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占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心脏
  • 7篇体外循环
  • 7篇外循环
  • 6篇心肌
  • 6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外科
  • 6篇外科手术
  • 6篇灌注损伤
  • 5篇缺血
  • 5篇灌注
  • 4篇动脉
  • 4篇心病
  • 4篇术后
  • 4篇体外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先心
  • 4篇先心病
  • 3篇心肌保护

机构

  • 2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胸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河北省医学科...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5篇王占明
  • 9篇陈晓慨
  • 8篇徐世安
  • 6篇朱兵
  • 6篇王文生
  • 4篇龙明生
  • 4篇赵希武
  • 2篇张锦
  • 2篇李心元
  • 2篇张跃祥
  • 2篇王庆善
  • 2篇贾东林
  • 2篇王旭东
  • 2篇高峰
  • 1篇张秉钧
  • 1篇李树森
  • 1篇张贺
  • 1篇于澎
  • 1篇崔健君
  • 1篇赵福金

传媒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粘液瘤的诊断
1997年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粘液瘤的诊断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心外科王占明徐世安郑有仁左室粘液瘤是心腔内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本文报告左心室粘液瘤二例。例1,女,54岁。入院前乏力,气促3个月,逐渐加重的阵发性呼吸困难,昏厥3次。查体:胸骨左缘...
王占明徐世安郑有仁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室粘液瘤
雌二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诱生型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_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Langendorff 离体鼠心脏灌注模型,将40只卵巢切除(OVX)大鼠随机均分为心肌缺血前对照组(C 组):离体鼠心脏预灌注15 min;缺血再灌注组(I-R 组):灌注改良St.ThomasⅡ停搏液,完成心肌缺血再灌注全过程;溶剂对照组(D 组):停搏液中含0.1%的二甲基亚砜(DMSO),余同 I-R 组;E_2组(E 组):停搏液中含0.1%DMSO 及5 μmol/L 的 E_2,余同 I-R 组。检测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肌 iNOS 和 eNOS 活性变化,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的含量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观察 E_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 eNOS 活性下降(P<0.01),iNOS 活性升高[C 组(8.9±3.7)nmol·min^(-1)·g^(-1),I-R 组(15.8±2.4)nmol·min^(-1)·g^(-1),D组(17.6±3.2)nmol·min^(-1)·g^(-1),P<0.01],E 组 iNOS 活性升高更明显[(25.85±5.21)nmol·min^(-1)·g^(-1),P<0.01],I-R 组及 D 组 NO 生成减少(均 P<0.05),E 组 NO 增加[C 组(31±5)μmol/L,E 组(33±6)μmol/L,P<0.01],E 组 CPK 和 LDH 产生减少(均 P<0.05),E 组心脏功能恢复良好(P<0.05)。结论 E_2通过提高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王旭东王占明贾东林于彭
关键词:雌二醇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心肌再灌注损伤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处理
目的:回顾总结146例体重15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处理经验。方法:患儿年龄10~48个月,平均(23.0±14.7)个月,体重7.5~14.5吨,平均11±2.8kg。术后处理主要包括:术后均采用不带套...
王文生陈晓慨王占明龙明生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1997年
通过对手术证实的237例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简称彩超)检测结果与手术结果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认为彩超对室缺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室缺位置和大小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是可靠和准确的,对临床诊断、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彩超明确诊断为室缺的病人而临床又无异议者,可免去心导管检查而直接手术。同时彩超还可用于检查手术效果及评定近远期疗效。
徐世安李树森郑有仁王占明赵希武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脏缺损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术后急性溶血的治疗(附4例报告)
1996年
体外循环术后急性溶血的治疗(附4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脏外科(110003)王占明,王文生体外循环术后溶血是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近年来共发生4例。本文就此4例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6.5岁。诊断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
王占明王文生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溶血症儿童
低位漏斗部肺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
1996年
低位漏斗部肺动脉狭窄(LLIPS)是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右室内异常肌束(ARVMB)引起的流出道起始部狭窄。常与空间隔缺损(VSD)并存。本文报告了19例LLIPS,叙述了其形成及形态,指出了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强调心脏切口选择的重要性。
王占明郑有仁赵希武李树森
关键词:肺动脉外科手术
先心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浓度的测定及意义
1996年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先心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手术前ET明显增高,其含量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呈正相关。ET浓度在体外循环(CPB)期间逐渐增高。ET浓度与CPB时间呈正相关。而在升主动脉开放后达高峰。说明ET增高与CPB期间肺循环中断血管内皮损伤及心脏缺血后再灌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王占明王庆善赵希武潘丽丽周卓张锦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血浆内皮素
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治疗的体会
1993年
对96例先心病婴幼儿行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手术死亡12例,其中体重10kg以下8例,手术死亡率12.5%,其余84例效果良好。讨论提出:婴幼儿先心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心肺转流的基本方法,防治术后低心排,确保呼吸道通畅,掌握好呼吸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王占明郑有仁赵福金王庆善李广瑛
关键词:体外循环先心病婴幼儿低心排综合征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1993年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先心病患儿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ANP)的含量。结果,术前为766.24±76.15pg/ml,术后为339.02±26.60pg/ml,两者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前英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正常。证明先心病惠儿血浆心钠素增高与心内存在血液的分流有关,随着畸型的纠正,血浆心钠素也随之下降。因此,从AHF的变化可验证先心病惠者血浆AHP增高的机理,并可判断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及手术效果是否满意。
王占明赵福金郑有仁张跃祥
关键词:先心病心钠素
四氢生物蝶呤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及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四氢生物蝶呤(BH4)对未成熟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幼鼠离体全心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BH4停搏液)和对照组(St.ThomasⅡ液),每组40只。测定缺血前、缺血再灌注30,60和120min时的冠状动脉流出量。分别测定两组之间不同时间点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心肌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心肌细胞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BH4能显著提高冠脉流出量的恢复率,增加NO的产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并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BH4心脏停搏液通过增加NO的产量,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ATP酶的功能,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王文生王维林潘丽丽李强王占明
关键词:四氢生物蝶呤线粒体ATP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未成熟心肌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