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国

作品数:15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级医院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成形术
  • 7篇转移瘤
  • 6篇肿瘤
  • 5篇椎体
  • 5篇椎体成形
  • 5篇椎体成形术
  • 5篇椎体成形术治...
  • 5篇经皮椎体成形
  • 5篇经皮椎体成形...
  • 4篇植入
  • 4篇转移性肿瘤
  • 4篇经皮椎体成形...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
  • 3篇经皮骨成形术
  • 3篇脊柱
  • 3篇脊柱转移
  • 3篇脊柱转移瘤
  • 2篇植入治疗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无锡市第四人...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江南大学附属...
  • 2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5篇王卫国
  • 9篇吴春根
  • 9篇程永德
  • 8篇顾一峰
  • 6篇谢其根
  • 6篇王涛
  • 5篇华燕艳
  • 5篇李杰
  • 3篇王珏
  • 2篇朱晓黎
  • 2篇李明华
  • 2篇旷小春
  • 2篇王武
  • 2篇李玲
  • 2篇张培蕾
  • 2篇程云
  • 1篇姚阳
  • 1篇杨章庚
  • 1篇赵俊功
  • 1篇肖全平

传媒

  • 10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及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及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12例,选择其中具有完整资料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TCD19例,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治疗59例。评价其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8例经皮肝穿刺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周总胆红素平均水平从术前的(373.2±150.7)μmol/L降至(135.6±60.7)μmol/L(P<0.001),肝功能改善明显。总体有效率为88.46%(69/78),平均生存时间为10.7个月。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为进一步治疗肿瘤创造条件。
谢其根王卫国华燕艳李杰
关键词:胆管梗阻黄疸胆汁引流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转移瘤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上胸椎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例(31个椎体)T1~T4水平的转移性肿瘤的PVP资料,其中9个T1椎体、7个T2椎体、8个T3椎体和7个T4椎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d和1个月的疼痛程度。分析上胸椎PVP穿刺技术、骨水泥注射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骨水泥分别在T1、T2、T3和T4椎体注入1.7~2.8ml、1.8~3.2ml、1.7~3.1ml和1.6~3.1ml,平均(2.4±0.8)ml。术后疼痛缓解率为100%。术前VAS为7.2±2.0,术后3dVAS为2.5±2.3(P<0.01),术后1个月VAS为2.2±2.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包括5个椎旁渗漏,3个静脉渗漏,3个椎旁软组织渗漏,2个硬膜外渗漏。除1例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他未发生严重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PVP治疗上胸椎转移瘤安全、有效。
顾一峰吴春根张继王涛王卫国程永德
关键词:胸椎肿瘤经皮椎体成形术
新型暂时性贲门支架治疗犬贲门失弛缓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新型暂时性贲门支架治疗实验性犬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支架取出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贲门段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采用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BAC)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LES)内环周注射法,24条毕格犬成功建立实验性贲门失弛缓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条,分别植入普通食管支架和新型贲门支架;支架留置4d后取出。于造模前、造模后和支架取出后1周,1、3和6个月,对各实验犬作食管测压和计时食管钡剂造影(TBE)检查,并于支架取出后每一随访时间点各处死3条实验犬,取贲门段食管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取出和随访检查均顺利实施。两组均未发生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组间比较显示实验组支架移位率较低(实验组1条,对照组5条);实验组LES静息压降低更显著(支架取出后6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实验组TBE0~5min乘积差更大(支架取出后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LES静息压组内多重比较显示实验组有效维持期更长。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标记染色均显示食管贲门段组织炎症反应在随访1个月时达峰值;Masson三色法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增生指数于随访3个月时趋于稳定状态。结论本实验中,新型暂时性贲门支架治疗犬贲门失弛缓症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均优于普通食管支架。
旷小春程英升朱悦琦李烽王卫国
关键词:失弛缓症食管犬模型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患者(男17例,女8例)共36处椎体转移瘤,11处椎体后缘有骨质破坏。在DSA引导下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和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患者服用止疼药的剂量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等术后情况,随访3~12月。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4h VAS平均评分由术前(8.20±0.70)分降至(4.50±0.90)分,术后1月降至(3.20±1.02)分;随访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50±0.92)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60±0.78)分,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80±0.96)分,疼痛显著缓解(P〈0.01)。随访发现7例患者停止服用止痛药,13例止痛药用量明显减少,5例维持原剂量。2处椎体发生椎间盘渗漏,6处椎体发生椎旁渗漏,2处椎体发生硬膜外渗漏,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其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卫国谢其根华燕艳李杰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转移瘤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125^I粒子植入很早就开始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属于放射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包括暂时性的插植和永久性的植入.125^I粒子植入治疗属于后者,常见的植入方式包括影像引导(B超、CT定位、MRI引导)和术中直视下植入等。
李杰朱晓黎谢其根王卫国华燕艳李玲程云
关键词: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介入治疗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应用SLT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隙中心,然后插入光导纤维,激光输出能量为500~1000J。结果共治疗32例患者,有效率为87.5%,无一例出现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涛吴春根程永德顾一峰朱雪娥王卫国王珏王武
关键词: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颈椎间盘突出症半导体激光
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105例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RFA联合PVP或单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362例,选择其中具有完整资料的2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RFA联合PVP组(A组)105例,153节椎体;单纯PVP组(B组)121例,190节椎体。比较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骨水泥的外漏率、外漏类型,采用R×C列联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疼痛缓解根据WHO标准,A组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有效率为分别为83.8%、86.9%、87.2%和82.2%;B组同期有效率分别为81.0%、83.6%、84.1%和80.5%,经配对t检验,术后随访时间段两组患者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P〈0.05),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分别为17.6%和37.4%,采用C列联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B组有3例患者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用激素、脱水、止痛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RFA联合PVP与单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两组术后疗效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骨水泥外漏少于B组,PVP之前行RFA可减少骨水泥外渗。
王卫国谢其根吴春根顾一峰程永德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射频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
DSA引导下经皮髋臼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髋臼成形术(PA)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15例患者共19处髋臼转移瘤,病灶最大径13~25mm,平均(19±4)mm,注入骨水泥5~13ml,平均(8.2±2.3)ml。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髋部疼痛,其中4例能独立行走,但有跛行,8例需要在拐杖帮助下短距离行走,3例完全不能行走。所有患者在DSA引导下行PA,术后随访1~12个月,采用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行走功能评分和患者所需服用止疼药的剂量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等情况。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4h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4.2分,术后1个月降至2.5分;行走功能评分由术前1.5分升至2.5分;14例患者止痛药用量减少,1例患者维持原剂量。3处发生髋臼旁软组织渗漏,3处发生髋臼周围血管渗出,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DSA引导下PA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改善行走功能,其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吴春根王卫国程永德顾一峰旷小春李明华赵晖姚阳
关键词:经皮骨成形术DSA引导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11例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存在肝门区转移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经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计划,CT引导下经自制定位栅定位后,按计划植入0.7 m Ci粒子,处方剂量为90~120 Gy,术中验证瘤体体积90%,得到90%以上的处方剂量,术后做等剂量曲线进行验证评估。术后2、4、8周和6个月随访复查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2周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6例(54.6%),4~8周直至6个月后CR+PR 9例(81.8%)。3例CR,6例PR,粒子植入后局部病灶均无进展,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只要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短期内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具有并发症少、简便安全等优点,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李杰谢其根王卫国华燕艳程云李玲赵俊功朱晓黎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125I粒子植入肝门区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60个病灶)骨转移癌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56±5)岁。40个病灶同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及125I粒子植入术,20个病灶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然后复查MRI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肿瘤大小变化及行动功能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手术均在DSA引导下成功完成,平均VAS评分由术前7.63±1.19降至:术后1天5.53±1.11,术后1个月3.97±1.40,术后3个月3.27±1.80,术后6个月2.27±2.03,术后12个月2.01±1.35。术后1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33.3%),18例患者部分缓解(60%),2例患者无效(6.7%)。术后1个月肿瘤局部有效率达到50%,术后3个月为70%,术后6个月为73.3%,术后12个月75%。术前20例行走困难者,术后有15例可独立行走,3例无改善,2例截瘫,行动能力改善率达到75%(15/20);10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肖全平吴春根王涛田庆华程永德李明华王卫国
关键词:经皮骨成形术骨转移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