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以来,对我科收治的20例患者,其中17例面部瘢痕、2例颈部瘢痕和1例面部黑毛痣,在胸三角区置入300~400ml柱形扩张器,经3~5个月注水,注水后容量为500~1000ml获得足够的皮肤后,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1月后断蒂,利用蒂部皮瓣修复剩余瘢痕切除后的创面。结果:共置入22个扩张器,除1例扩张器外露,1例出现感染终止扩张,18例(20个)扩张器顺利扩张。皮瓣转移后2例皮瓣远端发生少量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16例(18个扩张器)转移的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质地接近正常部位,患者和家属均满意,取得了很好的修复效果。结论:对于面颈部瘢痕或体表病变手术后的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王继华杨云朱礼昆张景波何永静李颖
- 关键词:胸三角皮瓣扩张术面颈部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建立版纳微型猪近交系中厚皮创面转化生长因子表达体系被引量:3
- 2011年
- 背景: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能较好的模拟人取皮区创面,构建动物模型,检测与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目的: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构建了皮肤创面愈合动物模型,通过提取皮肤创面总RNA,设计特异引物,对与创面愈合相关密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DNA,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结论:建立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可达103拷贝/μL,线性范围达103~109拷贝/μL,阈值循环数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8),扩增效率高(E=107.433%)。利用该检测体系检测了45份样品,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为研究TGF-β1基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 李颖霍金龙潘伟荣曾养志王继华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转化生长因子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 六通道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研制被引量:6
- 2005年
- 单片计算机应用系统在生物医学信号的采集及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根据实际需要研制了一款六通道数据采集及处理单片计算机应用系统,该系统在医学生生理实验中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高泽利李颖
- 关键词: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串行通信
-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以来,对我科收治的20例患者,其中17例面部瘢痕、2例颈部瘢痕和1例面部黑毛痣,在胸三角区植入300~400ml柱形扩张器,经3~5个月注...
- 王继华杨云朱礼昆张景波何永静李颖
- 关键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胸三角皮瓣扩张器面颈部
- 文献传递
-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TNF-α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目的: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THF-α的表达情况,构建THF-α基因及内参GAPDH基因荧光定量PCR质粒标准品。方法: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建立动物模型,提取皮肤创面总RNA,...
- 霍金龙李颖赵跃潘伟荣刘丽仙霍海龙曾养志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基因表达
- TNF-α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减轻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B、C、D、E五组,并设C组为对照组,A、B、D、E组瘢痕内分别注射不同浓度TNF-α溶液0.1ml(100ng/ml,500ng/ml,1000ng/ml,5000ng/ml),C组瘢痕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组织结构、成纤维细胞的密度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浓度TNF-α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结果:瘢痕增生块减轻程度随TNF-α浓度增加而增加,即TNF-α浓度越高,增生性瘢痕体积越小,成纤维细胞密度越低,caspase-3表达强度越强。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组织增生。
- 李颖王继华何永静杜永贵刘垠赵扬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增生性瘢痕CASPASE-3蛋白动物模型
-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TNF-α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11年
- 目的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TNF-α的表达情况,构建TNF-α基因及内参GAPDH基因荧光定量PCR质粒标准品。方法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建立动物模型,提取皮肤创面总RNA,设计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DNA,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生成标准曲线。结果建立的TNF-α基因和GAPDH内参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分别可达103和105拷贝,线性范围分别为103~109和105~109拷贝,阈值循环数(Ct)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3和0.999,扩增效率E分别为111.073%和95.948%。结论成功的构建了版纳微型猪近交系TNF-α基因质粒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并用内参基因GAPDH进行校正,此方法可为探讨TNF-α基因在临床多种疾病中所发挥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 霍金龙李颖赵跃潘伟荣刘丽仙霍海龙曾养志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TNF-Α基因基因表达
- 新型敷料在供皮区创面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0年
-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存在供皮区本身的修复问题,如取皮留下的创面过大,该创面愈合时间较长,容易继发感染,形成瘢痕挛缩,最终影响美观甚至带来功能障碍等风险。目前,临床治疗中为促进供皮区创面良好愈合,减少瘢痕的增生,常常通过对供皮区创面应用敷料达到这一目的。随着对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深入,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不仅能覆盖创面,而且能促进创面愈合。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们尝试在创面运用不同的敷料。
- 李颖王继华
- 关键词:供皮区创面敷料创面愈合时间烧伤整形外科促进创面愈合瘢痕挛缩
- 应用扩张额部斜行皮瓣修复鼻部缺损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扩张一侧滑车上动脉的额部斜行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3例伴有鼻尖鼻翼大部分缺损的病例,在额部一侧滑车动脉走行区域下斜向植入80~120ml不同容积扩张器,经过2~3.5个月的扩张,获得多余的皮肤软组织。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斜行薄皮瓣转移修复鼻部缺损,对鼻支架破坏的病例同期植入肋软骨支架或鼻假体,1个月后断蒂并对鼻外形进行修整。结果:全部病例扩张顺利,转移的皮瓣成活。获得足够的鼻长度、鼻尖突度,修复效果满意,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该方法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应作为修复伴有鼻尖鼻翼大部分缺损修复的首选方法。
- 王继华朱礼昆杨云肖鸿何永静李颖张景波
- 关键词:滑车上动脉额部皮瓣鼻缺损鼻再造
- 应用扩张额部斜行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 目的:探讨扩张一侧滑车上动脉的额部斜行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3例伴有鼻尖鼻翼大部分缺损的病例,在额部一侧滑车动脉走行区域下斜向植入80~120ml不同容积扩张器,经过2~3.5个月的扩张,获得多余的皮肤软组织...
- 王继华朱礼昆杨云肖鸿何永静李颖张景波
- 关键词:鼻部缺损滑车上动脉皮瓣修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