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垠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拟南芥山奈酚糖苷对UV-B辐射的响应被引量:1
- 2012年
-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通过施加低强度(40μw.cm-2)和相对长时间(7 d)的UV-B辐射,研究拟南芥幼苗和成苗中三种山奈酚糖苷即山奈酚-3-O-鼠李葡萄糖基-7-O-鼠李糖苷(K1)、山奈酚-3-O-葡萄糖基-7-O-鼠李糖苷(K2)、山奈酚-3-O-鼠李糖基-7-O-鼠李糖苷(K3)含量及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对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三种山奈酚糖苷含量均为成苗的10倍左右。经过7 d的UV-B辐射处理,拟南芥幼苗中山奈酚糖苷积累水平、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chs和fls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山奈酚糖苷表现为响应UV-B辐射而积累。在拟南芥成苗和幼苗中三种山奈酚糖苷组合模式应对UV-B辐射的变化并不一致,这与其在防御机制中的不同角色有关。
- 牟晓飞王垠李敏于涛杨玉焕
- 关键词:UV-B辐射拟南芥
- 西伯利亚蓼PsGRX基因的克隆及其在NaHCO_3胁迫下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西伯利亚蓼叶cDNA文库中克隆到谷氧还蛋白基因(PsGRX)的完整编码区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GU139794),长度为465bp,编码106个氨基酸。根据与其他植物谷氧还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初步确定此基因为谷氧还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PsGRX在西伯利亚蓼的叶、茎、地下茎中均有表达,叶中表达量最高,地下茎和茎中较低。在NaHCO3胁迫的过程中,此基因在叶、茎和地下茎中的表达模式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 那守海王垠刘关君
- 关键词:西伯利亚蓼谷氧还蛋白基因克隆实时定量PCR
- 西伯利亚蓼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5
- 2008年
- 半胱氨酸合成酶是植物半胱氨酸合成反应的关键限速酶。文中应用RACE技术从西伯利亚蓼中成功克隆了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U597481),命名为PcCSase1,该基因全长cDNA为1260bp,编码382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PcCSase1的N端前16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并引导PcCSase1蛋白定位于胞质,为胞质型半胱氨酸合成酶。同源序列分析表明,此蛋白与其他植物半胱氨酸合成酶成熟蛋白序列高度保守,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0%左右。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PcCSase1在西伯利亚蓼的叶、茎和地下茎中均有表达,叶中表达最高,茎和地下茎次之,在3%NaHCO3胁迫过程中,该基因在叶、茎和地下茎中均在第2d表达量最高。将PcCSase1转入酿酒酵母INVSc1,结果显示培养基中半胱氨酸和菌体中谷胱甘肽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在10%NaHCO3和5mol/LNaCl胁迫下,转基因INVSc1-pYES2-PcCSase1菌株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INVSc1-pYES2,证明PcCSase1基因具有耐高盐的作用。
- 刘明坤刘关君魏志刚阎秀峰曲春浦王垠刘桂丰杨传平
- 关键词:半胱氨酸合成酶西伯利亚蓼定量RT-PCR
- 西伯利亚蓼PsPI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NaHCO_3胁迫下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西伯利亚蓼叶cDNA文库中克隆了质膜内在蛋白基因(PsPIP1)的完整编码区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EU626398),长度为1004bp,编码285个氨基酸。基于和其他植物水通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测的三维结构的比较以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初步确定此基因为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中的PIP1亚族成员。RT-PCR结果显示,PsPIP1在西伯利亚蓼的地下茎、茎、叶中均有表达,叶中表达量最高,地下茎次之,茎中最低。在NaHCO3胁迫与去胁迫的过程中,此基因在地下茎、茎、叶中的表达模式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 王垠刘关君阎秀峰杨传平刘明坤曲春浦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西伯利亚蓼基因克隆实时定量RT-PCR
- 拟南芥芥子酸酯对UV-B辐射的响应被引量:2
- 2012年
- 芥子酸酯(sinapate esters)是拟南芥和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中大量存在的一类具有紫外吸收作用的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有研究表明其紫外吸收能力甚至强于类黄酮。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实验材料,通过施加低强度(40μW/cm2)、相对长时间(7 d)的UV-B辐射,考察了拟南芥幼苗和成苗芥子酸酯组分(芥子酰葡萄糖、芥子酰苹果酸)和含量及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对UV-B辐射的响应。经过7 d的UV-B辐射处理,拟南芥幼苗和成苗的芥子酰葡萄糖、芥子酰苹果酸含量均高于对照植株,芥子酸酯表现为响应UV-B辐射而积累。无论是幼苗还是成苗,叶片中芥子酰苹果酸的含量都要比芥子酰葡萄糖高出一个数量级,而且在UV-B处理过程中观察到芥子酰葡萄糖含量减少而芥子酰苹果酸含量增加,催化芥子酰葡萄糖生成芥子酰苹果酸的芥子酰葡萄糖苹果酸转移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说明芥子酰苹果酸在拟南芥叶片响应UV-B辐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优先合成。另外,拟南芥幼苗中两种芥子酸酯的含量是成苗中的数十倍之多,芥子酸酯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fah1和sng1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成苗。同时,在响应UV-B辐射的过程中,幼苗中芥子酰葡萄糖、芥子酰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是7.01%、6.05%)远远低于成苗叶片中芥子酰葡萄糖、芥子酰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是21.88%、70.63%),这可能意味着拟南芥叶片中芥子酸酯对于UV-B辐射的防护作用,幼苗属于组成型防御(constitutivedefense),而到成苗则转变为诱导型防御(inducible defense)。
- 李敏王垠牟晓飞王洋阎秀峰
- 关键词:UV-B辐射拟南芥
- 西伯利亚蓼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半胱氨酸合成酶是植物半胱氨酸合成反应的关键限速酶。应用RACE技术从西伯利亚蓼中成功克隆了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U597481),命名为PcCSasel,该基因全长cDNA为1 260 bp,编码3...
- 刘明坤刘关君魏志刚阎秀峰曲春浦王垠刘桂丰杨传平
- 关键词:半胱氨酸合成酶定量RT-PCR
- 文献传递