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
- 作品数:40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分孔径偏振相机的图像配准方法
- 一种分孔径偏振相机的图像配准方法,由获取偏振子图像、偏振子图像粗配准、提取偏振子图像特征点、确定偏振子图像内点数目、获取偏振子图像的最优配准系数、完成偏振图像配准步骤组成。本发明采用对偏振子图像进行粗配准,减少了提取偏振...
- 任立勇张进梁健
- 陕西东部黄土塬农作果树区鼠类群落结构
- 2004年
- 对陕西东部黄土塬农作果树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区有鼠类7种,分属2科5属,优势种为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和大仓鼠Cricetulustriton;7种鼠类在不同生境存在不同的空间组合。鼠类群落的多样性与鼠类种数及均匀度密切相关,是由食物资源、隐蔽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决定的,反映了不同生境环境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 梁健
- 关键词:鼠类群落生境优势度
- 一株枝顶孢霉菌菌株Y0997在处理土壤和水污染中的应用
- 一株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 sp.)菌株Y0997的应用,该菌株于2016年3月14日保藏于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6117,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所述的应用是...
- 马小魁李亭亭郭文英佘旭梁健郑鹏周波李郁
- 文献传递
- 森林演替过程中优势树种凋落叶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为了进一步认识森林群落演替机理,研究了黄土高原马栏林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土壤微生物组成,以及优势树种凋落叶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采用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不同类型的土壤,利用土壤浸提液固体培养基测定微生物数量,以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总数量及土壤细菌数量按白桦(Betulaplatyphyll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递增;在先锋森林群落向顶极群落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组成的综合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3大类群中,数量较少者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大小变化起着较大作用;依据可培养微生物组成,8种土样可划分为3个类群,辽东栎及油松凋落叶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不同,辽东栎凋落叶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作用更强;马栏林区森林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植被类型及演替阶段关系密切;演替高级阶段森林优势树种凋落叶可能通过其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改造优势,逐渐改变土壤的微生物学性质,进而促进植被演替。
- 梁健王孝安陶树兴何文莹王慧敏
- 关键词:凋落叶土壤微生物植被演替
- 中华按蚊幼虫肠道细菌宏基因组的组成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了解野外采集的中华按蚊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采自上海嘉定稻田(分成两组,即L1和L2)和海南文昌渗出小积水(AS)的中华按蚊幼虫肠道细菌16S rDNA V4变异区序列,应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分布和Alpha多样性,以及物种丰度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获得用于分析的序列和OTU数为253 724/3 930(L1)、225 203/4 312(L2)和73 990/2 380(AS);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OTU的数量接近实际情况。L1、L2和AS等3个样品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5 942.61/6 534.88、6 328.17/7 235.89和4 228.66/5 651.20,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63/0.03、5.10/0.02和0.14/3.94。中华按蚊幼虫肠道优势菌种均隶属变形菌门,分别占87%(AS)和90%(L),除此之外,共有的优势门还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比较样品L与AS的细菌丰度,发现除变形菌门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外,其余18门均差异显著;样品L1和L2相比,仅9个门差异显著。结论获得了稻田和海边渗出水环境中华按蚊幼虫肠道细菌的均匀度、丰富度和菌群结构。
- 南春燕马雅军徐建农梁健
- 关键词:中华按蚊幼虫高通量测序
- 土曲霉DDT98801及其筛选方法和在降解滴滴涕中的应用
- 一种土曲霉菌株,命名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DDT98801,于2017年11月22日保藏于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710。选育方法由富集、分离纯...
- 梁健马小魁郭文英赵玮玮陈康健李郁周波李忠煜王玉珍佘旭
- 黄土高原子午岭不同林龄天然油松林土壤微生物组成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为了认识土壤微生物在天然油松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平板培养法"和"MPN法"测定了不同林龄天然油松林土壤微生物3大类群和主要功能群组成;用"氯仿熏蒸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结果显示,由10a林发展到25a林,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和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25a之后逐渐下降;细菌数量在土壤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真菌及放线菌数量较少;10a林氨化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高,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a林发展到25a林,固氮菌数量上升,25a后呈下降趋势,到40a后趋于稳定;由10a至40a林,硝化细菌数量无显著变化,但由40a至70a林,其数量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综合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由10a林发展到70a林,呈增加趋势;土壤MBC以10a林最低,之后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油松林土壤微生物组成有其独特的规律及变化原因。本研究从土壤微生物学角度为黄土高原油松林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借鉴。
- 王金成李海燕梁健
- 关键词:黄土高原天然油松林土壤微生物
- 镉胁迫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镉(Cd2+)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生长及其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丹参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体内Cd2+残留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镉胁迫下丹参叶片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原儿茶酸含量增加,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也降低,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而根系中这6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均降低,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变化极显著(p<0.01)。镉胁迫下丹参根系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二氢丹参酮、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含量均显著降低,而丹参酮ⅡA含量变化不显著。丹参叶片中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的活性显著降低,而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显著升高。这些结果均说明镉胁迫可以降低丹参的产量和质量。
- 张鑫李昆伟陈康健梁健崔浪军
- 关键词:镉胁迫丹参
- 延安地区林地鼠类群落生态学研究
- 1993年8月到1994年10月对延安树木园和富县岔口林场鼠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鼠类群落系数作为相似性指标对鼠类群落划分进行了研究,根据聚类(系统聚类、模糊聚类)和排序(极点排序、主分量分析)的结果将该区鼠类划分为二...
- 梁健
- 关键词:鼠类群落林地聚类
- 4种适生植物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选取陇东黄土高原地区4种本地植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场地生态修复工程,旨在为该地区开展油污土壤植物场地生态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植物品种和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油污浓度胁迫下受试植物根际土壤总石油烃(TPH)降解率、降解菌数量及部分生长指标在不同油污浓度胁迫时响应情况。[结果](1)紫花苜蓿和金盏菊根际TPH降解率在轻度污染时相对较高,而重度污染时菊科植物显著高于豆科植物(p<0.05);(2)油污浓度增加可显著抑制菊科植物根长以及豆科植物根际石油降解菌数量(p<0.05),亦对紫花苜蓿地上部干重及金盏菊地下部干重和株高则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石油降解菌数量×TPH转移效率以及植物生长指标×石油降解菌数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两种菊科植物TPH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结论]4种适生植物各项指标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方式因种而异,而两种菊科植物油污耐受性和修复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该地区具备一定的应用潜力。
- 井明博井明博梁健周天林梁健
- 关键词:油污土壤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