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雅

作品数:30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伤寒
  • 9篇伤寒论
  • 8篇教学
  • 7篇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颈动脉
  • 7篇颈动脉粥样硬...
  • 6篇中医
  • 6篇《伤寒论》
  • 5篇人迎
  • 5篇人迎脉
  • 4篇证治
  • 4篇中风
  • 4篇湿热
  • 4篇课程
  • 4篇课堂
  • 4篇斑块
  • 3篇证候
  • 3篇思政
  • 3篇温病

机构

  • 29篇山东中医药大...
  • 11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日照市中医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高...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9篇温雅
  • 12篇丁元庆
  • 5篇曲夷
  • 5篇张沁园
  • 3篇赵丽丽
  • 2篇王瑾
  • 2篇许永楷
  • 2篇张思超
  • 2篇胡春雨
  • 2篇丁玉洁
  • 1篇鲁明源
  • 1篇唐赛雪
  • 1篇王玉芳
  • 1篇陈茹
  • 1篇宋婷
  • 1篇李晓光
  • 1篇刘桂荣
  • 1篇刘巨海
  • 1篇宋素花
  • 1篇黄燕

传媒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医教育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基层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伤寒论》火热证治对后世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文章通过梳理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的应用状况,认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火热证治与经典方剂,对隋唐、金元、明清温病学家影响深远。《伤寒论》火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承于隋唐年间,彰于金元时期,盛于明清时代,至今研究方兴未艾。《伤寒论》创制的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诸多方剂,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与发扬,因其疗效稳定而可靠,迄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温雅丁元庆丁元庆
关键词:伤寒论后世影响温病
从“浊邪害清”论“湿热致中”被引量:17
2021年
因今人嗜食肥甘厚味、饱啖辛辣过度,中风湿热证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本文通过梳理"浊邪""清窍""浊邪害清"理论内涵与源流,明确湿热是中风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湿热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湿热合邪,困碍中焦,阻滞气机,上蒙清窍,清窍壅塞,导致头面诸症,甚则诱发中风的发生。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可视为"湿热致中"的概括性论述,中风湿热证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基于"脑肠相通"假说,提出中风湿热证病变核心责之"脑-脾胃-肠",预防"湿热致中",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疗上应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为核心大法。"浊邪害清"理论与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法均源于温病学理论与经验,"分消走泄""滋阴生津"等治法在中风治疗中亦多有应用,因此温病学理论与经验或可为中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温雅许永楷孙美灵郭永胜张思超
关键词:浊邪清窍中风湿热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湿热病辨治特色探析
本文主要探讨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的湿热病辨治特色。针对湿热病证,俞氏辨证三因制宜,参合地域、时令、体质,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融为一体,重视标本先后及湿热侧重,治疗切中病机,层次分明,立足仲景经方,吸收温病学派...
温雅张思超
关键词: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湿热病辨治特色温病
从“痛由心生”探析内伤头痛被引量:2
2021年
"痛由心生"所致内伤头痛,虽症状在头,病机关键却在心。情志刺激、饥饱失常、劳逸失度、因痛而发、外伤久病是其常见病因,可单独致病,亦能交互为害,致心主血脉、藏心神功能失调,营涩卫滞,脉道不利,心神被伤,五脏生克制化失序,气机逆乱,化火生风,风火挟痰瘀上扰清窍,引发头痛,久痛可入络,络脉瘀滞或绌急,致头痛反复发作。治宜形神兼顾,补虚泻实同用,在应用理气祛湿、化痰散瘀、益气养阴方药的同时,选择兼有清心、宁心、舒心作用的药物,以调神、通血脉、止头痛。常用方剂有热郁汤、四神散、开心散、陈茶芽煎及酸枣仁汤等。七情郁结化火、思虑过度、饮食蕴积化火者,用开心散合热郁汤加减;痰热、湿热、瘀热在体内蓄积日久者,用陈茶芽煎和除湿化瘀汤加减;过食辛辣、情志化火、久病耗伤者,选酸枣仁汤合炙甘草汤加减。
胡春雨丁元庆温雅王瑾黄鑫磊贾雪雯
关键词:内伤头痛开心散酸枣仁汤
课程思政融入《方剂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前国家重视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及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方剂学》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中医药学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多维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名家讲坛、师承讲堂、网络学堂、实践平...
温雅曲夷张沁园孙志其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
论中医经典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挖掘被引量:2
2022年
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教育成为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中医经典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是培育医学生理想信念与职业操守的优秀素材。本文充分挖掘中医经典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并附以教学实例,为一线教师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尚云冰温雅
关键词:中医经典德育教学
《伤寒论》火热证治规律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文章通过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规律进行梳理,认为火热证在《伤寒论》中辨治系统、特色鲜明。《伤寒论》火热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难经》,火热病机来源分外感、内伤两方面,六经皆有热证,病位涉及五脏六腑。张仲景根据火热邪气六经、表里、虚实、阴阳之不同,将实火证、虚火证、虚实夹杂证分别论治,针对夹湿、夹痰、夹水、夹瘀治疗亦非常全面。治疗中重视因势利导,形成了以清热、宣透、攻下、养阴为主的辨治体系。其中渗透的"保胃气""存津液"理念,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明清温病学家影响深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温雅丁元庆丁元庆
关键词:伤寒论火热证证治规律温病
课程思政融入《伤寒论》“多维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2020年
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多维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名家讲坛、师承讲堂、网络学堂、实践平台、教学赛场等多角度出发,切实把"思政育人"贯穿至《伤寒论》理论与临床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探索出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
温雅宋素花张沁园王洪海曲夷
关键词:伤寒论教学
“丁氏脑科”颈动脉粥样硬化创新性研究概述
2023年
丁氏脑科团队近20年来就中风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斑块形成做了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包括:①提出了CAS中医病名应为“人迎脉积”。②系统整理并丰富CAS病因病机,在传统病因基础上补充了吸烟、贪嗜咸辣、生活压力、气候变化、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内容;病机方面,发现火热是CAS的始动因素并贯穿疾病始终,亦是CAS进展为中风的首要推动因素:火热灼伤脉道,痰瘀胶着不化,结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这是“火热致中风”的病机核心,由此提出了“火热灼脉”CAS病机学说。③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吸烟患者及绝经女性等特定人群CAS进行了针对性病机探讨。④研制了高血压CAS证素诊断量表。⑤制定了清热泻火治法。⑥临床以清热泻火法干预CAS火热证,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疗效确切,开展多项临床疗效观察并提出了针药联合治疗方案。参考文献44篇。
赵哲丁玉洁陈哲温雅赵丽丽黄鑫磊丁元庆
关键词:清热泻火法
课程思政融入《方剂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前国家重视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及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方剂学》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中医药学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多维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名家讲坛、师承讲堂、网络学堂、实践平...
温雅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