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芳

作品数:74 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成像
  • 20篇磁共振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CT
  • 7篇肿瘤
  • 5篇新生儿
  • 5篇血管
  • 5篇造影
  • 5篇误诊
  • 5篇脑梗
  • 5篇CT仿真
  • 4篇胆管
  • 4篇胰胆管
  • 4篇影像
  • 4篇原发性
  • 4篇造影术
  • 4篇螺旋CT
  • 4篇脑梗死
  • 4篇结核
  • 4篇肺结核

机构

  • 6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江苏省溧水县...

作者

  • 67篇杨亚芳
  • 24篇李海歌
  • 21篇田俊
  • 14篇朱建国
  • 12篇承禾
  • 12篇刘剑
  • 12篇刘斐
  • 11篇韩晖云
  • 11篇管红梅
  • 7篇韦建明
  • 6篇万谦
  • 6篇胡宗文
  • 6篇顾生荣
  • 4篇史永平
  • 4篇沈世田
  • 4篇唐继来
  • 4篇季国忠
  • 3篇娄斌
  • 3篇朱成红
  • 3篇吴亚红

传媒

  • 21篇实用医技杂志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全国第二届分...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2006全国...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朱建国杨亚芳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肿大淋巴结病例资料
CT仿真结肠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的使用价值,应用方法及镜下表现。方法:使用Hispeed FX/i扫描机,扫描层厚3~5mm,螺距1~2,重叠重建率50%~67%。利用Navigator Smooth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结肠内窥镜的影像,并与纤维肠镜和/或手术所见对照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和阈值,CTVC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C对结肠病变形态的显示与FC或/和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另外,CTVC能从闭塞和狭窄的远端观察病变。但CTVC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不能活检。结论:CTVC作为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结肠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纤维结肠镜的有效补充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亚芳季国忠承禾管红梅李海歌田俊
关键词:三维重建医学影像学胃肠道疾病
自动移床3D CE-MRA在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动移床3D CE-MRA在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疑有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了自动移床3D CE-MRA检查,原始图像与蒙片减影后,作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男7例,女1...
杨亚芳田俊韩晖云刘剑李海歌
文献传递
^1H MRS与eADC值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扩散加权成像的指数表观弥散系数相结合分析急性脑梗死的脑内主要代谢物变化特点。方法:47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发病6h后至48h内),以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升高区及对侧分别为感兴趣区测定1H MRS,观察脑梗死病灶内化合物含量,进一步分析急性脑梗死的主要代谢物变化特点。结果:27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eADC值明显升高区氮—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eADC值升高在50%以上的病例中乳酸检出率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20例急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eADC值明显升高区氮-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eADC值升高在50%以上的病例中乳酸检出率明显增高,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脑梗死中联合应用1H MRS与DWI的eADC值能无创性的评价脑梗死局部代谢和形态的动态演变过程,eADC值升高,Lac升高,NAA下降是反映缺血的敏感指标;当eADC值升高超过50%时,1H MRS所能测到Lac敏感性提高,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李海歌王德杭杨亚芳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成像
胰腺类癌的CT表现(附3例报告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胰腺类癌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类癌患者,术前均接受了CT检查,其中1例接受了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3例患者均为胰腺单发的囊实性肿块,1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尾,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CT平扫实性成分的CT值为22~34 HU,平均27 HU。增强后实性部分在动脉期呈显著环形强化,CT值40~88 HU,平均55 HU,高于胰腺实质。门静脉期肿块实性成分强化程度明显降低,CT值50~72 HU,平均62 HU,略高于胰腺实质。其中1例患者接受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十二指肠圈明显受压移位,但肠黏膜未见破坏。结论胰腺类癌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理检查,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朱建国杨亚芳李海歌唐继来
关键词:胰腺类癌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螺旋CT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HIE患儿进行螺旋CT检查,对其中74例患儿进行随访,复查时间为1个月~3年。结果:128例HIE患儿,CT诊断轻度34例,中度82例,重度12例。CT分度与临床分度行对比分析。二者有统计学关联。对其中74例行随访复查,正常27例,外部性脑积水18例,脑软化8例,局限性脑萎缩22例,弥漫性脑萎缩10例,脑穿通畸形2例。结论:螺旋CT检查在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CT分度与临床分度基本一致。
韦建明杨亚芳李海歌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螺旋CT预后评估
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中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的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5例疑有下肢动脉狭窄患者,49例行3D CE-MRA检查,其中1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49例行CTA检查,其中20例行DSA检查。将每条下肢动脉分9个节段,分别对2组病例以DSA为金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对比2种检查方法差异。结果①3D CE-MRA与DSA对比,准确率94.4%,敏感性100%,特异性100%,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②CTA与DSA对比,准确率96.4%,敏感性100%,特异性100%,其中Ⅱ级以上狭窄准确率94.9%,敏感性100%,特异性97.6%,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05)。结论3D CE-MRA与CTA在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诊断中均具有较高价值,二者能准确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是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
刘剑杨亚芳刘斐韩晖云顾生荣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64层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通过分析胃间质瘤(GST)64层螺旋CT的表现,评价其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及临床手术治疗的方式。结果 肿瘤均为单发;病变位于胃底17例,胃体小弯侧3例、大弯侧4例、胃窦部1例;CT平扫多为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CT值19~35 Hu、平均27 Hu),5例病灶出现钙化,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CT值33~45 Hu、平均39 Hu),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明显(CT值41~65 Hu、平均58 Hu)];其中良性17例、低度恶性5例、恶性3例,恶性者肿块相对较大,并向腔内外生长;16例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4例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5例行开腹胃楔形切除术。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对胃间质瘤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唐庆昆杨亚芳朱建国刘斐顾生荣万谦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
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估低管电压(80 kV)扫描降低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做腹部CTA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80 kV和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比较两组的病变显示、图像质量、腹主动脉CT值及平均辐射剂量,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604.9±132.3)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8.3±94.3)HU,图像质量评分(3.61±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6±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管重建成像图像质量、病变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69.7%及69.8%。结论: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可降低辐射剂量,病变显示较满意,获得图像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但原始图像噪声偏高,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秦定文杨亚芳顾生荣万谦史永平
关键词:CT血管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肿瘤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常规磁共振成像对于肿瘤的定性、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日趋完善,在脑肿瘤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巨大优势。
朱建国杨亚芳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脑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