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策军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胰岛
  • 2篇淋巴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大细胞
  • 1篇大细胞淋巴瘤
  • 1篇低氧
  • 1篇异种
  • 1篇原发性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人脐带间充质...
  • 1篇人源
  • 1篇人源化
  • 1篇条件培养基
  • 1篇脐带间充质干...
  • 1篇缺氧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篇杨策军
  • 3篇王维
  • 3篇马小倩
  • 3篇容鹏飞
  • 2篇聂唯
  • 1篇张娟
  • 1篇杨敏
  • 1篇刘亮
  • 1篇汤静
  • 1篇李桑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该组病例中肿瘤位于胃12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3例、回肠1例、结直肠2例、肠系膜1例、腹膜后2例。按危险性分级,极低度1例,低度6例,中度9例,高度11例。极低度及低度GIST直径〈5cm,边界清楚,大多密度均匀,强化均匀,中高度GIST直径〉5cm,大多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可有钙化、出血、囊变,强化明显。结论:64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汤静杨策军
关键词:64层螺旋CT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性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缺氧胰岛的保护作用
2018年
为了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对缺氧胰岛的保护,将新生猪胰岛细胞团(neonatal porcine islet cell clusters, NICCs)分别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conditioned medium, hu-MSC-CM)及常规RPMI1640培养基(对照组)置于20%O_2和1%O_2的环境中培养。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Seahorse线粒体应激实验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缺氧NICCs活性、功能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检测缺氧时NICCs生存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缺氧时hu-MSC-CM组中NICCs细胞得率、活性及功能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表达上调,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质表达下降。实验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作用能有效提高缺氧胰岛的活力和功能。
伍君子马小倩杨策军容鹏飞聂唯王维
关键词:缺氧
骨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诊断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对骨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lymphoma,ALCL)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骨原发性ALCL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髂骨2例,股骨1例;术前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误诊为感染性肉芽肿2例。影像学检查病灶区呈溶骨性破坏,HE染色示肿瘤细胞弥漫浸润骨组织,细胞高度异型,核分裂象多,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30为阳性。结论骨原发性ALCL十分罕见,影像学诊断对该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明确诊断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杨策军刘亮张娟
关键词:骨肿瘤CD30
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猪胰岛抗缺氧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来自人类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conditioned medium,Hu-MSC-CM)中的外泌体能否增加新生猪胰岛细胞(neonatal porcine islet cell clusters,NICCs)在缺氧环境下的生存和功能。方法 NICCs在低氧条件下(1%O_2)分别用含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去除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和常规培养基进行培养。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和细胞外通量测定法分别检测外泌体对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NICCs中缺氧耐受相关基因HIF-1α、PDH2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常规培养基组和去除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组相比,含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组培养的NICCs其存活率、活性和功能均有所提高[IEQ:7 800±210比5 894±188、4 740±273,P <0.001;β细胞存活率(%):77.2±7.0比68.8±1.8、61.5±5.1,P <0.05]。含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组孵育的NICCs细胞中HIF-1α、PDH2及VEGF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结论人类脐带源MSC-条件培养基可以减轻NICCs在缺氧过程中导致的功能障碍,外泌体在诱导低氧抵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聂唯马小倩马小倩杨策军容鹏飞杨策军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低氧活性
人源化异种肝组织移植小鼠模型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归巢的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DiR荧光染料标记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在异种肝组织移植小鼠体内的归巢特征.方法检测不同温育时间和不同质量浓度DiR染料标记的Tregs荧光强度,结合新型四唑化合物(MTS)实验检测细胞活力,从而确定最佳温育时间及染料质量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验证DiR染料对Tregs功能及表型的影响.构建异种肝组织移植小鼠模型并免疫重建,回输Tregs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免疫重建以及体内淋巴细胞分布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随着DiR浓度和温育时间增加,Tregs荧光强度增强,3d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弱,5.00μg/ml及20.00μg/ml组相比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F=120.142~182.025,t=9.969~19.329,均P<0.05),温育30min及60min后,Tregs活力相较对照组也明显下降(F=21.826~301.968,t=6.897~40.016,均P<0.05),结合MTS实验结果得出最优标记条件为2.50μg/mlDiR染料温育5min.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DiR染料不影响Tregs表型及功能.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到Tregs可以汇聚于移植物区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Tregs能改善免疫重建后诱导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论荧光成像可直接观察DiR染料标记的Tregs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是一种有前景的Tregs示踪的影像学手段.
杨敏马小倩李桑杨策军容鹏飞王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