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乃玉

作品数:40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细胞
  • 9篇肝癌
  • 9篇癌组织
  • 8篇蛋白
  • 8篇免疫
  • 8篇肝癌组织
  • 7篇HBV感染
  • 6篇乳头
  • 6篇肿瘤
  • 5篇乳头状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原发性
  • 4篇乳头状癌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淋巴
  • 4篇免疫组化
  • 4篇内膜

机构

  • 2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9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南通医学院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医学部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广汉市人民医...

作者

  • 40篇王乃玉
  • 14篇王莉芬
  • 12篇王朝晖
  • 12篇冯晓海
  • 11篇吕丽
  • 10篇李玉中
  • 9篇张丽
  • 8篇张文波
  • 6篇唐颖
  • 4篇吕申
  • 4篇王丽丽
  • 3篇范成明
  • 2篇李梅
  • 2篇苏本利
  • 2篇刘亚洁
  • 2篇张秀丽
  • 2篇王齐敏
  • 2篇王丽丽
  • 2篇曲晓峰
  • 2篇田丰秋

传媒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生殖与避孕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第四届全国肿...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V、p53、CD44v7/8和PCNA的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贺堃王莉芬范成明王乃玉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增殖细胞核抗原宫颈癌P53基因
Caspase-3和Survivin在HBV感染的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李玉中王朝晖王乃玉王丽丽邢文斌
关键词:CASPASE-3HBV感染SURVIVIN肝癌组织细胞凋亡异常
AgNOR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中的检测意义
1998年
研究利用AgNOR银染技术探讨AgNOR颗粒计数在乳腺原发癌和腋窝淋巴结内转移癌中的检测意义。乳腺癌简化根治术切除标本59例,以腋窝淋巴结内癌组织有否转移分为转移组(31例)和非转移组(28例)。两组的原发癌AgNOR计数的结果分别为253±093和240±08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组中的淋巴结内转移癌AgNOR计数为322±123,显著高于其相应原发癌AgNOR计数(P<001),且二者高度相关,r=085,P<001,其相关性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大小、癌转移阳性淋巴结数量无关。两组原发癌AgNOR计数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9%和58%,淋巴结内转移癌为47%。这表明原发癌是由不同增殖活性的细胞亚群构成,常由高增殖活性的细胞亚群形成转移灶,而转移发生不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
贺斌王乃玉张文波张丽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乳腺癌原发癌淋巴结
良恶性乳腺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C met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 )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 met蛋白及MVD ,标本取自已确诊的 70例乳腺癌和 2 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 ,结果 C met的染色定位主要在乳腺良性增生上皮及乳腺癌上皮的细胞浆及膜。良性乳腺增生症的C met蛋白表达为 10 0 % ,乳腺癌为 78.6%。在乳腺癌细胞中C met的表达染色强度高于乳腺增生症 ,但差异无显著性 ;乳腺癌Ⅲ期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Ⅰ和Ⅱ期。C met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C met表达阳性组织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 ,而微血管密度高的患者生存率较低。Cox回归分析C met和微血管密度均是预后因素。结论 C met在良恶性乳腺疾病中均有表达 ;C met和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生存率关系密切。二者均可作为是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郭健黄波田晓峰王乃玉赵海东李莹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
在HBV感染的肝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王朝晖李玉中吕申王乃玉
关键词:FASL表达HBV感染肝癌组织FAS/FASLFASL蛋白
NM23-H1、CD44v6在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NM23-H1、CD44v6在无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0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N0NSCLC组织NM23-H1、CD44v6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术后5年预后的关系。[结果]NM23-H1及CD44v6的表达在鳞癌与腺癌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NM23-H1阳性表达与患者5年预后呈正相关(r=0.887),CD44v6阳性表达与患者5年预后呈负相关(r=-0.784)。[结论]癌组织NM23-H1、CD44v6的表达可作为评估N0 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魏明超岳世昌王齐敏王乃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NM23-H1CD44V6
细胞学涂片作免疫组化染色的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学涂片作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以制成的细胞学HE染片改作免疫组化及临床研究中的细胞涂片。[结果]细胞结构清晰、均匀、形态完整、无收缩。[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染色效果良好为诊断提供依据。
张丽王乃玉王丽丽冯晓海吕丽
关键词:脱落细胞学免疫组化染色时间
胃癌中EGF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预后及多药耐药蛋白P170、TopoⅡ、GST-π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170)、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60例胃癌组织中EGFR、P170、TopoⅡ及GST-π的表达以及EGFR在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EGFR在胃癌及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各因子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在160例胃癌标本中89例阳性,在2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2例弱阳性,其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P<0.05)。EGFR与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EGFR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相关(P<0.05)。P170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GST-π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TopoⅡ表达与病理分级、侵袭深度、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EGFR、TopoⅡ、GST-π均与预后有关(P<0.05)。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理分级、TNM分期、EGFR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GFR在胃癌中高表达,与多药耐药蛋白TopoⅡ表达相关,是预测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参与化疗耐药。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可能使化疗或辅助化疗耐药,EGFR阳性胃癌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张帆杨兴无李连宏孙闯王波陈鑫王乃玉于晓棠
关键词:P-糖蛋白预后
孤立性纤维瘤3例及文献复习
2008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SFT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研究和随访,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排列疏密不等,可见血管外皮瘤样排列方式。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CD34和bcl-2,不表达Cytokeratin(Pan)、SMA、CD117及S-100。随访1~5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大多数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偶有复发和转移的中间型肿瘤,需与间皮瘤、血管外皮瘤、神经纤维瘤等鉴别。
吕丽王莉芬唐颖张丽王乃玉冯晓海张文波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组织病理学
孕酮对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OXA1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孕激素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HOXA11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6例增殖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细胞生长汇合时,分别加入孕酮或孕酮+17β-雌二醇;米非司酮(RU486)预处理后加入孕酮或孕酮+17β-雌二醇培养4、68、d,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OXA11基因表达量。结果在原代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加入孕酮或孕酮+17β-雌二醇,第4天时HOXA11基因表达量增加,第6天达高峰,第8天时有所下降;孕酮+雌激素的作用无叠加效应;经RU 486预处理后,上述作用消失。结论孕酮对原代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OXA11基因的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这种作用由孕酮受体介导。
李丹王莉芬范成明王乃玉王化丽姜继勇
关键词:孕酮子宫内膜腺上皮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