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

作品数:468 被引量:2,644H指数:28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2篇期刊文章
  • 141篇专利
  • 6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6篇建筑科学
  • 24篇天文地球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理学
  • 17篇水利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矿业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非饱和
  • 35篇饱和土
  • 32篇吸力
  • 32篇边坡
  • 30篇应力
  • 30篇有限元
  • 30篇非饱和土
  • 29篇土工
  • 28篇黏土
  • 25篇固结
  • 24篇摩阻力
  • 24篇传感
  • 23篇触探
  • 21篇污染
  • 20篇地基
  • 20篇感器
  • 19篇岩土
  • 18篇软土
  • 16篇岩石力学
  • 13篇膨胀岩

机构

  • 446篇大连理工大学
  • 42篇河海大学
  • 12篇大连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武...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包头钢铁学院
  • 6篇同济大学
  • 5篇吉林省交通科...
  • 4篇大连交通大学
  • 4篇江南大学
  • 4篇安徽建筑工业...
  • 4篇西京学院
  • 4篇德岛大学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石家庄铁道学...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中水东北勘测...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

  • 468篇杨庆
  • 177篇栾茂田
  • 93篇杨钢
  • 71篇孔纲强
  • 42篇张金利
  • 30篇王胤
  • 28篇于龙
  • 27篇年廷凯
  • 24篇王忠涛
  • 16篇朱训国
  • 13篇唐小微
  • 13篇肖成志
  • 12篇邹德高
  • 11篇田荣
  • 11篇李辉
  • 11篇刘文化
  • 10篇黎勇
  • 10篇赵维
  • 10篇王忠昶
  • 10篇贾金青

传媒

  • 57篇岩土力学
  • 40篇岩土工程学报
  • 39篇大连理工大学...
  • 2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防灾减灾工程...
  • 7篇水利学报
  • 5篇工程力学
  • 4篇计算力学学报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海洋工程
  • 3篇山西建筑
  • 3篇水利与建筑工...
  • 3篇第二届全国非...
  • 3篇中国土木工程...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工程技术
  • 2篇包头钢铁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31篇2023
  • 13篇2022
  • 27篇2021
  • 31篇2020
  • 37篇2019
  • 27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17篇2010
  • 32篇2009
  • 32篇2008
  • 34篇2007
  • 24篇2006
  • 22篇2005
4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砂土渗透性变化的吸力锚沉贯及土塞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吸力锚负压沉贯过程中锚内部常常产生土塞现象,这将阻碍锚体的进一步沉贯,影响吸力锚在海床土体中的安装深度,最终导致吸力锚承载力的降低,本研究通过1g条件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土塞的形成机理。通过试验模拟吸力锚水下砂土中吸力沉贯过程,借助高分辨率相机记录锚体整个沉贯过程,同时利用微型孔压传感器测量锚内外负压值随沉贯深度变化情况。试验过程中发现吸力锚内部土柱在向上渗流作用下发生细颗粒迁移现象,且随着沉贯深度的增大,土塞隆起的高度逐渐增加。提出土塞的形成是由于吸力锚内部土体膨胀引起的,进而引起渗透系数的增加。本研究分析了渗透系数在锚体沉贯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对Houlsby和Byrne提出的吸力锚砂土中沉贯吸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沉贯吸力随沉贯深度变化关系理论计算方法,为吸力锚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王胤朱兴运杨庆
关键词:吸力锚土塞渗流
GIS技术在秦皇岛港区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针对秦皇岛港区供水管网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管线的地理属性信息和结构属性信息的动态管理系统,并在ArcView操作平台上建立了港区供水管网的震害预测模块,并采用MonteCarlo法对供水管网的抗震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据此震害预测系统为港区供水管网的防震减灾设防对策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支持条件。
杨庆罗增文栾茂田张略张洪民王永山樊再秋徐建文
关键词:GIS技术供水管网震害预测地理信息系统
考虑粒间滚动阻力的CFD-DEM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23
2017年
在离散元(DEM)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程序基础上,运用流-固相互作用力方程建立三维CFD-DEM细观耦合数值模拟模型。CFD-DEM的控制方程包括流体-颗粒相互作用力方程、CFD的流体和DEM的颗粒运动方程。其中,考虑到土颗粒的形状效应,引入颗粒滚动阻力机制,介绍了适用性较强的滚动阻力模型。在开源耦合程序CFDEM的框架下,定制CFD开源程序Open FOAM与DEM开源程序LIGGGHTS之间的双向耦合,实现基于颗粒细观的流-固耦合计算。通过砂堆和砂土渗流的模拟分别验证了所嵌入的滚动阻力模型的有效性及耦合模型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圆柱土体中向上渗流流速与水力梯度关系与经典的Ergun理论解接近;耦合模型中所引入的颗粒间滚动阻力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颗粒形状对砂堆形成休止角和土体堆积孔隙率的影响。
王胤艾军杨庆
关键词:CFDDEM流固耦合渗流
一种新型海洋土全流触探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海洋土全流触探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采用轴长比为0.4的椭圆截面探头进一步降低探头阻力系数引起的测试误差,并给出了探头阻力系数、阻力系数误差与轴长比的线性关系;将光纤光栅布置于探杆外壁,替...
裴华富孙安元杨庆杨钢赵维
文献传递
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类标准
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级是膨胀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膨胀岩中亲水矿物成分的含量为基础控制指标,以岩块的干燥饱和吸水率、极限膨胀量、极限膨胀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新的标准.并利用新的标准...
朱训国杨庆
关键词:岩石力学
文献传递
非饱和膨胀土裂隙开展深度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膨胀土的裂隙性是膨胀土区别于其他土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裂隙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膨胀土体的工程特性。对非饱和膨胀土体的张拉裂隙开展深度进行研究,得出同时考虑非饱和膨胀土体有效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裂隙开展深度的线弹性理论关系式,并采用有效黏聚力折减系数来反映有效黏聚力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折减效果,进一步推导出地表基质吸力开裂值的表达式和膨胀土层不受地下水位深度影响时的裂隙开展深度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膨胀土张拉裂隙开展深度与土体的有效黏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地表基质吸力、地下水位深度以及有效黏聚力折减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影响程度相对不同;地表基质吸力只有达到地表基质吸力开裂值以后,膨胀土体才会由于基质吸力的作用而产生表面开裂,地表基质吸力开裂值可以作为膨胀土体地表开裂的理论判据之一;当地下水位深度趋于无限大时,非饱和膨胀土张拉裂隙开展深度会达到一个极限值,此极限值可作为膨胀土层不受地下水位深度影响时的裂隙开展深度值。
李培勇杨庆栾茂田汪东林
关键词:土力学非饱和膨胀土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复合式鱼雷锚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一种基于仿生学的复合式鱼雷锚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锚尖、锚杆、尾翼、横向锚盘、安全弹簧、限制套环、主钢绞线、工作锚链和分钢绞线;本发明运用仿生学设计锚尖形状,减少安装贯入过程中的阻力;利用负泊松比材料受压收缩、受拉膨胀...
瑜璐孔纲强牛景琳杨庆
文献传递
膨胀岩工程性能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针对膨胀岩的膨胀机理、影响岩石膨胀的主要因素、室内试验研究、膨胀岩的本构关系、膨胀位移预测及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杨庆吴训川
关键词:膨胀岩
GIS技术在港口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根据规范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某港口沉箱重力式码头和重力墩式码头进行了震害预测。利用ArcView将预测结果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了港口震害预测和管理系统,实现了港口资料的动态化管理。该系统对我国大中型港口的...
马建超杨庆栾茂田
关键词:GIS震害预测ARCVIEW重力式码头
文献传递
土工格栅加筋边坡渐进破坏可靠性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多数边坡破坏过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的事实,说明边坡破坏是一渐进过程,为此详细阐述了土工格栅加筋边坡渐进破坏二维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坡高10m,坡角θ分别为30°、45°、60°的3种均质粘性土加筋边坡进行了渐进破坏可靠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加筋能明显改善边坡的渐进破坏性能,降低其初始破坏概率和整体破坏概率;随着土工格栅加筋层数或格栅许用拉力的增加,加筋边坡的初始破坏概率和整体破坏概率都会大幅下降.
杨庆季大雪栾茂田
关键词:土工格栅加筋边坡可靠性MONTE-CARLO法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