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思

作品数:137 被引量:78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建筑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1篇地震
  • 10篇城市
  • 9篇地壳
  • 8篇余震
  • 7篇剪切波分裂
  • 7篇各向异性
  • 7篇大地震
  • 6篇地震预警
  • 6篇断层
  • 6篇断裂带
  • 6篇灾情
  • 6篇震灾
  • 6篇裂带
  • 6篇巨大地震
  • 5篇点云
  • 5篇震源
  • 5篇索引
  • 5篇P波
  • 4篇地壳应力
  • 4篇地震应急

机构

  • 104篇中国地震局地...
  • 28篇武汉大学
  • 14篇四川省地震局
  • 8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武汉测绘科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南京市城市规...

作者

  • 137篇杨建思
  • 42篇郑钰
  • 36篇姜旭东
  • 35篇徐志强
  • 28篇刘莎
  • 25篇田宝峰
  • 23篇彭朝勇
  • 9篇廖力
  • 9篇张东宁
  • 7篇朱小毅
  • 7篇薛兵
  • 7篇陈阳
  • 6篇苏金蓉
  • 6篇高瑜
  • 6篇吴微微
  • 6篇彭正洪
  • 6篇吴朋
  • 6篇丁志峰
  • 6篇王椿镛
  • 6篇王伟平

传媒

  • 16篇地震地磁观测...
  • 1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3篇地震学报
  • 13篇国际地震动态
  • 6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地震
  • 3篇中国地震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2003全国...
  • 2篇中国工程图学...
  • 2篇2014年中...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测绘信息与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测绘通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6篇2014
  • 7篇2013
  • 19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应急科技支撑产品自动化快速产出系统研制
地震是人类最具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次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中国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后痛定思痛,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作为衡量防震减灾工作成...
彭朝勇杨建思刘爱文陈波郑钰迟明杰吴新燕
文献传递
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各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筛选出标准数据;对筛选出的各强震动观测台站事件记录数据,去掉线性趋势,手动选取P波和S波初至时间的...
彭朝勇杨建思郑钰徐志强姜旭东田宝峰刘莎陈美蓉高瑜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简单回顾与建议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近代历史,并由此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综合国内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进程和现状,提出我国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的建议。
杨建思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预测
多震相在近震体波层析成像中的应用
2011年
近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利用地震波走时来反演地下结构,这需要观测到时准确。在实际情况中,观测到时或多或少包含一定的误差,包括人为误差、仪器误差(如钟差)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近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来消除随时间积累的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和锐张翼杨建思张鹤翔
关键词:层析成像钟差
基于可达性测度的公园绿地服务公平性时空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由于城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公园绿地的供给与人口对绿地的需求往往难以匹配,出现了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和服务不公平性的现象。本文以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测度为基础,开展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的时空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新一轮规划实施后,从服务的整体效益来看,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资源分配向着更趋于公平的方向发展;从公园绿地服务的空间格局来看,绿地可达性提高较为显著,可达性极低区域面积减少。
杨建思宋岑岑焦洪赞
关键词:公园绿地可达性社会公平
汶川地震所见的零星感受与启示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从一个普通地震工作者的个人角度,叙述了个人在汶川现场1个多月的部分感受和受到的启示。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勉和探讨。
杨建思
关键词:汶川地震
2017年米林6.9级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与余震重定位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固定地震台站与南迦巴瓦流动测震台站在2017年11月18日至2017年11月24日记录到的430个余震的直达波走时数据反演得到了震源区的三维P波速度、S波速度结构,并利用三维速度结构对余震进行了重定位.成像结果显示,米林地震震源区在0~5km深度内存在低地震波速度异常;在5~15km深度内,存在高地震波速度异常,该高速异常致使震源区西南侧的地震波速度高于东北侧.重定位结果中,余震呈条带状以NW-SE走向展布,震源深度具有西南方向深、东北方向浅的特征.主震位于11km深度处、高地震波速异常体顶部,余震主要分布在高地震波速度与低地震波速度过渡的区域.对成像结果的分析表明,震源区浅部的低速异常具有低泊松比的特性,与富石英的沉积变质杂岩体-东久杂岩单元的岩性特征有关;深部的速度结构特征则可能反映了发震断层上盘地震波速度高,下盘地震波速度低的介质特性.余震重定位结果与成像结果联合表明:此次地震发震断层从11km深度处,东久杂岩体下方的高地震波速度异常顶部开始破裂,继而在5~15km深度内发生后续破裂,后续破裂的发生区域正处于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与冈底斯构造单元接触的形变区内.此外,根据地震波速度计算的泊松比反映了震源区持续的低泊松比特征,暗示此次地震与流体活动并无直接关系.
王伟平杨建思杨建思王彦宾姜旭东
关键词:层析成像
利用遥感和社会感知数据的城市冷热点街区分类研究
2021年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街区活力是优质城市空间布局的目的与根本。街区活力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最明显的是人群聚集状态、建筑环境以及设施的分布。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和社会感知数据进行城市冷热点街区分析的方法: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遥感技术构建建筑环境;利用社会感知数据分析人口聚集程度;最后,利用GIS统计方法把街区建筑环境数据与人流密度进行匹配、融合,从而对城市街区是否具有活力进行评价,揭示并分析城市中的热点街区与可能存在的类似"空城"的冷点街区。
杨建思柳帅王艳东廖明生
关键词:街区活力
面向地震烈度仪的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初期P波预警参数构建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使其在达到设定阈值时快速发出报警信息,是现地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针对地震烈度仪基于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记录到的数据质量较差,通过两次积分获取的位移存在较大偏差,会引起更多的误报和漏报,本文采用不同阶数(1—4阶)的巴特沃斯滤波器,分别构建了基于P波3 s和全P波段数据的位移幅值PD、速度幅值PV和加速度幅值PA与地震动峰值速度PGV和峰值加速度PGA的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然后利用收集到的川滇示范预警网地震事件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地震烈度仪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记录,采用1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处理、基于全P波段波形拟合获取到的PV与PGV的相关性和PA与PGA的相关性为两种最优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具体应用时,应同时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统计关系进行现地地震动预测,并将实际地震动观测值作为额外的判定条件,以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
彭朝勇郑钰徐志强姜旭东杨建思
南极长城站地壳和上地幔各向异性分析
2014年
利用我国第24次和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08年2月—2010年3月南极长城站记录到的地震事件数据进行剪切波分裂研究.选取近震事件对Sg波进行剪切波分裂计算,结果表明快波偏振方向有两个,分别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慢波延迟时间的范围为1.45—5.17ms/km,平均值为3.54ms/km.同时选取长城站记录到的远震数据SKS波震相进行剪切波分裂计算,得出上地幔快波偏振方向优势取向为北东向,慢波延迟时间平均值为1.60s.剪切波分裂结果显示长城站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并显示长城站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快波偏振方向几乎平行,表明壳幔变形的一致关系.另外,地壳和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快波偏振方向不仅与长城站附近的海沟方向平行,同时也与绝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平行.该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绝对板块的运动是构成上地幔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
刘莎田宝峰姜旭东徐志强郑钰杨建思
关键词:地壳地幔剪切波分裂各向异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