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特日乐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安代
  • 4篇文化
  • 4篇蒙古族
  • 4篇古族
  • 4篇安代舞
  • 3篇民族
  • 2篇英语
  • 2篇特质
  • 2篇蒙古语
  • 2篇民歌
  • 2篇库伦
  • 2篇崇拜
  • 1篇大自然
  • 1篇地域文化
  • 1篇调适
  • 1篇学术
  • 1篇仪式
  • 1篇疑问句
  • 1篇艺术
  • 1篇英文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0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17篇特日乐
  • 1篇巴·苏和
  • 1篇毛颖辉
  • 1篇纳日碧力戈
  • 1篇白萨日娜

传媒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中国周边外交...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蒙古族安代舞的古老文化特质论析被引量:2
2013年
蒙古族的"安代舞"是闻名于世界舞坛的民间歌舞,堪称为蒙古族的第一舞、蒙古族舞蹈活化石。内蒙古库伦旗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安代之乡"。安代保留着蒙古族古老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于安代传说的广泛流传和传承。安代民间传说对于民间舞蹈———安代来由的佐证、安代内涵的诠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对于民间舞蹈安代影像的伸延、流传的扩展,起着重要作用。安代的围绕"奈吉木"而歌舞的"圆圈"、"围圈"形式来源于蒙古族古老而传统的"圆形-团圆-吉祥"象征文化,这一文化是安代的围绕"奈吉木"而歌舞的形式之文化根源、文化脉络、文化延续。
巴.苏和特日乐
关键词:蒙古族安代舞象征文化
英语与蒙古语疑问句对比研究
本文基于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理论,从句法结构对比英语与蒙古语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选择疑问句等疑问句句型。 通过分析蒙古语与英语疑问句句法结构,作者得出两者有以下。1.英语疑问句采纳“subject-auxi...
特日乐
关键词:英语蒙古语疑问句
蒙古族民间歌舞“安代”名称考被引量:4
2013年
"安代"来自蒙古语"安达"一词。从安代舞的功能分析,"安代"是一种古老的治病仪式;从医治对象看,"安代"多医治育龄妇女精神疾病——出于思念男友而成的"相思病";从蒙古语词汇学角度看,"安代"和"奈吉"是一对近义词,都指"契友";就蒙古语构词法而论,anda→andai派生过程符合蒙古语构词法;就词义的文化内涵而言,anda→andai词义承转符合安代起源的远古性或古老特征。
巴.苏和特日乐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歌舞安代舞
创建一流 打造高端 互守尊严 重叠共识——首届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高端论坛综述被引量:1
2017年
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高端论坛"于2016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动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繁荣发展与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促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创新平台的建设。本次论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题进行:当前我国民族研究及民族学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人类学的社会担当及人类学与民族研究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民族历史的解读及民族关系问题。
特日乐白萨日娜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
蒙古族安代舞的文化内涵解析被引量:1
2013年
安代成为蒙古族"品牌"文化,享誉国内外的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蒙古族古老生命崇拜—生殖崇拜文化和乐观主义精神。生命崇拜—生殖崇拜文化是蒙古族安代的文化灵魂和文化魅力;乐观主义精神是蒙古族安代的文化核心和文化源泉。因此,富有蒙古族古老文化元素的安代舞—安代艺术—安代文化代代相传,世世传播。
巴.苏和特日乐
关键词:乐观主义精神
论蒙古族文学的大自然及生态主题被引量:1
2012年
在蒙古文学中,崇尚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平衡的作品比比皆是。初步梳理从萨满教祭词、神歌到蒙古族长调民歌,再到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贯彻始终的蒙古族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题。
巴.苏和特日乐
关键词:蒙古文学生态主题文学传统
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地域文化的奇葩——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安代文化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2年
蒙古族"安代舞"是闻名于世界舞坛的民间歌舞,堪称为蒙古族的第一舞、蒙古族舞蹈活化石。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安代舞—安代艺术—安代文化研究,经过50年的努力,已成为蒙古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安代研究包括安代的田野调查和安代的学术研究,安代的田野调查包括安代词曲的搜集整理、安代艺人和安代舞蹈动作的采访调查及发掘整理、安代病患者和演唱安代习俗的民俗学调查、安代传承文化圈的调查等;安代的学术研究,是指从文化学、舞蹈艺术学、音乐学、宗教学、民俗学、医学、心理学、传说学、诗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安代进行的研究。随着蒙古族安代舞—安代艺术—安代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蒙古族安代文化将更加发挥其无限魅力和无穷潜质。
巴.苏和特日乐
关键词:民族艺术地域文化
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被引量:18
2019年
中央高层提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发展了过去"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多元一体表述,从多元找共识,由多生一,建立文化共同体,既是高层的意图,也是社会和睦的应然愿景。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指号人类学有"三合一"的观照,和道家"三生无限"的理念遥相呼应,对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有理论价值。人是指号,人群也是指号,人和人群的本质体现在"三合一"的日常生活之中。扩展来说,"中华民族互联体"是构筑和认知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目标和关键。
纳日碧力戈特日乐
关键词:民族团结
“总体安全观下的跨国民族与‘一带一路’”学术座谈会综述
2015年
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总体安全观下的跨国民族与‘一带一路’"学术座谈会于6月18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高研院通业大讲堂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红杰、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致辞。
毛颖辉毛颖辉
关键词:领土主权海洋权益
锡勒图库伦喇嘛旗之“库伦”考
2013年
内蒙古库伦旗是清代漠南蒙古地区惟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喇嘛旗。自库伦旗建旗以来,曾有"曼殊室利库伦"、"锡勒图库伦"、"小库伦"之称。而学界与民间一直对库伦旗别称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从库伦旗历史演变及文化史实入手,经过仔细的考证和研究,得出库伦旗的"库伦"之称应为"寺院"或"寺庙"之意。
巴·苏和特日乐
关键词:寺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