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洪

作品数:14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盆地
  • 7篇柴达木盆地
  • 6篇北缘
  • 6篇柴达木盆地北...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沉积相
  • 3篇古地理
  • 2篇新近系
  • 2篇侏罗纪
  • 2篇物源分析
  • 2篇古地理演化
  • 2篇古近纪
  • 2篇河流沉积
  • 1篇地层
  • 1篇地震相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环境调查
  • 1篇断陷
  • 1篇岩石

机构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江西省地质科...
  • 2篇江西省地矿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青海油田公司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14篇林洪
  • 10篇李凤杰
  • 9篇李磊
  • 8篇方朝刚
  • 7篇孟立娜
  • 4篇杨豫川
  • 1篇滕龙
  • 1篇申玉山
  • 1篇周效华
  • 1篇李俊武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 1篇矿产勘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纪—新近纪古地理演化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和岩心观察,钻、录井及测井曲线以及地震等资料,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相类型。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沉积时...
李凤杰孟立娜方朝刚李磊林洪
关键词:沉积相古地理柴达木盆地
文献传递
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为减少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盲目性,节省野外调查的工作时间,提高调查精度,提升调查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该文以江西省大余县洞脑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例,将智能手机作为主要工具,探讨了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两款软件的组合应用,可快速高精度的实现调查评价,使调查成果能应用于Auto CAD、Section等专业软件,以便后期使用及处理,叠加相应的影像后其成果图更为直观醒目。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的结合既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方法,也提高了后期相应方案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林洪李凤杰樊靓周伶杰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智能手机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沉积及演化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
孟立娜李凤杰方朝刚李磊林洪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河流沉积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纪—新近纪古地理演化被引量:25
2012年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和岩心观察,钻、录井及测井曲线以及地震等资料,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相类型。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沉积时空展布受盆地基底的构造格架及阿尔金山斜坡带生长逆冲断裂系、北缘逆冲断层和古隆起的联合作用,沉积体系具有多样性。冷湖地区受逆冲断层作用,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马海—南八仙地区则受逆冲断层和古隆起的双重控制,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古地理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李凤杰孟立娜方朝刚李磊林洪
关键词:古地理古近纪-新近纪柴达木盆地
下扬子西南部前渊带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理——以WDD1井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奥陶纪—志留纪之交下扬子地区主要发育一套前陆盆地前缘带黑色页岩,与同处扬子陆块的中上扬子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该套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的演变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有机质富集相关的研究缺乏。因此,搞清楚下扬子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理,对深化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富集规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下扬子西南部最新的奥陶系—志留系页岩气地质调查井(WDD1)获取的连续地下岩芯资料,对38个岩芯样品进行了总有机碳和主量、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了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海盆古沉积环境的关系,讨论了控制下扬子西南部奥陶纪—志留纪之交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段为有机质富集层段,校正后的化学蚀变指数指示研究区所处的江南过渡带在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生源钡、Cu、Zn含量等指标印证了五峰组—高家边组沉积期具有较高的古生产力;V/Cr、V/(V+Ni)和V/Sc值等揭示五峰组沉积期底水为厌氧—硫化状态,高家边组一段沉积期底水转化为贫氧—氧化状态,高家边组二段沉积期再次出现硫化—缺氧的底水环境;Mo-TOC图解和EF_(U)-EF_(Mo)协变图显示五峰组沉积期为中等滞留沉积环境,高家边组沉积期则转化为中等—弱滞留沉积环境;五峰组沉积期总有机碳与Al、Ti含量表现为弱的正相关关系,而高家边组沉积期则转化负相关关系。五峰组和高家边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存在差异:五峰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为还原—硫化的半滞留环境,陆源碎屑输入带来的营养物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机质富集;高家边组二段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受多种因素控制,高的古生产力和还原—硫化底水环境为有机质�
方朝刚章诚诚林洪林洪滕龙滕龙李建青
关键词: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化学蚀变指数古生产力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也得到巨大突破。与传统的大比例尺测图作业相比,其外业作业时间短,效率更高,人力成本低,后期成果丰富、全面、直观,适用范围广泛。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也给传统测绘行业带来了福音,大大减小了外业作业时间,为传统测绘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林洪周伶杰王继琮
关键词: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
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地区古—新近系物源分析与沉积相研究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地区古-新近系地层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鄂博梁Ⅰ号、Ⅱ号和Ⅲ号构造带及其周边附近的东坪构造带,冷湖构造带,碱山构造带,鸭湖构造带和南八仙构造带等构造带。分别对钻井岩心、野外剖面和周缘老山进行了详细...
林洪
关键词:物源分析沉积相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沉积及油气分布被引量:12
2012年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的辫状河沉积,延9和延8期则发育曲流河沉积.这2种河流沉积经历了有规律的继承性演化:富县组河谷充填作用最强,辫状河道砂体沉积厚度最大.延10期河谷进一步填平补齐,河谷斜坡上次级河道溯源增长、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宽,漫滩分布面积减小.延9和延8期,古地形差异进一步减弱,河流转型为曲流河,河道和漫滩沉积均发育.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河流沉积模式.沉积相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油层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孟立娜李凤杰方朝刚李磊林洪
关键词: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被引量:26
2014年
应用Q型聚类、相关分析和ZTR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碎屑岩中的重矿物进行稳定矿物和非稳定矿物及其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判断其物源方向。古近系的重矿物主要表现为稳定矿物含量大于非稳定矿物的含量,表明该区沉积物搬运距离较长,离物源区相对较远。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各层组的重矿物类型及其组合形式、ZTR指数分布特征等均很接近,表明物源在沉积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综合分析得出物源方向有3个:北西部阿尔金山物源区、小赛什腾山—赛什腾山物源区和东部的祁连山—绿梁山物源区。三大物源区内可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的物源区,各物源相对独立,仅在冷湖四号、五号构造带受阿尔金山物源区及小赛什腾山物源区的综合影响。
林洪李凤杰李磊杨豫川李俊武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重矿物物源分析古近系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湖相风暴岩的发现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路乐河和西岔沟剖面新近系沉积的详细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发育典型的湖相风暴岩沉积。风暴沉积构造主要有风暴侵蚀构造、风暴撕裂构造、风暴浪构造以及及风暴期后快速沉积构造等,包括渠铸型构造、冲刷面构造、泥砾、丘状交错层理、洼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粒序层理等构造类型。根据风暴岩序列的规模、丘状交错层理的波长大小等因素分析柴达木盆地新近系上干柴沟组风暴的规模明显强于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与下油砂山组之间古风暴强度的变化说明柴达木盆地在该时期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古气候转型事件,与青藏高原整体初次隆升时间有较好的响应关系。风暴岩的发现,对于分析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古构造及板块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青藏高原的隆升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开辟了新途径。
李磊李凤杰申玉山林洪杨豫川
关键词:事件地层古地理风暴岩隆升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