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椎体
  • 3篇成形术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
  • 2篇疏松性
  • 2篇椎骨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后凸
  • 2篇后凸成形
  • 2篇后凸成形术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胸腰椎骨质疏...
  • 1篇胸腰椎骨质疏...
  • 1篇胸椎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于远洋
  • 6篇王传宇
  • 5篇黄宝良
  • 5篇孔祥录
  • 4篇刘建泉
  • 4篇杨波
  • 4篇崔成亮
  • 2篇高畔
  • 2篇刘建全
  • 1篇史宗新
  • 1篇邓介超
  • 1篇杨勇
  • 1篇高文兴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被引量:2
2012年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常见,约占急诊骨折17%。对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常需进行手术复位固定[1]。选择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黄宝良孔祥录刘建全王传宇于远洋杨波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复位固定
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迅速缓解疼痛,稳定骨折椎体,有利于早期活动,改善生活质量^([1,2])。骨水泥渗漏是该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可达25.8%~65%,如果采用CT评估,渗漏率可高达88%^([3,4])。
史宗新刘建泉邓介超王传宇于远洋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椎体高度高黏度椎体前缘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17例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技巧.方法 分析17例行PKP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效果及影像分析.结果 随访6~18个月,临床有效率93%,椎体压缩均有明显恢复,并发症有骨水泥渗漏,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方法,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技巧.
刘建泉于远洋孔祥录黄宝良王传宇崔成亮高畔杨波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胸腰椎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应用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31例,随访18例,现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8~89岁,平均68岁。致伤原因:跌倒伤7例,高处坠落伤或车祸伤11例。顺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5例,Ⅳ型9例;逆粗隆间骨折3例;
刘建泉孔祥录黄宝良王传宇于远洋高文兴杨勇崔成亮杨波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髓内钉逆粗隆间骨折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38例病例观察椎体内植骨的转归以及椎体内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防止矫正度丢失的作用。方法通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缘高度比的变化,分析椎体内植骨在伤椎形态恢复、防止矫正度丢失中的作用;通过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螺旋CT资料,应用Photoshop CS 8.0软件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对不同时期的植入骨块相对面积和骨缺损相对面积进行测量、比较,观察植入骨块和骨缺损的转归。结果术后12个月时,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分别降低了0.28%(P=0.071)和0.17%(P=0.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骨块相对面积逐渐缩小,由34.12%降低到13.56%,无新生空腔;骨缺损相对面积逐渐缩小,由18.53%降低到9.29%。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以切实有效地消除伤椎内的空隙,恢复伤椎的结构完整性和初始稳定性;植入的骨粒通过诱导骨愈合,能够维持伤椎的结构完整性和力学稳定性;椎体内的空隙不能完全自愈。
刘建泉于远洋孔祥录黄宝良王传宇崔成亮高畔
关键词:假体植入脊柱骨折胸椎腰椎
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回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比较经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灌注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回顾性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其中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组65例68个椎体,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组47例59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后凸Cobb's角、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t=-11.905,P=0.002)、骨水泥注入量(t=-2.810,P=0.007)、骨水泥渗漏(χ2=5.477,P=0.019)及相邻椎体骨折(χ2=4.394,P=0.036)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患者术后即刻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低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2.978,P=0.004),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丢失显著高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11.511,P=0.001);两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后凸Cobb's角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3,3.765,0.072,P>0.05);VAS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3,106.558,19.101,P<0.05)。结论两种骨水泥灌注入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并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双侧椎弓根入路PKP远期效果较单侧入路好。
黄宝良孔祥录刘建全王传宇于远洋杨波崔成亮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远期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