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36例临床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980年至2003年直肠癌局部切除36例患者的适应症和手术方式进行分析. 结果:36例中无手术死亡率.2例TAR术后发生肠道局部出血,1例TSR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TSLR出现轻度排便功能障碍.6例术后平均在46(10-86)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6.6%.本组病人总5年生存率为85.7%,10年生存率为57.1%. 结论:直肠癌局部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好的特点.严格选择适应症是取得局部切除成功的保证.
- 殷东明蒋松琪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
- 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32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选择性应用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检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32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2例自发性气胸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平均住院8 d,无术后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无条件施行胸腔镜的基层医院,该术式尤其适用于各种类型青少年气胸、肺大泡破裂治疗,具有切口小、美观、切口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及费用低等特点。
- 殷东明钱海荣
- 关键词:青少年自发性气胸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
- 意外胆囊癌的诊治(附1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9月10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手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3例,术后Nevin分期: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1例,Ⅴ期1例。结论术中剖检胆囊及快速病理有助于发现意外胆囊癌,一旦发现应立即根据情况施行根治术。
- 殷东明沙德胜
- 关键词:意外胆囊癌肿瘤根治术
- 皮下隧道穿刺针皮下埋置导管在食管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 2016年
-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是首要治疗方法^([1]),手术常有2或3个切口,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加之各种导管的留置,活动受限,因此术后需要安全、有效的镇痛。我科采用了皮下隧道穿刺针皮下埋置导管术后镇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48~78岁。食管中段癌39例,
- 丁佐梅殷东明
- 关键词:皮下埋置皮下隧道食管癌手术穿刺针食管中段癌食管下段癌下段
- 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6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术式在提高根治效果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66例均未发生明显近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切实可靠,能提高手术的根治效果并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吻合口漏、胸胃综合征、吻合口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 殷东明李昌炎沙夕林
- 关键词:食管癌并发症
- 胸腺瘤术后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胸腺瘤术后远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15例胸腺瘤病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探讨影响胸腺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胸腺瘤患者115例术后随访12~72个月。其中,25例出现了肿瘤复发,复发率21.7%。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临床分期晚和瘤体大是胸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化疗是防止其复发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胸腺瘤临床分期较早和瘤体较小提示其术后复发率低;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胸腺瘤的复发率。
- 殷东明钱海荣曹彬曹海龙
- 关键词:胸腺瘤肿瘤复发
- 高龄食管癌110例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
- 2011年
-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如皋市人民医院2004-12-2009-12期间6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处理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围手术期处理,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后的恢复,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术前处理对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 李红波殷东明
- 关键词:围手术期医护
- 左胸及右胸路径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左胸及右胸路径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执行路径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采取左胸路径治疗的患者分为左胸组,将采取右胸路径治疗的患者分为右胸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统计数据可知,右胸组患者执行手术时间为(223.2±10.3)min快于左胸组执行手术时间(303.1±11.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6,P<0.05);右胸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18±4.01)d短于左胸组患者住院时间(22.41±3.3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4,P<0.05);右胸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0.3±12.1)mL少于左胸组患者出血量(523.1±10.2)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81,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看出,右胸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明显低于左胸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结论右胸路径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其治疗效果相比左胸路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且对术后并发症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殷东明
-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
- 充气试验在预防食管胃吻合口漏中的应用(附110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总结充气试验在食管癌手术中对预防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意艾。方法:对11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食管胃吻合口经胃管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检验吻合口是否漏气,从而判断吻合口的可靠性。结果:110例中术中充气试验发现有5例吻合口漏气,经拴查发现吻合口部分撕裂,予以术中及时修补加强缝合,术后均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充气试验能夏时发现吻合口缺陷,有效预防吻合口漏发生。
- 殷东明李昌炎沙夕林
- 关键词:充气试验食管胃吻合吻合口漏
- 充气试验在预防食管胃吻合口漏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吻合口漏的成因以及充气试验在减少食管吻合口漏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对45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中食管胃一次性钉合后吻合区域由胃管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检验吻合口是否漏气。若有漏气,则于该处予以修补。结果:45例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其中2例充气试验有溢气,全层加强。结论:充气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缺陷,对减少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 李昌炎沙夕林殷东明
- 关键词:食管癌器械吻合吻合口漏充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