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通气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5例被引量:1
- 1990年
- 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哮喘)由于对平喘药物敏感性差,部分病例需气管插管并辅以传统呼吸机(CMV)治疗,但仍有极少数病例未能获救而死亡。近年笔者对部分危重病例采用高频通气(HFV)治疗,获得成功,现将其中5例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25~56岁;哮喘史4~30年。心率120~160次/分者4例;呼吸35~46次/分4例。
- 王启民周其林林章树李瑞慧林伯香石松著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高频通气抢救
- 成人斯梯尔氏病22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成人斯梯尔(Still)氏病国内旧称变应性亚败血症,此病并非少见,近年来由于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报道逐渐增多。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易长期延误诊断,现将我院内科近10年来收治2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16~53岁,平均27.4岁,青少年为多,男11例,女11例。 1.2 临床表现 发热:22例(100%)均有发热。
- 王启民林禾梁璋邓爱群
- 高频通气配合氨茶碱及呼吸兴奋剂治疗Ⅱ型呼吸衰竭
- 1992年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常规治疗有时很难奏效,为肺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作者采用高频通气(HFV)供氧加较大剂量氨茶碱及呼吸兴奋剂对3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综合治疗组30例,为1988~1991年3月经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持续低流量吸氧效果欠佳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0~81岁,平均69岁。持续低流量吸氧时血气均值PaO_2为 6.0±1.47kPa,PaCO_2为 8.6±2.3kPa,符合Ⅱ型呼吸衰竭。并发心力衰竭16例,肺性脑病7例,房性早搏6例。
- 王启民李瑞慧杨青林章树周其林林成栋徐美生
- 关键词:呼吸衰竭高频通气氨茶碱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
- 1989年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内科急诊中较多见,经口中毒者病情凶险,死亡率在20%以上,因此及时抢救至为重要,现就其救治概述如下。一、洗胃:无论服毒多久及就诊时病情轻重均应彻底洗胃,以防被吸收的有机磷从胃粘膜分泌出后再被吸收或洗胃不彻底毒物仍残留胃内。由于有机磷毒物从消化道吸收迅速又完全。
- 王启民
-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急救
- 654-2治疗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10例
- 1989年
- 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近年来我院收治肺心病276例(508例次)经排除溃疡病,确诊为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采用654-2加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女性各5例;年龄大多数在60岁以上。病程一般在10年以上。临床表现除原发病加重外,有胃纳差、腹胀、呕吐咖啡色物或血块,大便糊状黑色,潜血试验阳性。
- 何振声胡振徐林伯香李瑞慧郑偶然载木森王启民陈乃庆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潜血试验溃疡愈合出血不止胃粘膜血流量
- 高频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附60例报告)被引量:5
- 1995年
- 高频通气(HFV)为开创不久的新型机械通气方式.对I型呼吸衰竭(RF)疗效肯定,但对重症支气管哮喘RF的治疗未见报道,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所致的Ⅱ型RF疗效尚有争议,为此我们将近年来采用HFV治疗各类疾病所致的RF资料较完整的60例加以总结并探讨其在RF中的应用价值.
- 王启民周其林李瑞慧陈愉生戴木森陈榕云林成栋徐美生
- 关键词:呼吸衰竭高频通气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癌患者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分析
- 1994年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癌患者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分析李瑞慧,吴芳,周其林,陈登登,王启民,林章树关键词:α_1抗胰蛋白酶,肺气肿,肺癌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肝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抑制胰蛋白酶、纤维蛋白酶、胶原酶和白细胞酶等多种酶的活性,它的活力...
- 李瑞慧吴芳周其林陈登登王启民林章树
- 关键词:Α1抗胰蛋白酶肺气肿肺肿瘤
- 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9例临床分析
- 1989年
- 结节性脂膜炎,又名回归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由Pfeirer于1892年首次报告,1925年命名为pfeifer-weber-Christian综合症,国内江绍基于1952年首先报告1例,以后备地陆续有报告。本病临床分为皮肤型与系统型。其中系统型尤为少见。现将经病理确诊的9例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
- 李峰王启民
- 关键词:脂膜炎结节性脂膜炎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5
- 1992年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其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RF)。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RF是抢救AOIP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RF原因 AOIP引起RF常见的原因依次为: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麻痹。 (一)肺水肿系有机磷农药的毒蕈碱样作用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支气管痉挛,大量分泌物堵塞支气管、肺泡,引起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功能障碍,缺氧,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王启民
-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