,大黄(50 m g/kg)治疗后两种受体表达均明显减少。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血浆和肝组织内TNF α浓度均明显增高,尤以肝组织内为甚(P< 0.01);大黄治疗后TNF α浓度明显降低(P< 0.01)。大黄亦能显著降低血浆内IL 6浓度(P< 0.01)。结论:大黄可抑制病理情况下TNFR1 、TNFR2 表达,降低血浆和肝组织内TNF α和IL 6 水平,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陈德昌李红江高春芳王皓杨兴易陈学云景炳文
关键词: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