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平
- 作品数:31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科技项目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经神经内镜手术的疗效分析
-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治疗术的各种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定位,患者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德国神经内镜系统清除血肿,在直视下进行各种手术操作。通过内镜的吸引孔道,直接将液化的血液吸出,对于不能吸出...
- 揭园庆黄强戴伟民余国峰范晓峰吴安吕尧李运平
- 文献传递
-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基因表达抑制通过线粒体途径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基因表达抑制通过线粒体途径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endo⁃thelial cells,HemECs)凋亡。方法将HemECs分为空白组(仅加入脂质体)、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实验组(转染靶向抑制FGFR1的siRNA)。转染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GFR1、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 lymphoma-2 rel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基因长片段(B cell lymphoma/leukemia-X gene long fragment,Bcl-xl)、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e aspartate proteolytic enzyme 3,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细胞48 h,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27±1.67)%,(3.47±0.21)%和(3.62±0.24)%,FGFR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0.01,0.56±0.05和0.53±0.04,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0.03,0.12±0.02和0.11±0.01,Bcl-xL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0.02,0.50±0.05和0.49±0.05,Caspase-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7±0.04,0.12±0.01和0.12±0.01,Caspase-9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3,0.10±0.01和0.10±0.01,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制FGFR1基因表达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影响HemECs凋亡。
- 吴安戴伟民李运平刘荣财毛丹丹蒋冰洁罗良梅
- 关键词:血管瘤线粒体途径凋亡
- 治疗与不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对焦虑、抑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 目的未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可能导致病人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下降,而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因为担心动脉瘤复发仍可能发生。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颅内未破裂动脉动脉患者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外科夹闭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患者的焦...
- 李运平戴伟民吴安刘荣财毛丹丹
- 脑出血术后脑脊液CRP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 李运平黄强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范晓峰吴安吕尧严欣江
- 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恢复的前瞻性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观察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复苏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28例采用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入院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脑损伤类型、手术与否等方面基本相同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组成1:1配对。对照组患者除不接受右正中神经刺激治疗外,其他控制颅内压、防止并发症及一般性康复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EEG)评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评分等主、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恢复情况随治疗前GCS评分升高呈逐渐好转趋势,GCS5~6分者中治疗组治疗后DRS(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2±4.31比8.25±3.37),EEG评分(分)和ABR评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EG评分:9.18±2.87比7.25±2.04,ABR评分:3.33±0.54比2.71±0.63,均P〈O.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后GCS(分)明显升高(2周:9.03±2.74比7.12±2.13,3周:10.43±3.01比8.22±2.67,4周:10.85±2.35比9.46±3.23,均P〈0.05),DRS(分)明显降低(2周:10.45±6.73比13.76±4.87,3周:6.77±4.32比11.57±4.85,4周:5.58±3.91比7.84±2.64,均P〈0.05),EEG评分(分)和ABR评分(分)明显升高(EEG评分2周:5.31±2.11比3.43±1.81,3周:8.51±2.39比5.67±1.93,4周:9.47±3.59比7.71±1.64;ABR评分2周:2.23±0.79比1.44±0.51,3周:3.11±0.62比2.34±0.79,4周:3.43±0.81比2.88土0.59,均P〈0.05)。结论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促醒治疗方法。
- 黄强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范晓峰吴安吕尧李运平
- 关键词:神经电刺激昏迷促醒
-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促进复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复苏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期入院2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应用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法治疗;另选取同期颅脑损伤患者28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性别、年龄、GCS评分≤8分、颅脑损伤类型、手术与否等基本情况相同,组成1:1配对。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例在GCS评分、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EEG)、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等主、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GCS、DRS和EEG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BAEP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法是一种有较好疗效、操作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促醒治疗方法。
- 黄强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范晓峰吴安吕尧李运平
- 关键词:神经电刺激颅脑损伤昏迷促醒
- 20例烟雾病所致脑出血或脑梗塞的治疗:保守治疗与颞肌贴附术疗效的比较
- 为阐明两种治疗方法 在预防烟雾病所致脑出血或脑梗塞方面的手术效果,通过比较18例烟雾病患者采用颞肌贴附术或保守治疗的不同术后情况,其中4例患者采用单侧颞肌贴附术,5例患者采用双侧颞肌贴附术.颞肌贴附术共做14侧.手术后临...
- 严欣江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范晓峰吴安李运平黄强
-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60例经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完全栓塞57例(95%),大部分栓塞3例(5%),治疗前NIHSS评分(21.5±3.6)分,治疗后(16.3±2.9)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效果明显,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戴伟民黄强吴安李运平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 BNP及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 BNP、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浆NT-pro BNP及和肽素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和肽素水平以及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轻型、中型以及重型患者比较,NT-pro BNP水平及和肽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和肽素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少量出血患者及中量出血患者相比,大量出血患者的NT-pro BNP浓度指数显著上升(P<0.05),表明NT-pro BNP水平同出血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 BNP及和肽素水平显著上升,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存在密切联系。
- 李运平余国峰戴伟民黄强揭园庆范晓峰吴安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BNP和肽素脑出血量格拉斯哥评分
- 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敷贴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腰大池引流管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敷贴固定装置,包括十字交叉敷料带、引流管主体、固定贴、圆板、支撑块、弧形橡胶垫、弧形压板、弹簧一、移动板、T型圆杆、T型卡块、卡槽、T型卡块、弹簧二、齿条一、齿条...
- 蒋冰洁王金毛丹丹李运平吴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