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宝环
-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塞露解除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所致尿潴留的效果。[方法]72例小儿全身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后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开塞露纳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方法诱导病人排尿,通过比较病人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72.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能有效诱导排尿,解除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尿潴留。
- 潘宝环李莉凌少梅
- 关键词:开塞露小儿包皮环切术
- 开塞露在回流灌肠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开塞露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回流灌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先天性巨结肠施行回流灌肠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双日采用开塞露法:先使用开塞露肛门注入排便后,再采用传统回流灌肠法清洁肠道;单日采用传统回流灌肠法。观察比较两组在回流灌肠中所需灌肠液的总量和时间,及两组灌肠时的合作程度、并发症情况、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开塞露法回流灌肠中所需灌肠液的总量和时间低于传统法,患儿灌肠时的合作程度、家属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使用开塞露肛门注入排便后,再采用传统回流灌肠法清洁肠道的方法,具有减少灌肠液总量,缩短操作人员回流灌肠的操作时间的优点,能减轻护理工作量、省时省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及其经济负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尤毅敏卢妙英潘宝环王菊艳肖志平
- 关键词:开塞露回流灌肠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护理
- 利多卡因冷却治疗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瘙痒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冷却后治疗烧伤患者创面瘙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Ⅱ度烧伤愈合过程中创面瘙痒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室温生理盐水组、低温10℃生理盐水组、室温0.5%利多卡因组、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分别用各自组的溶液按规定计量予以创面喷涂治疗,比较各组间止痒效果、止痒起效时间和缓解间隔时间。结果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止痒的有效率达93%,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生理盐水组与0.5%利多卡因组相比较,低温10℃比室温条件下在止痒的起效时间方面有显著效果;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在止痒的缓解间隔时间与低温10℃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利多卡因冷却后喷涂烧伤创面可有效缓解Ⅱ度烧伤患者的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程凤芹陈琼芳潘宝环凌少梅梁锦贞罗韩静胡结珍
- 关键词:利多卡因冷疗
- 弹力套与硅凝胶贴膜联合应用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效果观察和护理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研究弹力套与硅凝胶贴膜联合应用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将收集到的116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观察组采用弹力套与硅凝胶贴膜联合防治,对照组单纯采用弹力套进行防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及治疗后12周临床效果,掌握两种方法的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及瘢痕增生情况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8周及12周,观察组临床症状及瘢痕增生情况明显改善好转,而对照组虽有变化,但改变不明显,两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套与硅凝胶贴膜联合预防及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及使用。
- 潘宝环程凤芹凌少梅梁锦贞罗韩静
- 关键词:弹力套瘢痕增生护理
- 前列腺电切术前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患者术后尿失禁的作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 TURP)前盆底肌功能训练对患者术后尿失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拟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术前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尿失禁评分、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TURP术前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术后尿失禁状况,减少其发生及持续时间,对TURP术后患者尿失禁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
- 潘宝环程凤芹尤毅敏余燕芳王贵莲伍健敏
-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训练前列腺电切术尿失禁
- 两种方法对提高患儿皮内注射成功率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操作方法对提高患儿皮内注射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5月本科室住院患儿300例,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儿实施皮内注射,实验组采用改进穿刺部位皮肤绷紧程度、固定方法及进针角度进行皮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内注射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皮内注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皮内注射操作方法可提高患儿皮内注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潘宝环程凤芹凌少梅
- 关键词:皮内注射儿童进针角度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镇痛对降低包皮环切术全身麻醉苏醒期患儿躁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全身麻醉苏醒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局部应用对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186例全身麻醉下行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包皮环切手术结束时不做特殊处理;观察组于包皮环切手术结束时将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在患儿龟头及包皮创面。观察两组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及镇痛效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镇痛可降低包皮环切术全身麻醉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并具有镇痛效果。
- 尤毅敏卢妙英潘宝环
-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镇痛包皮环切术全身麻醉躁动
- 膀胱内血块填塞患者冷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膀胱内滴注的护理被引量:5
- 2012年
- 报道了20例膀胱血块填塞患者用冷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膀胱内滴注的护理经验。密切观察膀胱出血高危患者尿液的颜色、性质,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下腹部有无胀痛和膨隆;膀胱内血块填塞时,及早使用孔多、孔径大的无菌肛管行膀胱冲洗,改变膀胱冲洗的液量,由原来的每次60 mL改为每次30~40 mL,冲洗2次,抽吸1次,采用脉冲式加压冲洗,不断调整肛管的位置和角度;滴入冷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需夹闭尿管20~30 min,期间每15~30 min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警惕膀胱痉挛;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本组19例患者经尿管冲洗、抽吸血块并用冷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膀胱内滴注后治愈,1例患者保守处理无效,改用手术行内窥镜下清除血块并止血后治愈。
- 程凤芹潘宝环王菊艳尤毅敏
- 关键词:护理
- 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控制输液速度对病人排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控制输液速度对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成人常规的输液速度60gtt/min,当病人出现排尿困难时予以诱导排尿,如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辅助措施。实验组病人术后采用控制输液速度20gtt/min~30gtt/min,术后6h麻醉作用消失后按成人常规输液速度输液。[结果]实验组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控制输液速度可明显减少排尿异常的发生。
- 尤毅敏卢妙英潘宝环
- 关键词: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排尿
- 床头温馨提示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床头温馨提示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9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5例,对照组240例,两组均由护士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向患者进行口头讲述特殊护理要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设置提示内容,根据病情及时更改,不需要时及时取回。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人床头设置温馨提示卡,可显著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特殊护理要求的知晓率,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医疗护理质量。
- 潘宝环凌少梅
- 关键词:温馨提示卡病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