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琴琴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多克隆
  • 5篇多克隆抗体
  • 5篇噬菌体
  • 5篇菌体
  • 4篇桃拉综合征病...
  • 4篇病毒
  • 3篇衣原体
  • 3篇原体
  • 3篇乳链球菌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学
  • 3篇生殖道
  • 3篇鹦鹉热
  • 3篇鹦鹉热衣原体
  • 3篇无乳
  • 3篇无乳链球菌
  • 3篇链球菌
  • 3篇抗体
  • 3篇克隆
  • 3篇胶体金

机构

  • 15篇南华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衡阳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柏琴琴
  • 11篇陈丽丽
  • 4篇周鹏
  • 3篇陆承平
  • 3篇陈胜华
  • 2篇邓仲良
  • 2篇蔡恒玲
  • 2篇封少龙
  • 2篇王秋平
  • 2篇杨赟
  • 2篇费荣梅
  • 2篇赵彦华
  • 1篇全淑芬
  • 1篇张程
  • 1篇杨慧仙
  • 1篇谢小平
  • 1篇陆春雪
  • 1篇杨胜园
  • 1篇郝玉娥
  • 1篇胡春生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乳链球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又称B群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可致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牛乳腺炎,鱼类的脑膜脑炎。其中,无乳链球菌引致的牛隐形乳腺炎对牛奶...
柏琴琴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裂解酶
文献传递
鹦鹉热衣原体噬菌体Chp1衣壳蛋白VP1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噬菌体Chp1衣壳蛋白VP1的重组蛋白rVP11-190,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Clustal Omega在线软件对6株衣原体噬菌体V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确定Chp1VP1蛋白的保守区和特异区,并用DNAStar软件预测抗原表位。选择VP11-190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11-190,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ICR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法检测其抗rVP11-190的效价。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11-190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103的重组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12 800。结论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噬菌体Chp1衣壳蛋白VP11-190的重组蛋白,制备的鼠抗VP11-190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及特异性良好,为进一步分离鉴定鹦鹉热衣原体的噬菌体奠定了基础。
李琪王秋平周鹏陈丽丽柏琴琴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VP1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桃拉综合征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能感染对虾引发桃拉综合征(TauraSyndrome,TS)。在其主要宿主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细角对虾(P.stylirost...
柏琴琴
关键词:桃拉综合征病毒多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AIDS患者血液与脑脊液中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疗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4年某传染病医院接诊AID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其中病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析AIDS患者血液培养阳性标本477份、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109份,真菌检出率分别为66.88%(319/477)和66.97%(73/109),其中血液中以马内菲青霉菌检出率最高,为53.04%(253/477),脑脊液中以新生隐球菌检出率最高,占66.06%(72/109)。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均高度敏感。结论 AIDS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其中常见的是马内菲青霉菌和新生隐球菌。
欧紫娟陈胜华蔡恒玲杨赟柏琴琴陈丽丽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药物敏感性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6
2021年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专业,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微生物检测实践动手能力,以应对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针对本校和兄弟院校该专业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探索改革微生物检验的专业实验教学,将相关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的实验部分整合成两门独立的专业实验课程,避免了基础实验重复、不系统等问题。内容上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主,并将创新创业、毕业设计(论文)合理地融合在创新性实验中,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进而实现教学环节与未来岗位零距离对接。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淑芬陈丽丽柏琴琴杨胜园郝玉娥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
基于嵌段式互补序列的无标记核酸适体荧光探针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2024年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研究目标菌,开发了一种无标记核酸适体(aptamer)荧光探针,用于复杂食品基质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针对目标菌的aptamer,设计了全链的嵌段式互补序列,结合可特异性插入DNA双链结构并显著增强荧光发射的SYBR Green I(SG-I)染料,实现了探针的特异性识别和起始信号的双重放大。当目标菌存在时,由于探针中的互补序列为嵌段式,杂交作用力弱于S.aureus和aptamer的特异性结合。因此,目标菌能够与互补序列竞争aptamer,破坏DNA双链结构而释放SG-I,使得探针荧光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荧光信号变化值(ΔF)与S.aureus浓度(c)的对数在1.00×10^(2)~1.00×10^(9) CFU/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F=221.0logc+687.1,线性相关系数R^(2)=0.9918,检出限可低至13 CFU/m L。该方法用于鸡肉、牛奶和鸡蛋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2%~10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9%~7.6%。
郑毅陈果严杭丽王婧毓赵凤霞柏琴琴胡红梅梁好牛湘衡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适体荧光探针食品安全
鹦鹉热衣原体Mi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克隆鹦鹉热衣原体巨噬细胞感染增强蛋白(Microphage infectivity potentiator,Mip)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质粒,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方法提取鹦鹉热衣原体6BC基因组DNA,PCR扩增Mip基因,克隆至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Cps Mip。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IPTG诱导p ET-30a(+)-Cps Mip在E.coli BL21中表达目的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Mip抗体的效价。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768 bp左右的Mip目的片段;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的原核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片段为Cps Mip基因,测序结果经BLAST分析,与Genbank上登录序列完全一致。经IPTG诱导,重组工程菌表达一相对分子量(Mr)约为34 k D的目的蛋白;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效价为1:128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鹦鹉热衣原体Mi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了相应可溶性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的鼠抗Mip多克隆抗体。
胡春生符玺宗周鹏柏琴琴曾心靛周朴帆刘子卿张程陈丽丽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MIP基因免疫原性多克隆抗体
沙眼衣原体类噬菌体衣壳蛋白CtF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预测沙眼衣原中类噬菌体衣壳蛋白CtF的空间结构,表达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SOPMA和I-TASSER等软件预测CtF的空间结构,利用MEGA6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tF,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克隆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免疫ICR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CtF蛋白包含八股β桶状核心结构和环形延伸结构,与已知的衣原体噬菌体VP1蛋白遗传距离较近;重组质粒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64 kDa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免疫血清效价达1∶12 800。[结论]CtF蛋白疑似为沙眼衣原体噬菌体的衣壳蛋白;重组质粒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64 kDa蛋白,该蛋白免疫原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秋平李琪欧瑶琪朱冰玉周鹏陈丽丽柏琴琴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生物信息分析多克隆抗体
鲍曼不动杆菌携带前噬菌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预测并分析82株全基因组测序的鲍曼不动杆菌前噬菌体的携带情况,鉴定前噬菌体编码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方法】利用PHASTER(Phage Search Tool Enhanced Release)软件预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前噬菌体,采用CARD(The Comprehensive Antibiotic Research Database)和VFDB(Virulence Factors Database)在线分析软件预测前噬菌体编码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结果】预测到472条鲍曼不动杆菌前噬菌体,其中完整型前噬菌体201条,疑似型前噬菌体91条,缺陷型前噬菌体180条。平均每株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中可携带至少2条完整型前噬菌体。每株鲍曼不动杆菌所携带的全部前噬菌体占其基因组比例约为4%–6%。29条前噬菌体携带77个耐药基因,耐药表型共有14种,分别来自15个不同的家族,涵盖6种抗生素耐药的作用机制。132条前噬菌体编码毒力基因,归类为38种毒力基因和34种毒力因子。不同类型的前噬菌体普遍携带1–2种毒力因子,少数前噬菌体携带3种及以上毒力因子。分析毒力因子可能的宿主来源构成比发现,除鲍曼不动杆菌外,脑膜炎奈瑟菌、痢疾志贺氏菌、嗜肺军团菌及其亚种等也有较高的结构比例,是可能的宿主来源。【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普遍携带前噬菌体,但前噬菌体基因在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不高。部分前噬菌体携带抗生素耐药基因,以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及β-内酰胺类耐药为主。约30%的前噬菌体携带毒力基因。前噬菌体可能在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获得、传播及致病性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彭文仪吴芷莹罗晓萱陈思杰周诗妍邓素萍罗湘封少龙封少龙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前噬菌体基因组学耐药基因毒力因子
白细胞介素-12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被认为是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中的初始因子,具有激活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功能,可促进这两种细胞的分化与增殖,调控细胞免疫,并诱导这些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本文就IL-12在抗感染、抗肿瘤和疫苗佐剂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周鹏柏琴琴陈丽丽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抗感染抗肿瘤疫苗佐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