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等位发作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素含量测定与研究
- 1998年
- 用放免法测定30例等位发作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在不同病程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等位发作患者无论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作期与间歇期比较,内皮素含量也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等位发作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系统可能存在异常。
- 赵瑞平刘东林张素兰杨玉萍刘厚林
- 关键词:内皮素放射免疫法脑血管疾病偏头痛
- 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 2000年
- 杨玉萍张霞
-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护理
- 69例再入院脑血管病患者心理调查及其护理
- 1996年
- 赵瑞萍刘冬林张素兰杨玉萍张霞
- 关键词:脑血管病患者心理调查再入院异常心理兴奋点治愈率
- 高血压脑出血致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2001年
- 杨玉萍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护理并发症
- 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 774例近 5年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资料统计分析 ,观察该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 Stata Software中的 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程序经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最后拟和多因素风险模型。结果 :发现既往糖尿病史、家族卒中史、阿斯匹林服用情况、血压控制情况以及首次卒中后合并心血管病及糖尿病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中以既往有糖尿病史的危险性最大。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防治上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 ,强化普及健康教育极为重要。脑卒中患者从入院或第 1次门诊开始 ,应为其进行各危险因素的评估 ,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调整生活方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赵莉杨玉萍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健康教育
- 肺性脑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及护理
- 1998年
- 我院自1989年~1997年共收治肺性脑病137例,其中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1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63岁,平均70.9岁。出血先兆为进行性腹胀加重,呈顽固性,一般药物难以缓解。继之出现黑色大便或咖啡样呕吐物。个别病例仅表现为顽固性腹胀、呃逆。在临终时随人工呼吸自口控或鼻腔涌出大量咖啡样物。多数伴有DIC表现。 肺性脑病,病情较重,虽经积极治疗,病情难以缓解,且有恶化超势。本组2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 杨玉萍
- 关键词:肺性脑病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 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 2000年
- 杨玉萍
- 关键词:鞘内注药结核性脑膜炎护理
- 中枢性高热降温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中枢性高热特定的、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方法 根据中枢性高热的诊断标准 ,将 10 8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降温和程序降温两组。传统组按传统降温法在病人发热时实行降温 ,体温正常时停止降温 ,程序组按照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 6个程序进行并实行亚低温管理。结果 两组体温效果比较 ,传统组有效率为 31.14% ,程序组为 84.38%。传统组死亡率为 35 .71%。程序组为 2 5 %。结论 两组方法相比 ,程序降温组优于传统降温组 ,并可提高意识状态评分 ,在临床上易于推广。
- 王鲁群杨玉萍武翠萍张宪红张晋平岳红梅
- 关键词:中枢性高热
- 心因性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 2000年
- 杨玉萍张霞
- 关键词:药物疗效护理
- 癔病性瘫痪31例观察及护理
- 2000年
- 张航平杨玉萍
- 关键词:癔病性瘫痪护理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