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海平

作品数:38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0篇电子电信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大气光学
  • 8篇气溶胶
  • 6篇调制
  • 6篇解调
  • 6篇光纤
  • 5篇大气湍流
  • 4篇调制解调
  • 4篇激光
  • 4篇光程
  • 3篇湍流
  • 3篇偏振
  • 3篇相位
  • 3篇光热
  • 3篇分形
  • 3篇干涉法
  • 3篇干涉法测量
  • 3篇干涉仪
  • 2篇等效
  • 2篇载波
  • 2篇折射率结构常...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合...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8篇梅海平
  • 33篇饶瑞中
  • 11篇邵士勇
  • 10篇黄印博
  • 9篇朱文越
  • 5篇吴晓庆
  • 5篇钱仙妹
  • 5篇李树旺
  • 4篇曹振松
  • 4篇黄宏华
  • 4篇刘强
  • 3篇崔朝龙
  • 3篇肖树妹
  • 3篇李树旺
  • 2篇袁宏武
  • 2篇郝磊
  • 2篇苑克娥
  • 2篇倪志波
  • 2篇李学彬
  • 2篇魏合理

传媒

  • 7篇光学学报
  • 6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大气与环境光...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中国激光
  • 3篇光子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第七届全国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的分形和间歇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光纤湍流测量系统获得了合肥西郊科学岛上气象观测场内下垫面平坦的水面上方0.48 m、草地上方1.8m和23 m高处的大气折射率起伏的观测数据,采用R/S分析法计算了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的赫斯特指数和分形维数,统计分析了分形维数的日变化特征及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于一天的不同时段,分形维数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且中午时段相对稳定;在三种下垫面条件下,全天分形维数的值大多在1.3~1.4之间,其最可几概率位于1.35处,从均值来看,草地上方1.8m的分形维数最大,水面上方0.48 m次之,草地上方23 m处最小.最后,初步探讨了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分形维数、间歇性指数和湍流发展程度的相关性.
王倩梅海平肖树妹黄宏华钱仙妹朱文越饶瑞中
关键词:大气光学赫斯特指数分形维数
激光大气闪烁的分形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激光大气闪烁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弱起伏条件下,激光大气闪烁的分形维和奇异性随光强起伏的增强而增大,而其长期相关性则减小;不同Fresnel尺度下具有相同闪烁指数的激光大气闪烁的分形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强起伏条件下,有限的数据中尚未发现分形维有饱和现象,因此可以用来描述激光大气闪烁的强度。
朱文越饶瑞中梅海平
关键词:分形维R/S分析HURST指数
大气信道对红外激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针对近地面、准水平红外激光大气通信系统的应用,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大口径激光闪烁仪在济南市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昼夜连续观测,获得了影响红外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大气参量的信息.着重分析了大气衰减信道、大气湍流信道对一公里通信链路系统性能的影响,考查了通信设备在复杂大气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最后就减弱大气信道对通信性能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黄印博魏合理梅海平徐赤东李学彬倪志波马晓明赵子岩
关键词:大气光学激光通信误码率
探测大气湍流的光强闪烁激光雷达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残余光强闪烁理论,分析了与大气湍流探测有关的激光雷达各项硬件参数并获得参数的优化范围,据此研制了一台用于大气湍流探测的光强闪烁激光雷达。背景基线、线性特征等性能测试表明,激光雷达各硬件工作正常,数据获取可靠。实验测量中获得了水平方向上闪烁指数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随探测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闪烁指数在450~2000m探测距离范围内由0.001逐渐增大至0.350左右;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基本保持水平均匀性,在1.0×10-16~1.0×10-15 m-2/3范围之内;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10:00~21:00时间内大致呈现上午上升、下午下降、晚上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实验结果与理论和常规测量较为相符,表明光强闪烁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大气湍流的探测距离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信息。
崔朝龙黄宏华梅海平朱文越饶瑞中
关键词:大气光学大气湍流激光雷达
激光大气闪烁的分形分析
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激光大气闪烁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在弱起伏条件下,激光大气闪烁的分形维和奇异性随起伏的增强而增大,而其长期相关性则减小;不同Fresnel尺度下具有相同闪烁指数的激光大气闪烁的分形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朱文越饶瑞中梅海平
关键词:分形维R/S分析
文献传递
光热干涉法测量大气气溶胶粒子吸收特性的仿真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大气气溶胶粒子吸收虽然一般比较微弱,但对地球辐射收支平衡、高能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具有重要影响,因而该吸收特性的准确测量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光热测量技术,通过分析气溶胶因吸收激励激光能量产生的温度分布和折射率变化,给出了光热干涉的相位变化量与有效吸收系数、作用时间的关系;阐述了利用相位载波(PGC)算法获得相位变化信息的方式;以强、中、弱3种吸收特性的气溶胶为例,说明了不同激励激光波长下的光热效应;通过仿真计算及误差分析,展示了PGC算法在解调精度和抗噪上的优势;对解调算法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
李树旺邵士勇梅海平饶瑞中
关键词: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随机相位差的相关解调算法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根据大气光学湍流的光纤干涉测量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针对湍流相位变化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提出了能够实时解调湍流随机相位差的相关解调算法,数值模拟了固定相位差、波形相位差以及符合湍流频谱特征的随机相位差的解调。结果表明,此算法的绝对误差小于10-3,满足湍流测量的要求。该研究为实现光学湍流相位差的动态检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方法。
肖树妹梅海平钱仙妹饶瑞中
关键词:数值模拟
星光成像的大气影响研究(Ⅱ):大气湍流
2023年
工作于近地空间的星敏感器,其观测过程将不可避免受到天空背景辐射、大气湍流以及大气折射的影响。本文是星光成像的大气影响系列文章之二,建立了湍流大气星光传输模型,研究了恒星成像的大气湍流影响。基于ERA5数据和光学湍流预报方法得到大气湍流参数廓线,计算了典型地区不同时刻及观测条件下星光的闪烁指数,对比星光闪烁的理论值,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研究了湍流大气中星光传输的闪烁效应及星像质心的抖动特性,得到了典型观测高度及观测天顶角情况下的恒星抖动量。研究表明:恒星抖动的到达角和到达角起伏与星光的闪烁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提升星敏感器的观测高度、减小星敏感器的观测天顶角,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星光成像的大气湍流影响。
陶志炜戴聪明武鹏飞任益充梅海平梅海平骆传凯青春冯云松魏合理饶瑞中
关键词:星敏感器大气湍流到达角起伏
新型铀同位素比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铀同位素比测量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探测激光器、第二探测激光器、合束镜、烧蚀激光器、分束镜、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工控机;所述烧蚀激光器发出的烧蚀激光通过第二反射镜照射在烧蚀室的样品...
曹振松黄印博朱文越齐刚刘强梅海平王英俭
文献传递
大气气溶胶等效吸收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强吸收性的煤烟气溶胶为例,分析了其等效吸收系数与反映粒子分布的荣格指数的关系,指出随荣格指数的增大,吸收系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结构。对同一成分的气溶胶来说,小粒子的容热能力高于大粒子,随着大粒子的增多,延迟时间逐渐缩短。以光纤式迈克尔逊干涉的简易平台为基础,考察了镜面反射光经准直器端面的透射光和准直器端面反射光所形成的干涉光,在1.064μm近红外平行光束垂直照射下的相位变化,利用相位变化量和等效吸收的关系,获取了晴天、雾天、纸张燃烧的薄烟雾及浓烟雾的大气气溶胶等效吸收的发展过程,测量灵敏度达到10-6m-1,分析了环境温度渐变引起的迈克尔逊干涉信号基线的飘移,为气溶胶吸收过程的详细研究和吸收系数的实际测量提供了试验基础。
邵士勇梅海平黄印博饶瑞中
关键词:延迟时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