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浩然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认同研究
-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浪潮在给世界经济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还在政治、社会、文化、思想、信息等多个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共振效应”。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在加速交流与融...
- 涂浩然
- 关键词:文化认同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深入探索和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 涂浩然卢丽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立场
- 认同、规范与外交战略:“和合”文化生成中的中国崛起
- 2011年
- 当物质因素不足以对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做出解释时,观念变量能够提供说明政策结果的路径。作为中国人共有观念的"和合"文化,生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实践互动中,不仅建构了中国社会的认同体系和行为规范,而且贯穿于中国外交的历史轨迹中,并对当代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战略起着路线图的作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制定充分证明:"和合"文化的规范性影响以及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的经验教训,与中国选择认同国际体系、实现体系内和平崛起具有潜在的逻辑关联性。
- 涂浩然
- 关键词:和合文化
- 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被引量:16
- 2011年
-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延伸到文化领域,中华文化既面临全球化国际文化环境的挑战,又遭遇社会转型期,国内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挑战与威胁,而且陷于内部国民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中。因此,在全球化文化环境这一外部结构无法规避的情势下,从国家内部的文化认同视角,探寻建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社会化途径显得势在必行。
- 涂浩然卢丽刚
- 关键词:文化认同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
- 认同、规范与外交政策:“和合”文化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变迁被引量:3
- 2011年
- 孔孟儒家文化精粹的"和合",是中国人构建以伦理为主导的社会秩序的认同体系和行为规范,"和合"文化与天下主义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文化要旨。从外交政策的文化视角,通览中国两千多年的对外关系史,"和合"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是中国对外战略思想的主脉络。"和合"对于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 涂浩然
- 关键词:外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