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龙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强地震
  • 3篇发震
  • 3篇发震构造
  • 2篇断层
  • 2篇震源
  • 2篇潜在震源
  • 2篇潜在震源区
  • 2篇中强地震
  • 2篇活动性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评...
  • 1篇断层活动
  • 1篇断层活动性
  • 1篇断层探测
  • 1篇育王
  • 1篇震区
  • 1篇震陷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7篇杜龙
  • 4篇周本刚
  • 4篇杨晓平
  • 1篇李安
  • 1篇于红梅
  • 1篇周庆
  • 1篇邓起东
  • 1篇王明明
  • 1篇沈得秀
  • 1篇董绍鹏
  • 1篇陈晓利
  • 1篇董瑞树
  • 1篇韩竹军
  • 1篇陈立春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3年巴林左旗5.9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大兴安岭隆起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区属于弱地震活动区,对于该区中强地震的地震构造研究以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地震构造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局部地段属于研究空白区。但是,本区存在一些中强地震及小地震活动,仅以区域南部为例,无论在大兴安岭还是在...
杜龙
关键词:发震构造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划分
文献传递
广西防城-灵山断裂带活动性分段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本文通过对广西防城.灵山断裂带的地质地貌调查,结合地震活动资料,将该断裂带划分为活动性不同的4个段落,自南向j匕依次为防城段、平吉盆地段、灵山段和石南段。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相应的潜在震源区,潜在震源区边界与分段边界一致,震级上限依次为6级、6.5级、7级和6级。
周本刚杨晓平杜龙
关键词:活动性潜在震源区
湖南太阳山隆起区断层活动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湖南省太阳山地区是洞庭湖西缘一个晚新生代时期隆起的低山丘陵区,山体走向为北北东方向,自南向北斜列展布了太阳山低山区和凤凰山低山区,二者之间为北北东向大龙站谷地。通过对该地区现有6条断层活动性的地质调查,获得了位于大龙站谷地东侧的肖伍铺断层断错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2.3±1.0万年地层的地质证据,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有活动的断层,表现为逆冲活动的性质。根据岗市-河洑断层带发育的断层泥及其测年结果可知,该断层可能在中更新世中期有过活动。其余4条断层没有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属于前第四纪断层。上述研究结果对认识1631年太阳山6(3/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有意义的。
沈得秀周本刚杨晓平杜龙刘霞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发震构造
宁波育王山山前断层探测结果的工程应用问题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宁波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的结果,结合相关规范,对评价结果的工程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对于育王山山前西支断层,不需要考虑避让;对于育王山山前东支断层,虽然在6级设定地震条件下,无直接的地表错动发生,但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地表变形带,因此,丙类和丁类建筑可以不考虑避让,但建议甲类和乙类建筑尽可能避让一定的距离。由于在设定地震条件下近断层强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分区中存在一个面积约6km2的略高于现行地震区划图标准的范围,建议对该范围内已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按地震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时可适当参考本文的结果。根据大碶盆地的软土分布特征,结合近断层强地震动评价结果,认为在育王山山前西支断层以东,存在一个面积约30km2的可能震陷区。震陷量≥5cm,建议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考虑这一因素。鉴于探测结果的工程应用直接关系到防震减灾对策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城市安全与经济投入2个方面的因素。
周本刚宋新初杨晓平韩竹军杜龙董绍鹏
关键词:活断层探测地震危险性评价强地震动震陷
2003年内蒙古巴林左旗M_S5.9地震发震构造被引量:8
2009年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MS5.9地震在大兴安岭地区显得较为突出,为该区有记载以来的最高震级地震,突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一地区地震构造背景的认识。地震发生后,相关考察报告与研究文献对于其发震构造的认识存在分歧。本项研究基于对该地震相关的地震学资料的收集,结合震区及邻区的航卫片判读,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了NW向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的存在。初步认定该断裂长度为60km,其中,该断裂西北段即水泉子沟-西山湾段的活动时代相对较新,断错地层年代为距今498±49ka,断层泥ESR样品的测试年龄为距今325±32ka。综合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害分布特征以及余震序列等研究结果,推断水泉子沟-西山湾段为该地震的发震断裂。
杜龙周本刚王明明
关键词:发震构造中强地震
西南天山阿图什背斜晚第四纪的阶段性隆升被引量:8
2009年
西南天山山前的阿图什背斜带是晚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的褶皱带,博古孜河横切背斜构造的中段,在背斜区形成6级基座阶地,为晚第四纪以来阿图什背斜阶段性褶皱隆起的地貌标志。用差分GPS测量阶地纵剖面,发现T1、T2和T4阶地面在背斜的北翼坡向北,与河流的流向相反。T1、T2和T5阶地面在背斜的南翼坡向南,平均坡度分别为0.9°、1.2°和1.8°,远大于现代河床的平均坡度角0.5°。通过细颗粒石英和细颗粒混合矿物的光释光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测年,确定博古孜河T1、T2、T3、T4和T5阶地的形成年龄分别为距今约(25.0±2.6)、(42.7±4.4)、(63.1±6.3)、(96.9±9.9)和(120±10)kaBP。晚第四纪不同时段博古孜河的下切速率具有不均匀性,其中T3和T4阶地的下切速率分别为0.49和0.44mm/a,T1、T2和T5阶地的下切速率分别为1.2、1.69和1.36mm/a。博古孜河分别在(120±10)~(96.9±9.9)ka、(42.7±4.4)~(25.0±2.6)ka和(25.0±2.6)ka至今的3个时段发生强烈的下切,应是阿图什背斜带在该时段快速构造隆起导致河流加速下切。
杨晓平陈立春李安杜龙邓起东
关键词:河流阶地光释光测年活动褶皱构造隆升
1631年湖南省常德地震的再考证被引量:9
2009年
1631年(明崇祯4年)在常德附近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前人对该地震作过探讨研究,曾给出了4个等震线图和震中定位。文中在重新查阅历史记载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其极震区的烈度为Ⅸ度,相对应的震级为级。以该地震内圈等震线的几何中心为震中,根据梅世蓉-萨瓦连斯基有关震中烈度、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统计关系,以及谢毓寿的统计结果,得到的震源深度为15~18km。最后文中还讨论了历史资料考证、判别的问题和不同地基条件的影响。
董瑞树周庆陈晓利杜龙于红梅
关键词:烈度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