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肌病
  • 6篇肌病
  • 5篇型心
  • 5篇扩张型
  • 5篇扩张型心肌
  • 5篇扩张型心肌病
  • 4篇多柔比星
  • 4篇心室
  • 4篇心脏
  • 2篇蛋白
  • 2篇调控蛋白
  • 2篇心尖
  • 2篇心尖部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室肥厚
  • 2篇心室间
  • 2篇心室间隔
  • 2篇心衰
  • 2篇心衰大鼠

机构

  • 11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张国辉
  • 12篇汪建飞
  • 5篇李卫东
  • 5篇尹春阳
  • 5篇王成华
  • 4篇郭俊芳
  • 4篇陶艾彬
  • 4篇俞捷
  • 3篇真亚
  • 3篇鲍中华
  • 2篇孙琴芳
  • 2篇王建平
  • 2篇张凤琴
  • 2篇陈蓉
  • 1篇肖霖
  • 1篇盛佳
  • 1篇白洁
  • 1篇俞捷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综合征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中老年EH患者76例,测定其血压、血脂、血糖等,计算体质指数(BMI)。分为单纯高血压组(EH组)及高血压并发MS组(HMS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出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EH组IVS、LVPW、LVDd、LVMI、LV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HMS组的IVS、LVPW、I.VM、LVMI及LV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亦显著高于EH组(均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如并发代谢综合征,LVH则更明显。
王建平汪建飞张国辉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肌浆网Ca2+-ATP酶及其调控蛋白的影响
张国辉尹春阳李卫东王成华陶艾彬汪建飞
卡维地洛对多柔比星所致扩张型心肌病大鼠fas/fasL表达的影响
俞捷王成华陶艾彬尹春阳汪建飞张国辉
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氟伐他汀治疗),每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及BNP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血浆BNP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水平并改善心功能。
陈蓉郭俊芳汪建飞俞捷张国辉
关键词:氟伐他汀心力衰竭BNP
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能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及心脏舒张功能。方法:对110例血脂正常或轻度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用非洛地平降压同时分别加用氟伐他汀或安慰剂治疗24周。于治疗前、后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出左心室质量(LVM)及心肌重量指数(LVMI);测量及记录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最大速度。检测血浆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及脑钠肽(BNP)。结果:联合治疗组较安慰剂组血压达标率增加,脉压减小,24周后血浆PIP及BNP水平降低,LVMH、LVMI显著降低(P<0.05);同安慰剂组相比,联合治疗组24周后二尖瓣后叶瓣环与左室侧壁交界处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最大速度之比增加(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加用氟伐他汀可使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指标改善、血压降低,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肖霖王建平张国辉汪建飞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室功能氟伐他汀
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肌浆网Ca^(2+)-ATP酶及其调控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大鼠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及其调控蛋白(PLB)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腹腔注射多柔比星建立SD大鼠DCM模型。随机分为DCM组(M组,n=11)、缬沙坦组(V组,n=10)、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n=10),V组予以缬沙坦30 mg.kg-1.d-1,C组和M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行血流动力学检测,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SERCA2a、PLB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左心室压峰值(LVSP)、左室最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度(±dp/dtmax)显著下降(均P<0.05),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上升(P<0.05);缬沙坦组LVSP、±dp/dtmax显著高于DCM组(均P<0.05),LVEDP显著低于DCM组(P<0.05);DCM组SERCA2a的mRNA及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PLB的mRNA及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缬沙坦治疗后SERCA2a的mRNA及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均P<0.05),PLB的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PLB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缬沙坦改善DCM心功能可以与其部分纠正SERCA2a、PLB的异常有关。
尹春阳李卫东王成华俞捷汪建飞张国辉
关键词:多柔比星扩张型心肌病受磷蛋白
卡维地洛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肌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vedilol,CVD)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R)致心肌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多柔比星建立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多柔比星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卡维地洛组每日给予卡维地洛60 mg/kg;多柔比星组、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8周。第9周行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测定心室胶原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浓度。结果:卡维地洛组与多柔比星组相比,可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P<0.01);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浓度显著升高(P<0.01);而与多柔比星组相比,卡维地洛组可显著提升总抗氧化能力(P<0.01),明显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多柔比星引起的血流动力异常,改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逆转心肌重塑,可能与其提高心肌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俞捷王成华陶艾彬尹春阳汪建飞张国辉
关键词:多柔比星卡维地洛氧化应激
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腹腔注射多柔比星建立SD大鼠DCM模型。随机分为DCM模型组(M组,n=11)、缬沙坦组(V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n=10),V组予以缬沙坦30 mg.kg-1.d-1,C组和M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行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放免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浓度,测定心室质量及指数,观察心肌病理改变,测定心肌胶原含量(CVF)。结果:与C组相比,M组左室内径、心室质量及指数显著增加(P<0.05),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血清TNF-,αIL-6,IL-1β浓度和心肌胶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缬沙坦可以显著降低DCM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和心肌胶原含量(P<0.05),缩小左室内径、降低心室质量及指数(均P<0.05),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通过降低DCM炎症因子表达,部分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尹春阳陶艾彬王成华俞捷汪建飞张国辉
关键词:多柔比星扩张型心肌病细胞因子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5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的形态、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LVEF、SPWMD及IVM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波间期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S组显著延长(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RV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与RVS组相比,RVA组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均P<0.05)。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鲍中华郭俊芳张国辉真亚李卫东汪建飞孙琴芳张凤琴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心室间隔部右心室心尖部
超声指导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2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超声指导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2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行CRT治疗,其中2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同时行房室结消融术。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量(MRA)及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6min步行距离增加,LVEF增加,LVEDD缩小,MRA减少,心脏同步化指标得到改善。结论在超声指导下对AV、VV间期进行优化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鲍中华郭俊芳张国辉真亚李卫东汪建飞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心房颤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