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震

作品数:458 被引量:3,505H指数:3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6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2篇医药卫生
  • 11篇哲学宗教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47篇癫痫
  • 54篇阿尔茨海默病
  • 42篇血管
  • 39篇痴呆
  • 36篇癫痫患者
  • 33篇卒中
  • 32篇脑血
  • 29篇神经心理
  • 28篇轻度
  • 28篇流行病
  • 27篇轻度认知
  • 27篇流行病学
  • 25篇脑血管
  • 24篇脑卒中
  • 22篇海马
  • 20篇蛋白
  • 20篇药物
  • 20篇神经心理学
  • 20篇老年
  • 19篇细胞

机构

  • 374篇复旦大学
  • 57篇复旦大学上海...
  • 26篇中南大学
  • 23篇北京市神经外...
  • 2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东南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四川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52篇洪震
  • 84篇郭起浩
  • 77篇朱国行
  • 71篇丁玎
  • 63篇吕传真
  • 46篇赵倩华
  • 46篇黄茂盛
  • 40篇吴洵昳
  • 37篇虞培敏
  • 30篇周玢
  • 27篇王文志
  • 26篇周燕
  • 24篇于欢
  • 21篇杨期东
  • 21篇俞丽云
  • 20篇曾军
  • 19篇刘运海
  • 18篇瞿治平
  • 17篇吴升平
  • 16篇方又昕

传媒

  • 68篇中国临床神经...
  • 43篇中华神经科杂...
  • 18篇神经疾病与精...
  • 13篇中国临床心理...
  • 12篇第十二届华东...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1篇中国现代神经...
  • 9篇临床神经电生...
  • 9篇中华老年心脑...
  • 9篇癫痫与神经电...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中国神经精神...
  • 7篇临床神经科学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癫痫杂志
  • 6篇上海医学
  • 6篇复旦学报(医...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老年医学与保...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24篇2015
  • 32篇2014
  • 18篇2013
  • 9篇2012
  • 20篇2011
  • 32篇2010
  • 21篇2009
  • 19篇2008
  • 40篇2007
  • 45篇2006
  • 24篇2005
  • 33篇2004
  • 25篇2003
  • 35篇2002
4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一、二级预防
随着近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脑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
洪震
关键词:脑血管病预防措施
文献传递
干预后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知识和行为变化被引量:10
2002年
在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城市社区开展预防心脑血管病综合性干预 ,按类试验设计评价其对社区人群知识、态度、行为 (KAB)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影响。结果显示 ,与基线 1992年相比 ,1995、1997、2 0 0 0年KAB水平均分净提高 9 89、4 74和 10 6 6分。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 6个健康相关行为中 ,关心保健知识、受保健知识影响以及经常体育锻炼等行为变化最明显 ,其次是淡盐饮食 ,对吸烟、饮酒行为影响不大。不同目标人群 ,女性好于男性 ,家务或退休在家优于在职 ,高血压好于正常血压。随年龄升高和文化程度降低 ,健康教育的绝对和相对效益均增高。表明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干预能提高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病的KAB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 。
江滨王文志吴升平洪震黄茂盛杨期东刘运海杜晓立鲍秋菊刘红梅
关键词:干预心脑血管病知识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缓释胶囊治疗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报告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研究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缓释胶囊临床治疗认知功能减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开放试验,每日2次,每次1粒口服给药。结果:MMSE总分的变化,在治疗后45天、治疗后90天与治疗前相比分数都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分中,治疗后90天与治疗前相比,各单项分都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45天与治疗前相比,定向力和言语功能提高有显著性差异。主观症状变化表现为头痛、头晕在治疗后45天和治疗后90天后“症状消失”占大部分,而睡眠障碍、易疲劳和情绪不佳则是“开始改善”占大部分。共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恶心的频率较高,占3.2%。结论: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具有改善与增龄相关的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状况,还有改善因衰老而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的功能。
洪震王瑛丁素菊郝中顺周玢翁中芳汤荟冬陶沂张永巍
关键词:缓释胶囊认知功能减退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神经精神症状
焦虑和抑郁症状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5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I〉5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全套神经系统体检、神经心理测试,根据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采用LogisticIN归模型分析焦虑、抑郁症状与痴呆和MCI的相关性。结果完成全部测试项目的3738名研究对象中,155例(4.1%)被诊断为痴呆(痴呆组),691例(18.5%)被诊断为MCI(MCI组)。2892名(77.4%)无痴呆和MCI的研究对象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组)。经多因素分析校正多个变量后发现,男性患者抑郁症状得分每增3hi分,患痴呆相对正常组患病率增高6.2%(O暇=1.062,95%CI:1.020-1.105),预测概率范围为(0.01,0.10);女性患者抑郁症状得分每增加1分,患痴呆或MCl4相对对正常组患病率增高4.6%(OR=1.046,95%CI:1.013-1.079)、3.2%(OR=1.032,95%CI:1.017-1.047),预测概率范围分别为(0.01,0.10)、(0.12,0.36),焦虑症状得分每增加1分,患MCI相对正常组患病率增高2.2%(OR=1.022,95%CI:1.005-1.040),预测概率范围为(0.10,0.28)。结论横断面调查发现痴呆与越高的抑郁症状得分有关;在女性中,MCI与越高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分有关;在男性中则无这种关系存在。
梁小妞丁玎罗剑锋赵倩华郭起浩周燕俞丽蓉郑琍洪震
关键词: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老年
上海城乡55岁以上居民认知功能筛查分析被引量:40
2000年
目的 了解上海城乡 5 5岁及以上居民简易智能筛查量表 (mini mentalstateexamination ,MMSE)分布特征 ,为制定合适的MMSE筛查分界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 10个区 (县 )居民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抽样单位中的全部 5 5岁及以上符合入选条件的居民共 170 18。调查采取二阶段法。结果 完成测试的 15 90 4名居民MMSE分布 ,结果显示各教育程度及各年龄段的第 10百分位数和均值比国内其他报道高出 1~ 2分 ,MMSE分界值 60岁第10个百分位数文盲组≤ 2 1分、小学组≤ 2 5分、初中及以上组≤ 2 8分。影响MMSE得分的因素依次为教育 ,年龄和性别 ,受高等教育的居民MMSE测试成绩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间的差别较小 ,教育程度对上海城、乡居民MMSE影响的差异( 0 99和 1 5 6)较北京小 ( 0 89和 2 0 8)。结论 MMSE得分是判断认知功能是否正常的非特异性指标 ,MMSE分界值标准的选择需根据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有助于早期发现痴呆病人 ,减少漏诊。
洪震周玢黄茂盛曾军金美华金美丽吕传真薛丽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影响因素MMSE
脑血管病病人MTHFR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型对叶酸代谢、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MTHFR基因和HCY的关系。方法 88例(64例卒中病人和24例对照)参加了本研究。MTHFR基洲测定用PCR—RFLP方法,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HPLC法测定,叶酸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出血组及梗死组基因分布均以+/+纯合子突变和+/-杂合子突变为上,对照组则以-/-纯合子突变为主,和对照组相比,出血组(x^2=13.6,P<0.01)及梗死组(P<0.05)都出现显著性差片;而出血组和梗死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组和梗死组以T等位基因为主,对照组以C等位基因为主。和对照组相比,出血组(P<0.01)和梗死组(P<0.05)都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出血组与梗死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x^2=0.76,P>0.05)。脑出血与脑梗死,及脑出血、脑梗死与对照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末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THFR基因在677位发生突变与脑卒中密切相关,但这种突变在脑出血和脑梗死病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提示脑出血,脑梗死两种不同的疾病在MTHFR基因677位点突变上有其一致性。MTHFR基因在677位发生突变足以引起叶酸代谢的变化,但没有引起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方欣洪震任惠民杨葆英
关键词:脑血管病MTHFR基因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叶酸同型半胱氨酸
骨髓基质细胞对离体Parkinson鼠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2006年
为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对离体Parkinson鼠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离体“Parkinson鼠病”模型,取成年大鼠骨髓,培养、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将骨髓基质细胞(MSCs)与离体脑片联合培养,应用高效液相法观察了脑片和培养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MPTP代谢产物mpp+损伤的脑片多巴胺含量与正常组、联合培养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而mpp+组培养液内DOPAC和HVA含量也减少(P<0.05)。但联合培养组与正常组相比DA,DOPAC和HVA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联合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对mpp+毒性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该模型也为在脑片上测量单胺类神经递质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金莉蓉洪震钟春玖汪洋沈馨亚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PARKINSON病脑片
奥卡西平单药治疗部分性发作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新诊断部分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65例新诊断成年部分性癫痫患者,年龄19-52岁,给予奥卡西平900mg/d单药治疗,随访24个月,以癫痫临床发作控制率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观察不良反...
洪震朱国行吴洵昳王晋阳
文献传递
吸烟、饮茶、饮酒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 探讨吸烟、饮茶、饮酒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是否存在病因联系。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 ,将 4 0 2例AD患者纳入病例组 ,384名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 ,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为匹配条件 ,进行m∶n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吸烟和血管事件之间进行交互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 ,5 0岁以上每月饮茶 1~ 3次者在AD组中的比例低于其在正常对照组中的比例 [OR(OddsRatio) =0 75 7,P =0 0 0 0 1],随着饮茶频率的增加 ,OR值减少。几乎每天饮茶者OR值为 0 4 338。 5 0岁以上吸烟量为 0 1~ 9 9包 年在AD组中的比例低于其在健康对照组中的比例 (OR =0 76 9,P =0 0 6 0 2 ) ,吸烟量≥ 10包 年者的OR值为 0 5 914。吸烟和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反向交互作用。未发现饮酒与AD有关联。结论 饮茶可能是AD的保护因素 ,吸烟本身可能对AD具有保护作用 ,另外可能通过血管事件增加患AD的危险。饮茶、吸烟对AD的保护作用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本研究为在人群中预防和治疗AD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王清华张振馨唐牟尼洪震屈秋民蒋知新衣志勇张清华李辉
关键词:吸烟饮茶饮酒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对照研究
癫癎合并抑郁
2014年
抑郁是癫癎患者合并的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约1/3的癫癎患者曾出现抑郁症状。抑郁和癫癎存在相关联的病理和解剖机制,如神经递质异常和海马萎缩,使得癫癎和抑郁在临床上的关联性有了病理和解剖基础。中国没有癫癎患者合并抑郁的诊断标准,建议使用NDDI-E量表或其他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筛查。对于抑郁症状明确,且持续时间>2周的患者予以转诊精神科。抑郁症治疗建议应用抗抑郁药物,而不是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癎药物,一线治疗推荐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非药物疗法如电休克治疗和认知治疗的疗效尚不肯定。
赵婷虞培敏洪震
关键词:抑郁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