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洋
-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面向应急测绘保障的网络地图制图效率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现有的网络地图平台已将全球多尺度地理数据进行了有效的集成与可视化表达,基于这些平台收集和发布的志愿者地理信息也已成为应急测绘保障的重要数据源。然而,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以此为基础的应急制图服务在效率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针对网络环境下应急制图效率这一特定问题,本文分析影响应急制图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应急网络制图效率三元组模型;并以"天地图"平台为例,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设置;最后使用一组测试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 陆苗梅洋赵勇刘琦
- 关键词:网络地图服务
- 全球30 m分辨率人造地表覆盖数据集(2010)的内容与研发被引量:7
- 2017年
- 全球30 m分辨率人造地表覆盖数据集(2010)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领衔的团队自2009-2014年研发的数据集。该数据集是全球30 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集(2010)的一部分,是反映人类居住、工矿、商业、交通等用地类型和人类生活场所、操作空间和工程的载体的数据集。人造地表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经济状况。本文论及的数据集依托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包括9,907景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5、ETM+多光谱影像数据和2,640景环境减灾卫星(HJ-1)多光谱影像数据。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基础上的土地覆盖分类信息提取过程中,人造地表覆盖类型的识别和信息提取是最复杂的。其主要原因是人造地表覆盖多以复合像元、镶嵌交错、零碎分散等方式布局。全球30 m分辨率人造地表覆盖数据集(2010)的研发是根据人造地表覆盖在卫星遥感影像上反映的光谱、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利用现有的分类技术,将像元分类器、对象分割和知识化判别有机结合,采取了基于"像元-对象-知识"的POK(Pixel-Object-Knowledge)分类方法完成。该数据经过部分地区的抽样检验,全部数据8 GB。为了便于用户获取和网络共享,数据集采用分幅方式组织数据文件。分幅规则为在南北纬60°区域内按照5°(纬度)×6°(经度)分幅,计674个数据文件组;在北纬60°至80°区域内,按照5°(纬度)×12°(经度)进行分幅(南极大陆没有包括在内),计76个数据文件组。按奇数6°带的中央经线进行投影。全球数据总计分成750幅,即组成750个数据文件组,每个数据文件组包含了4个数据文件,它们分别是:(1)实体数据文件(Geo TIFF栅格数据格式);(2)坐标信息文件(TIFF WORD格式);(3)分类基础影像接图表文件,记录分类所用的主要影像每景范围及获取时间的矢量图层文件(Shapefile格式);(4)元
- 陈军廖安平陈利军张宏伟何超英彭舒武昊张委伟李然郑新燕梅洋陆苗鲁楠康睿邢华侨刘丽芬韩刚韩刚杨爱玲孙丽梅宋昊陈卫平周晓敏陈卫平周晓敏霍健蒋红兵霍健张艳翟亮桑会勇
- 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研究动态被引量:16
- 2009年
- 变化检测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也是遥感科学研究的难点问题。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分辨率的逐渐提高,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也有了显著的进展。本文以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中的变化检测相关文章为主,参考相关文献,从理论模型、技术方法、应用实例及平台这三个方面介绍基于影像的变化检测研究动态。
- 梅洋陆苗
- 关键词: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 利用光谱量值和形状优化组合的地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被引量:2
- 2013年
-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变化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光谱量值和形状优化组合的地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以西安市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域,分析该区域2000~2009年的地表覆盖变化。变化检测的总体精度为92.313%,Kappa系数为0.844,优于其他传统算法。
- 陆苗梅洋陈利军
- 关键词:变化检测鲁棒性分析
- 全球30m分辨率陆表水域数据集(2010)内容与研发被引量:5
- 2017年
- 全球30 m分辨率陆表水域数据集(2010年)(GlobeLand30-WTR2010)是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领衔于2010-2013年间研发的数据产品,它是中国政府于2014年9月将其捐赠给联合国(2014年9月)的全球30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集(2010)中关于陆表水域内容的数据集。本文论及的数据集依托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数据集是在全球优选(无云或少云)的2010年及前后1-2年间30m空间分辨率的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5、ETM+多光谱影像数据9907景和中国环境减灾卫星(HJ-1)多光谱影像数据2640景数据基础上,利用基于像元的水域综合提取、面向对象的图斑处理和人机交互的数据优化等遥感提取方法、部分地区数据经过抽样检验最终完成。为便利获取和网络共享,数据集采用分幅方式组织数据文件。分幅规则为在南北纬60o区域内按照5°(纬度)×6°(经度)分幅,计648个数据文件组;在北纬60o至80o区域内,按照5°(纬度)×12°(经度)进行分幅(南极大陆没有包括在内),计111个数据文件组;按奇数6°带的中央经线进行投影。全球数据总计759个数据文件组,每个数据文件组包含了4个数据文件,它们分别是:(1)实体数据文件(GeoTIFF栅格数据格式);(2)坐标信息文件(TIFFWORD格式);(3)分类基础影像接图表文件(记录分类所用的主要影像每景范围及获取时间的矢量图层文件)和(4)元数据文件(XML格式)。此外,数据集中包括一个附件数据文件,该文件列出759个数据文件组包括的数据文件名称,对应的地理坐标和分带编码等信息。总数据量为8 GB。全球30 m分辨率陆表水域数据集(2010年)实体数据已经于2014年12月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出版。
- 陈军廖安平陈利军张宏伟何超英彭舒武昊张委伟李然郑新燕梅洋陆苗鲁楠康睿邢华侨刘丽芬韩刚韩刚杨爱玲孙丽梅宋昊陈卫平周晓敏陈卫平周晓敏霍健蒋红兵霍健张艳翟亮桑会勇
- 关键词:遥感制图
- 利用多尺度几何特征向量的变化检测方法被引量:9
- 2015年
-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尺度几何特征向量的变化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多尺度影像分割将变化检测从传统的像素光谱空间转换到对象尺度空间,利用多尺度分割形成的几何特征向量进行变化检测。以陕西省渭南市为研究区域,使用本方法检测该区域2002~2009年的地表覆盖变化。从变化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方法的检测效果优于其他传统检测算法。
- 陆苗梅洋赵勇冷亮
- 关键词:变化检测影像分割
- 《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编制与更新经验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从各级政府部门对应急地图的需求出发,结合《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编制与更新的实践经验,提出用图响应机制,并从符号库的设计与制作、地理底图的设计与制作以及专题要素的表示方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快速出图的作业程序。
- 范理信梅洋龙秋林李卫
- 关键词:应急保障
-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孕险环境分析技术
- 蒋捷周成虎余卓渊庄大方江东赵仁亮王茜欧阳黄玫冯险峰梅洋黄蔚程维明
- 面向自然灾害的重要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信息的统计分析与挖掘技术,整合了全国多源孕险环境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和环境背景信息,并建成了相应的共享式数据库,能够为中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综合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自然灾害
- 遥感专题灾情快速制图技术
- 廖安平张宏伟梅洋肖金城胡德勇
- 灾害发生后一般需要第一时间能够拿出灾情专题地图,满足救灾部门制订救援计划、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决策需要.该子课题利用计算机制图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灾种、不同灾害发生的范围和不同用户需要,设计灾害专题地图制作模板,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数据库自动检测系统遥感技术
- 一种面向城镇化系统数据整合的层次索引树被引量:1
- 2010年
- 将城镇化属性专题数据根据其划分角度的不同建立分类索引来进行索引,空间数据采用R树索引来进行索引。为了能够实现两类数据的联合查询,提出了一种数据存储索引模型的数据结构——层次索引树,以建立空间数据R树索引与属性数据分类索引之间的联系。实验验证了层次索引树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赵伶俐赵仁亮朱建军梅洋
- 关键词:分类索引数据整合联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