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英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稻瘿蚊
  • 5篇水稻
  • 5篇瘿蚊
  • 2篇稻虱
  • 2篇为害
  • 2篇抗性
  • 2篇抗性鉴定
  • 2篇害虫
  • 2篇褐稻虱
  • 1篇稻种
  • 1篇稻种资源
  • 1篇秧田
  • 1篇秧田期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育秧
  • 1篇育种
  • 1篇三化螟
  • 1篇生物型
  • 1篇生育

机构

  • 8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谭玉娟
  • 8篇潘英
  • 7篇张扬
  • 1篇刘雪贞
  • 1篇陈峰
  • 1篇莫禹诗
  • 1篇徐炎康
  • 1篇潘大建
  • 1篇赵丽霞
  • 1篇吕培均
  • 1篇许聪
  • 1篇朱绍先

传媒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东地方稻种资源对褐稻虱、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被引量:5
1990年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迁飞性害虫,为害严重时稻株成片枯萎,造成所谓“虱烧现象”,不仅使稻谷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连稻草也失收。褐稻虱还能传播草丛矮缩病和齿叶矮缩病,对本省甚至整个亚洲稻区水稻生产危害极大。经验证明,应用抗虫品种防治害虫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的经济有效措施,筛选鉴定抗虫资源是选育抗虫品种的物质基础。“七五”期间我院水稻所承担广东地方稻种资源抗病虫性鉴定任务,并与植保所合作,进行抗褐稻虱、白背飞虱鉴定,期望筛选出抗源为水稻育种提供抗虫材料或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谭玉娟张扬潘英刘钧赞许聪
关键词:稻种资源抗性鉴定褐稻虱飞虱
抗稻瘿蚊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被引量:8
1993年
抗蚊1号、抗蚊2号是利用水稻优质抗病晚籼品种青丰占31为母本,分别与高抗稻瘿蚊的农家高秆品种羊山占、大秋其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晚籼中早熟品种。具有矮秆、晚籼茎叶株型、高抗稻瘿蚊、米质优良等特点。1988—1991年在南方5省(区)稻瘿蚊常发区多点试种,适应性较广,获得显著的抗虫增产效果。在我省生物型Ⅰ和生物型Ⅱ地区表现抗性稳定。抗虫机理属抗生性类型。抗蚊2号亲本大秋其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与 W1263的 GM-1抗性基因不等位。
潘英谭玉娟张扬赵丽霞徐炎康
关键词:水稻抗虫性稻瘿蚊育种
广东褐稻虱生物型普查与监测被引量:23
1991年
1986—1988年在全省37个有代表性地点,依发生为害时期采集褐稻虱。进行了苗期反应、泌露量测定和生存率试验。此外,在本院田间建立了褐稻虱生物型监测圃,调查自然状态下鉴别品种上褐稻虱虫口密度的变化情况。共测定49个样本、138次试验或调查,结果表明有42个点次,除不带抗性基因的鉴别品种TN1表现感虫外,其他带抗性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抗虫,属生物型1的反应;海康、陵水、新会、惠州等地的褐稻虱经过2—5次重复取样测定亦表现为生物型1反应;田间2年4造16次调查,在TN1上的相对虫口密度比其他带抗性基因品种上的虫口密度高91—100%,说明也是生物型1为优势种群。但有7个点次的褐稻虱在个别测定项目中出现非生物型1的反应,其实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扬谭玉娟陈峰潘英朱绍先
关键词:水稻褐稻虱生物型
稻瘿蚊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为害性及防治时机探讨被引量:3
1991年
采用田间调查及小区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水稻生育期与稻瘿蚊发生为害的关系,探讨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机。结果表明,在重发生区,该虫在田间世代重叠、虫源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一代虫源群体复杂性和取食主苗与分蘖苗的发育速度不一致。该虫在水稻整个营养生长期都能入侵为害,但在不同生育期入侵对生产造成的损失有很大差异,消灭虫源主要抓秧苗3叶期以后或移植前药剂浸秧,保产主要抓回青后到幼穗分化前期施药。
谭玉娟潘英张扬
关键词:水稻稻瘿蚊
广东省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三化螟的抗性鉴定被引量:8
1991年
三化螟(Scirphaga incertulas),是广东省水稻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1000-2000万亩次,每年发生4-5代。全年为害又是钻蛀性害虫,选育抗虫品种是防治该虫的理想途径,但因缺乏高抗资源。
谭玉娟张扬潘英潘大建刘雪贞
关键词:野生稻种质资源三化螟
稻瘿蚊为害与产量损失关系被引量:6
1990年
对稻瘿蚊在晚稻不同生育期的为害与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表明水稻分蘖期受害比秧苗期受害其产量损失要大。分蘖期标葱率在15%以上,对产量损失达到极显著水平,标葱率与产量损失率呈直线正相关。产量损失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及穗粒数减少。
潘英谭玉娟张扬
关键词:稻瘿蚊水稻害虫
稻瘿蚊防治指标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1988-1991年在广州,通过田间笼罩及大田调查,研究稻瘿蚊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受害比秧苗期受害产量损失大,分蘖期标葱串与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秧苗期不受害,分蘖期受害标葱率(x)与产量损失串(y)的关系式 早熟品种为y=0.2558+0.7691×(r=0.9334^(**)迟熟品种为y=-5.0741+0.8709x(r=0.9792^(**))秧苗期及分蘖期(迟熟品种)均受害的关系式为Y=-61408+0.6676x (r=0.9741^(**))。稻瘿蚊主害代的防治指标应以前一代受害稻株(标葱)中的有效虫源为依据,掌握在晚稻分蘖初期阴雨天多、带活虫标葱串达2-3%时为宜。
潘英谭玉娟张扬
关键词:稻瘿蚊水稻害虫
近年来稻瘿蚊猖獗原因和综合防治的调查研究
1980年
稻痿蚊以前在我省主要在山区、丘陵区间歇发生,但1971年以来,平原地区发生面积日益扩大,造成严重损失。例如,1971年从化县鳌头公社晚稻发生2万多亩,减产2—3成。1975年以后,全省2/3县、市每年发生面积共达300—600万亩。防治稻瘿蚊耗费农药也随之大幅度增加。猖獗原因的分析一、耕作制度的变化 1.早稻种植“科六”类迟熟种和迟插,推广三季稻或中稻、晚稻寄秧。中山县。
莫禹诗吕培均潘英谭玉娟
关键词:公社两段育秧秧田期晚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