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宏

作品数:5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项目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马铃薯
  • 3篇水分
  • 3篇旱地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土壤
  • 2篇利用效率
  • 2篇旱地马铃薯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分布
  • 1篇冬油菜
  • 1篇冬油菜新品种
  • 1篇选育
  • 1篇油菜
  • 1篇油菜新品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温度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王亚宏
  • 3篇高世铭
  • 2篇王润佳
  • 2篇张伟
  • 1篇武军艳
  • 1篇裴国平
  • 1篇张亚宏
  • 1篇张绪成

传媒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旱地不同覆盖沟垄种植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0
2010年
马铃薯是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特色作物和主栽作物之一,如何提高其降水利用效率是发展该区域马铃薯产业的重点问题。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不同的覆盖方式和沟垄种植方式为处理,测定马铃薯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分布和产量,计算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草-膜二元覆盖垄种技术,能够有效地积蓄自然降水,草-膜二元全地面覆盖保墒、垄沟有效地聚集和保持了土壤水分,尤其在伏旱阶段的块茎形成期,0-1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全膜覆盖处理。因此,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使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其它种植模式分别提高8.39%~58.38%和8.46%~67.97%,是一项适合于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高产的栽培技术。
高世铭张绪成王亚宏
关键词:旱地土壤水分马铃薯产量
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在陇中半干旱区进行了马铃薯7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垄覆盖地膜垄沟覆草的增温效果最明显,在8∶00、14∶00和20∶00时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19.77℃、29.22℃和26.94℃,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17℃、3.44℃和3.18℃;该模式下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分别为24 279 kg.hm-2、67.61 kg.hm-2.mm-1,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58.42%、46.03%.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关键词:马铃薯土壤温度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形态氮素比对马铃薯氮素分布、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形态氮素比处理水平对马铃薯体内氮素分布、块茎形成期的光合参数以及收获期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为3∶9时,植株体内氮素含量及块茎中的氮素含量在成熟期最高,分别为21.77 mg.g-1和19.10 mg.g-1;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均随着铵硝比下降而升高,单施硝态氮时,光合速率为20.33μmol.m-2.s-1,气孔导度为342.00 mmol.m-2.s-1,胞间CO2浓度为224.67μmol.mol-1;铵硝比为3∶9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6.08 t.hm-2,较对照增加了28.1%.
张伟高世铭王亚宏王润佳
关键词:马铃薯氮素分布光合参数
高产高油冬油菜新品种选育与栽培集成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裴国平张永祥张建学雷建明王亚宏张岩张亚宏武军艳范提平郭岷江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高产高油冬油菜新品种选育与栽培集成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所属农艺学领域,代码:21030;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科,代码:2103035。 主要科技内容:(1)冬油菜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筛选、...
关键词:
关键词:油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覆盖种植及垄作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本研究针对陇中旱作地区马铃薯种植生产中干旱和低产的突出问题,通过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旱作马铃薯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初步得到最优的种植方案,取得了以下...
王亚宏
关键词: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