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通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1篇点突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体瘤
  • 1篇脂肪乳
  • 1篇脂肪乳剂
  • 1篇致癌
  • 1篇致癌性
  • 1篇人类肺癌
  • 1篇乳剂
  • 1篇手术
  • 1篇突变
  • 1篇转化细胞
  • 1篇胃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膜流动性
  • 1篇颈动脉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5篇李通
  • 3篇杨定成
  • 2篇徐文怀
  • 1篇王文治
  • 1篇马大权
  • 1篇万远廉
  • 1篇曾祥辉
  • 1篇赵福运
  • 1篇张栋林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年份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肠癌的p53基因点突变被引量:4
1995年
作者以改良的PCR-SSCP的PCR直接测序方法,分析了22例大肠癌原发灶和1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53基因第七外显子的基因结构变化。发现27%(6/22)大肠癌原发灶和检测的1例转移淋巴结中存在p53基因第七外显子点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为245、251、259和260密码子。50%点突变是245密码子中碱基G∶C向A∶T转换,其它突变形式是碱基插入和碱基缺失。本研究p53点突变阳性标本均为结肠癌,其中低分化腺癌突变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78),DukesC1期突变率高于DukesA2、B期(P=0.0361)。此结果提示,临床检测大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是否存在p53基因第七外显子突变,可有助于识别高度恶性的大肠癌和判断大肠癌病员的预后。
徐文怀杨定成万远廉白景香李通李勇王东民
关键词:大肠肿瘤P53基因基因突变
颈动脉体瘤10例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报告经手术治疗的10例颈动脉体瘤,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令在13—53岁之间,肿瘤最大体积为7×6×6,肿瘤均发生在一侧,手术方法包括单纯切除剥离4例,切除肿瘤后血管移植重建颈动脉血运1例,血管端端吻合重建颈内动脉血运1例,部分切除颈外动脉和瘤体1例,瘤体大部切除并结扎颈总动脉3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率。文中还较详细的叙述2例典型病例的治疗经过。
赵福运曾祥辉马大权何钟麒李通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手术
人类肺癌抗癌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4年
人类肺癌抗癌基因研究进展杨定成,李通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100034)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每年约有15万新病例出现,确诊后90%患者在五年内死亡。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肺癌细胞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研究,...
杨定成李通
关键词:肺肿瘤抗癌基因RBP53
反义c-Ha-rasDNA对人胃癌转化细胞致癌性的抑制被引量:7
1995年
作者人工合成了一条15聚反义c-Ha-rasDNA,此反义DNA与c-Ha-ras基因转录起始区域的序列互补。其可以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阻断c-Ha-ras基因表达,使胃癌转化细胞的一些恶性表型(包括生长速度、软琼脂中集落形成,裸鼠致瘤性和分化程度)发生逆转。在反义DNA的5’-端共价连接一个补骨脂素基团后,其生物学活性显著增强,和靶基因序列不完全配对的对照寡聚核苷酸链不具有上述肿瘤抑制效应。结果提示:反义DNA及其衍生物是进行肿瘤基因治疗有效工具之一。
杨定成李通徐文怀
关键词:胃肿瘤DNA
脂肪乳剂与淋巴细胞膜流动性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淋巴细胞膜流动性,观察脂肪乳剂的作用,试图探讨脂肪乳剂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分三部份 1.体外研究,从1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分别与浓度为0,10mg/ml,20mg/ml的脂肪乳剂孵育60分钟,测细胞膜流动性。2.单次剂量研究。
张栋林李通王文治
关键词:脂肪乳剂淋巴细胞膜流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