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璐怡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微生物学
  • 2篇污染
  • 2篇环境微生物
  • 2篇环境微生物学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1篇毒性
  • 1篇多氯联苯
  • 1篇多样性
  • 1篇营养化
  • 1篇栅藻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响应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水质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模式
  • 1篇实验教学模式...
  • 1篇水体
  • 1篇水体生态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梁璐怡
  • 3篇张建英
  • 3篇郑平
  • 3篇王凤平
  • 2篇王茹
  • 2篇胡宝兰
  • 1篇朱优峰
  • 1篇王嘉诚
  • 1篇朱亮
  • 1篇徐新华
  • 1篇胡宏
  • 1篇倪燕燕
  • 1篇陈瑾
  • 1篇张萌
  • 1篇唐伟
  • 1篇杨群峰
  • 1篇李英
  • 1篇丁腾达
  • 1篇叶贞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耐盐自养铁基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高盐、低C/N比废水脱氮难题,从实验室稳定运行的高效铁盐脱氮反应器中分离获得了一株耐盐自养反硝化菌株,命名为NF-5。形态观察表明,菌株NF-5个体呈杆状,大小(0.80~1.2)μm×(1.7~2.3)μm,革兰氏阳性;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测定分析,菌株NF-5可归入Isoptericola属。菌株NF-5能够利用亚铁作为电子供体,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当起始硝氮浓度为50 mg·L^(-1)(铁氮比为5:1),菌株接种量OD_(600)为0.52(稀释18倍)时,7 d后反应体系中硝氮去除率为82%,硝氮去除速率高达0.31 mg N·(L·h)^(-1)。菌株NF-5耐盐性能良好,可耐受范围为10~50 g·NaCl·L^(-1),最适盐度为20 g·NaCl·L^(-1)。当盐浓度为50 g·NaCl·L^(-1)时,菌悬液中活细胞比例为54%,反应体系中反硝化活性仅下降47%。
王茹叶贞黄伟辰许少怡戴陈琳梁璐怡郑平
关键词:脱氮特性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21
2012年
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探索创新"为课程培养目标,构建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将现有实验分为操作性实验、示范性实验、参观性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和自主性实验5个模块,旨在突出课程专业地位,优化实验教学方式,完善人才培育理念。经过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梁璐怡胡宝兰朱亮郑平张建英胡宏王凤平徐新华
关键词:教学模式
水体生态系统对不同浓度水平苯酚污染的急性毒性响应被引量:11
2012年
针对浙江某地苯酚泄漏事件,结合实地监测和实验室研究,探索苯酚的水体污染化学行为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急性毒性效应.本研究选取水生生态系统中明亮发光杆菌T3、优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模式鱼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探索水体中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等整个生态系统对不同苯酚浓度胁迫下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对苯酚污染浓度的生态响应差异显著,虽然苯酚对发光细菌、四尾栅藻及鱼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影响,但四尾栅藻抑制率与苯酚浓度之间并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率与苯酚浓度的关系表明,0.2—25 mg.L-1苯酚浓度对水体会产生低毒作用,而30—100 mg.L-1苯酚浓度对水体会产生中毒作用.苯酚对四尾栅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破坏,高浓度苯酚处理组中四尾栅藻会将残余苯酚浓度作为自身碳源而短暂地促进其生长.斑马鱼在苯酚浓度高于15 mg.L-1时,会发生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呼吸急促、游动迅速以及导致水质变坏等现象,并且在100 mg.L-1苯酚浓度处理下,鱼体内富集大量苯酚,通过食物链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张建英丁腾达梁璐怡王凤平陈瑾
关键词:苯酚四尾栅藻斑马鱼生态响应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好氧降解菌群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从浙江温岭和萧山长期受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中,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菌类的富集筛选共得到35株纯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细菌总数的60%。对得到的35株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温岭和萧山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和潘多拉菌属(Pandoraea sp.)。挑选的4株细菌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WL8、芽孢杆菌(Bacillus sp.)WL10、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XS4和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XS7均可在联苯存在情况下共代谢降解2,3,4,5-四氯代多氯联苯(PCB61),其中从温岭土壤中筛选到的Corynebacteriumsp.WL8对PCB61的5d去除率达到了50%。
唐伟李英梁璐怡朱优峰王凤平
关键词:多氯联苯好氧降解
湿地水质与水系浮游细菌多样性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城市湿地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其水系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也因水质状况不同而变化.以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分析人类活动特征差异对河道水质及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测定溶解氧、氨氮、硝氮、总氮、总磷等主要理化指标,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各水样中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典型对应分析等统计手段,比较各项理化指标与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河道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呈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河道水域内细菌群落总体多样性较高,且多样性指数与硝态氮、总氮、TSI()指数、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p<0.01),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p<0.01),相较于硝态氮、总氮等单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细菌多样性指数间具有最高负相关性(r=-0.90,p<0.01).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受多种理化指标共同影响,其中限制性营养元素氨氮为主要调控因子.
倪燕燕张建英梁璐怡章健超王嘉诚杨群峰毛白骅
关键词:西溪湿地富营养化PCR-DGGE浮游细菌多样性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3
2017年
环境微生物学是专业基础课,它是开启环境类专业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破解环境类专业工程难题的一件利器。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学校专业核心课建设,课程组对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构建了以解答微生物"是什么"、"有何用"和"怎么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以"学生兼课"、"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课程论文"和"综合评价"为标志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成效显著。
郑平胡宝兰梁璐怡张萌王茹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