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侃
- 作品数:10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材料表征技术:Ⅱ.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被引量:18
- 2006年
- 含纳米孔的天然矿物岩石材料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对于表生地球化学过程、材料加工、应用及煤炭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纳米孔表征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吸附等温线的纳米孔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样品等温线数据的模型计算表明,应根据材料中孔的形态(平行板状孔、球形孔和圆柱形孔)选择模型,不同类型孔所对应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有很大差别。表征材料表面能量均匀的样品可首先考虑采用DFT法;HK法一般只作为定性研究方法,BJH方法受样品本身性质参数的影响较小,且计算简单,可广泛应用于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的表征。
- 杨侃陆现彩刘显东侯庆锋
- 关键词:孔隙结构矿物材料
-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材料表征技术:Ⅲ.表面能量非均质性被引量:2
- 2006年
- 表面能量非均质性是影响固体材料表界面行为的重要属性,基于低温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分子探针方法是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定量表征该属性的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技术的三种常用计算方法:规则化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及微分等温线加和(DIS)法。作为应用实例,使用规则化方法和DIS方法对合成的Schwertmanite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其表面存在三种不同的能量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规则化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样品,但只能给出吸附能曲线而不能精确表征表面能量区域;函数方法虽然比较精确,但表征值不能处理复杂表面;DIS方法虽能精确表征,但计算却较为繁琐。三种方法可互相补充。
- 刘显东陆现彩杨侃侯庆锋王汝成
- 关键词:矿物
- 气体吸附等温线法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模型适用性初探被引量:45
- 2013年
- 针对常见的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孔隙表征方法,通过选择3件标准样品(介孔和微孔材料以及纳米碳管),对比分析了BJH法、HK法和QSDFT法的结果。研究发现BJH法和HK法分别仅适用于介孔和微孔的表征,而QSDFT法对介孔和微孔的表征都适用。鉴于页岩孔隙具有孔径分布广、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建议在分析页岩孔隙结构时宜采用QSDFT方法。同时,还分析了2件采自四川筇竹寺组的页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页岩富含微孔。按照BJH法得到的孔径分布进行的估算,所得甲烷吸附容量显著低于QSDFT方法的结果。
- 杨侃陆现彩徐金覃尹宏伟胡文瑄
- 关键词:页岩孔径分布
- 电瓷烧结过程中显微结构和表面特征变化规律被引量:4
- 2007年
- 烧结过程直接影响陶瓷坯体的比表面积、显微结构、孔隙结构以及其它多种表界面性质,从而对陶瓷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常用电瓷在烧结过程中表界面性质的变化规律,分别测试并获得原样和5个不同烧结温度样品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获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表面分维值等数据,并讨论了上述表面特征和显微结构与烧结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700℃以下,比表面、孔体积以及表面分维值变化不大;当温度达到1000℃时,表面分维值达最大值;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1340℃时最低。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认为上述变化与脱水作用、矿物相转变、表面融熔、晶界移动、晶粒长大等过程有关。
- 杨侃陆现彩刘显东陆志均李玉龙赵连泽蔡海龙
- 关键词:电瓷孔隙结构
- 页岩在甲烷吸附过程中形变的初步研究
- <正>泥页岩是最为常见的烃源岩类型和油气藏盖层,具有巨大的甲烷存储潜力而成为极具前景的非常规天然气藏类型。研究发现,页岩气的富集与岩石微孔隙紧密相关,吸附在微孔隙中的甲烷是页岩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孔隙中的气体吸附行为能...
- 杨侃陆现彩胡文瑄
- 文献传递
-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岩石表征技术Ⅳ: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应用被引量:10
- 2008年
- 矿物的比表面积是决定矿物表面反应能力和吸附容量的重要参数,但因其测定方法多样、分析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分析结果有时会偏离实际值。为全面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比表面积数据,本文在对比表征矿物材料比表面积的几种常用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以方解石粉体、石英粉体、蒙脱石等常见矿物材料和铁锰结壳为例,根据各类材料的比表面积测定数据,研究了探针气体种类、脱气温度和吸附平衡时间等测试条件的影响。并从表面能量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在应用测定结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路长春陆现彩刘显东杨侃陆志均
- 关键词:比表面积矿物材料
- 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勘探难度的增加,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和了解煤层和页岩孔隙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特征及岩石形变规律,对于煤层气、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
- 杨侃
-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藏DPD
- 文献传递
- 吸附作用研究在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中的意义
- 页岩气是指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系统,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2012年初,页岩气正式成为我国第172种矿产,国土资源部也将按独立矿种制定投资政策,进行页岩气资源管理。...
- 陆现彩杨侃张雪芬马野牧张林晔
-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资源评价
- 文献传递
- 泥质岩石纳米孔隙对孔内流体的局限效应被引量:1
- 2016年
- 泥页岩以孔隙丰富、孔径细小为特征,纳米孔隙对孔隙流体的局限效应决定了泥页岩中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和扩散性质以及潜在的CO_2处置能力。本文在总结泥质岩石纳米孔隙表征结果的基础上,使用淬火固体密度泛函理论(QSDFT)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了泥质岩石中纳米孔隙内流体的密度分布、赋存形式以及活动性。结果表明,孔径较小(如1.0nm)时,因孔壁的束缚效应纳米孔隙内甲烷成单层分布,而当孔径增大至2.0nm时,除孔壁表面多层吸附的甲烷外还出现自由态甲烷。相同条件下,孔径较小的孔内吸附态甲烷密度高于孔径较大的孔内吸附态甲烷密度,有机孔内吸附态甲烷的密度高于无机孔内吸附态甲烷的密度。随着温度、压力(深度)的增大,孔隙表面的局限效应减弱,表面束缚的吸附态甲烷比例减小,自由态甲烷相对增加。
- 贾新驰陆现彩杨侃张立虎徐金覃
- 关键词:孔隙流体
- 湖南浏阳电瓷坯土的烧结相变规律研究
- 2006年
- 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是影响陶瓷性能的控制性因素。本文系统研究了湖南浏阳电瓷坯土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规律及其与显微结构变化间的关系。分析表明:400~650℃,为高岭石脱羟基阶段;650~1000℃,为变高岭石的生成阶段;从1000℃开始,莫来石逐步生成,矿物玻璃化现象显著,电瓷的气孔结构、致密度和晶界密度等显微特征呈现相应的变化,逐步达到产品要求。
- 陆志均陆现彩杨侃李玉龙刘显东李真蔡海龙
- 关键词:矿物相变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