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罗哌卡因
  • 1篇毒性
  • 1篇预先给药
  • 1篇早期功能锻炼
  • 1篇镇痛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 1篇神经系统毒性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人工股骨头
  • 1篇人工股骨头置...
  • 1篇人工股骨头置...
  • 1篇人工股骨头置...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咪唑安定
  • 1篇给药
  • 1篇功能锻炼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秦汉
  • 2篇彭晓红
  • 2篇程江霞
  • 2篇杨春梅
  • 1篇焦晶晶
  • 1篇罗高平
  • 1篇李霞
  • 1篇胡锦涛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所致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静脉注射所致的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咪唑安定组(M)、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和R组静脉缓推生理盐水10 ml/kg,10 min静脉泵注完毕;D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容量为10 ml/kg,10 min静脉泵注完毕;M组咪唑安定0.8 mg/kg,容量为10 ml/kg,10 min静脉泵注完毕。10 min后,R组、M组和D组静脉注射1%罗哌卡因1 ml/h。以出现肢体抽搐为惊厥标准。于大鼠惊厥发作时采集血液测血浆罗哌卡因浓度,记录从罗哌卡因泵注开始到惊厥发作时间;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R组相比,D组及M组发生中枢神经毒性所需罗哌卡因剂量、毒性发生所需时间及血药浓度增加(P<0.05)。与C组相比,其余3组Glu、Asp、Gly、GABA的含量均增高(P<0.05);与R组比较,M组和D组Glu、Asp、Gly、GABA的含量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的Glu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有预防罗哌卡因所致的中枢神经毒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氨基酸Glu的水平。
程江霞彭晓红李霞秦汉杨春梅罗高平焦晶晶
关键词: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咪唑安定
罗哌卡因术后镇痛在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期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12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随机分为3组:A组为安慰剂组,B组为0.75%布比卡因75 mg+9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为1%罗哌卡因150 mg+85 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组,观察并记录术后3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开启PCA泵患者按压次数(D),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与安慰剂A组比较,术后B组和C组的VAS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B组和C组的并发症少于A组(P<0.05),C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对这类患者镇痛效果好,术后肌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功能锻炼安全、有效。
程江霞彭晓红秦汉胡锦涛杨春梅
关键词:罗哌卡因高龄术后镇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早期功能锻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